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
2017/05/25 20:25:32瀏覽1859|回應0|推薦9

  何謂家庭治療的核心意義?什麼是造成家庭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治療的核心意義

1. 家庭治療就是讓家庭中的人們都來參與諮詢

家庭治療的核心意義就是修正佛洛伊德學派的不足。

在佛洛伊德的諮詢中,許多個人的問題歸咎到原生家庭,以及童年經驗。

就納皮爾的角度來說,不能說這樣的角度完全是錯的。但在家庭治療中,則顯然是不足的。

不足之處在於,個人只是家庭的一個單一成員,從單一成員的體驗回溯,而去了解整個家庭個人塑造的影響,是不充分的。

所以家庭治療需要家庭成員的參與,而不是單一個人的諮詢。

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系統」,這個系統包括相處模式等等。好比在書中個案談的是一個五口之家,五個人都參與在諮詢當中,好理解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成長的背景,以及他們的互動模式。

諮詢師不靠揣測,而是在面對整個家庭成員時,進行觀察與探問。

書中,一對夫妻想要解決長女逃家,甚至有自殺傾向的問題。在惠特克的建議下,他們整個家庭的成員都來了,包括次子和么女。

結果在諮詢中,逐漸的發現造成長女逃家的問題背後,潛藏著許多危機,包括夫妻之間的問題,扮演父母角色的失職,以及孩子在這當中面對的壓力等等。

解開這些環節,我們才能看見真相,並試著推動每個人自我覺察,到逐漸參與讓家庭恢復功能的行動中。

2. 家庭既是個人的,也是社會的

在書中談到的個案裡,非但對這個五口之家進行諮詢,之後在諮詢中,逐漸延伸出家中的父親和母親與他們背後家庭的問題,所以有次諮詢,連祖父母都參與在諮詢中。

這讓諮詢師,以及在場的三代人,看見他們之間一代一代的影響,關係與關係之間的矛盾,以及個人長久以來從未面對與處理的傷痛。

在納皮爾與惠特克的系統中,家庭是社會的縮影,社會問題不只是個人的問題,或是環境的問題。而是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人與環境之間產生的各種矛盾衝突。

所以就像要解決社會問題,光改變當中一兩個人,毫無作用。

要改變社會問題,要從個人、群體與環境的角度做徹底的考察,全面著力。

家庭問題也是,只有當所有人都坐在一起,我們才能看見家庭,否則面對的都只是個人。

另一方面,整個家庭也籠罩在整個社會的壓力下,扮演著社會期許的家庭面貌。內部不和諧的家庭與家庭之間,產生整個社會的不和諧。

可以說,納皮爾與惠特克談的家庭治療,是一個集體主義的,跟儒家文化談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類似的觀點。

家庭不是孤立的,個人也不是孤立的。

唯有四者合一,才能同時達成四者完滿的狀態。

3. 家庭治療在於發揮家庭的力量

諮詢師在家庭治療中的角色,面向所有成員。

他是引導者,好比引導每個人吐露真相,尤其是想說而不敢說的時候。

又是教練,幫助每個人在治療中有所成長,讓在家庭中失去平衡的個人,開啟實現自我的道路。

也是缺位的代理人,好比在一個家庭中,可能因為父親、母親,或是兒女失去該有的功能,他可以試著通過扮演這個功能,或是讓成員進行角色扮演等方法,幫助成員更清晰的理解家庭和諧的狀態,好對比不和諧的狀態。

但更重要地,家庭治療尊重且無意改變每個家庭的本質。

我們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換個角度來看,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系統。

諮詢師並不是要把每個家庭都變得一模一樣,成為某個社會期許的「模範家庭」,而是幫助每個家庭,因為當中個別成員的特質,找到專屬這個家庭,每個成員都能幸福快樂,既不妨害個人成長,也不影響家庭和諧的狀態。

這不是在計較任何人的錯,而是讓每個人都發揮在家庭中的功能。

納皮爾十分強調這一點,儘管家庭中可能有些矛盾,或者有成員失職,但這不意味著整個家庭都是無能的。

更多時候,是家庭給予了失職者,或是深受創傷的成員得到治療與復原ㄉㄜ力量。

一個家庭從接近破裂到復原,依靠的不是諮詢師的神力,而是通過諮詢讓成員重新找到家庭的力量,知道如何使用這個力量,知道自己在個人成長與互相關懷,充滿愛的包容下,讓整個家庭與個人之間互相成就,互相完滿。

二、家庭問題的主要原因

關於這部份,除了散落在各篇中的解釋,主要的理論在全書第六章。這些都是家庭,以及家中成員會面對的挑戰。這些挑戰總會來,是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1.      壓力。人活著就有壓力,壓力來自成員之間,來自社會,也來自我們自己。往往家庭中的壓力有很多來源,當壓力超過負荷,就會爆發,產生衝突。
壓力的類型主要有三種:
a. 突發的情境壓力。譬如突然有人死亡,或破產。

b. 人際關係中的壓力。每個人同時都處在多條人際關係中,納皮爾認為家庭治療師尤其要關注人際壓力,好比一個人受到父母的影響,或是與重要他人之間沒有解決的矛盾。

c. 個人內在的壓力。人內心的衝突並非源於自己,而是將外在壓力內化的結果。這是與自己的戰爭,且會於家庭中爆發。

2.      對立兩極化及爭吵白熱化。爭吵是衝突的展現,但我們要釐清衝突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不用刻意避免爭吵,尤其當成員在諮詢師面前爭吵,更能讓諮詢師有機會通過爭吵,看見爭吵下,每個成員的應對,逐步挖掘背後的原因。
對立使家庭產生撕裂的危機,但對立也能幫助諮詢師看清家庭中的角色,他們之間如何互動,如何結盟與仇視。家庭就是一個小社會,諮詢師的目標就是讓對立的小社會,重新回歸平衡。

3.      三角關係。夫妻之間的問題,往往會使孩子捲入其中。同樣的,母子或父子之間的問題,也會使伴侶捲入其中。三者中可能出現替罪羊,或是如卡普曼所說的有「受害者」,必有「加害者」,且往往會有「拯救者」,三個角色相愛相殺,逐漸擴大一個家庭的不和諧。

4.      責備怪罪。家庭最痛苦的掙扎,莫過於將某個成員置於所有人怪罪的對象。或是彼此怪罪,將問題過份簡化,然後通過怪罪的各種方式,無論暴力或冷暴力,進而傷害對方,傷害自己,並波及其他家庭成員。好比當夫妻衝突上升,要孩子選邊站,在孩子面前徹底侮辱對方的行為,都會讓家庭中的所有人痛苦。

5.      認同感的擴散。過份強調系統化的家庭,會產生「全家共生」(family-wide symbiosis)的病態依賴。家庭成員都非常依賴對方,害怕失去,於是每個人都不敢面度衝突,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只為了避免家庭的破裂。結果每個人在家庭中都無法成為真正的自己,家庭也缺乏真實的互動,所有人和家庭都戴著一個和諧的假面具,但面具底下的痛苦仍持續傷害每個人。

6.      停滯。家庭中比害怕失去對方更大的恐懼,就是害怕家庭走向靜止般的「死亡」。好比在電影《美國麗人》(American Beauty)中,有個三口之家,因為父親長年隱瞞自己的同志身份,導致和妻子之間名存實亡,夫妻之間沒有愛的流動,充滿謊言;父親害怕孩子跟自己一樣,用軍事化的教條約束孩子,整個家庭用冷漠的禮貌維繫著,就像死了。這時,反而有成員拿出勇氣挑起問題,家庭的動力才有復燃的可能。

   結語

組織家庭,就像在寫推理小說,情節往往總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每個人都有一個理想的家庭藍圖,但那個藍圖並不會因為我們想要,就肯定會實現。

好比我們通過身邊的人,或者父母灌輸的價值觀,覺得找個「好」男人就應該找個如何如何的,找個「好」女人就該找個這樣那樣的。然後一個「好」家庭就是怎麼個夫妻鶼鰈情深、兄友弟恭、父慈子孝。

按著這個路數組建家庭,好像一切都合幸福的情理了,但真的上路,才發現問題一大堆,「好」女人跟「好」男人在一起,並不能保證就出現一個「好」家庭。

一般的心理諮詢,處理的是個人的心理困境,焦慮與不安。但在家庭的困境上,納皮爾與惠特克,主張要通過家庭成員都參與的諮詢情境,方能真正幫助家庭成員化解困境。

從諮詢師的角度,這是一個極需高度能力的諮詢方式,要同時處理多位成員彼此之間的矛盾,又要兼顧個人的心理平衡。

但我同意在許多問題上,光從個人角度,可能無法幫助我們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尤其當來談者諮詢的原因,是人際方面的困擾,那麼若能將他所困擾的人際關係,帶進諮詢室,可以讓諮詢師更能看清問題,好幫助來談者和關係中的他人,共同進行自我與關係的覺察。

總而言之,我們都不是孤獨的,問題往往不是簡單的,但痛苦是明確的,可我們需要時間去釐清痛苦背後的來龍去脈。

諮詢,就像家庭生活,沒有捷徑,只能踏實走下去的活動。

   後記:學術與通俗的兩難

撰寫一本理論書籍,容易陷入兩個方向的迷思,一個方向是學術,一個方向是通俗。

極度傾向學術的著作,一般人讀不來,因為對於讀者的要求比較高,需要一定的學術素養、背景知識與對於一個學科的熱情。字裡行間充滿對於一個問題到解答的推導,甚至可能沒有解答,整本書旨在呈現一系列精彩的思想論辮或研究歷程。

與之相對,極度傾向通俗的著作,往往去掉思維推導的脈絡,更像是一篇論文的結論集成,告訴讀者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一件事情的結論是什麼,一個事情的答案是什麼,即使這個答案是片面的、經不起推敲的也無所謂。

通俗的書更多的是給人一個答案,好讓讀者不再疑慮。但這個答案本身,作者能夠負起的責任很少,讀者也因此開脫了自身的責任,因為他們只要把自身的責任推給書本的結論就好。

但一本告訴讀者來龍去脈,告訴讀者一個理論或一個現象背後,有多麼多的原因,多麼複雜的歷程,所以沒有一個具體的答案,或者難以給出一個簡單的建議。

這都是在幫助讀者了解:「活著沒有那麼簡單,你得自己找答案。我能給你的是我尋找答案的歷程,但這個答案可能只符應於我的情況。而沒有辦法直接被他人攬在自己身上,直接變成『你的』答案。」

兩者之間並無絕對的優劣,但至少在我看來,經典之作的作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他們都想寫出叫好叫座的作品。換個角度來說,就是寫出在傾向學術,或傾向通俗之間,達到一個平衡而和諧的阿基米德點。

以心理諮詢方面的書籍為範圍,諮詢師歐文亞隆的《診療椅上的謊言》、《尼采在哭泣》就是在通俗的小說,和學術性的書籍之間,找到那個阿基米德點的例子。

本文談的納皮爾與惠特克合著的這本書《熱鍋上的家庭》,同樣有這個濃厚的傾向。

主要作者納皮爾博士,他融合在惠特克教授身邊學習,投身家庭治療的個案經驗,引入部份的理論說,讓讀者一邊通過個案的「故事」,一邊得以了解在家庭治療角度下,家庭的問題有哪些,家庭治療諮詢師是怎麼看待問題,進而處理問題。

對於諮詢師難以處理的問題,也不吝於自我暴露,而不是把自己包裝成全能的治療者。

適逢國際家庭諮詢日,我推薦這本書的理由在於上述的這一點,作者引用的個案經歷很清晰,是一部讓人不由自主會一口氣讀完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能幫助讀者看見自己,以及自己家庭中可能遭遇的困境。

另一方面,作者提供的理論思路,也能幫助讀者反思問題的可能原因,並且知道該如何去尋求幫助。而不是直接讀了這本書,就把家族中的某個人判了死刑,譬如把所有事情都推給原生家庭,或是都推給父母。

或是單以家庭中發生的單一事件,可能是一次虐待,或是衝突的經驗,就擴大解釋為自己或其他成員一生痛苦的唯一原因。

作為探討家庭的心理著作,這本書達到一個很重要的目的,促使讀者尋找原因,而不是過份簡單的歸咎所有。作者的目的是重建、修復,而不是推倒、毀滅。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0328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