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作為母親,乞愛
2013/05/13 10:32:56瀏覽227|回應0|推薦5

去年我在北京認識一位中年婦女。她的境遇很坎坷,文革時代隨著父母流放鄉下,生活極苦。她說:最苦的是這顆心,吃不飽,常常在飢餓狀態固然很苦,但父母對你不理不睬,那才痛苦。或許長輩被文革的逼迫折磨,有苦往肚裡吞,他們自己的苦更大,無暇照顧我,選擇讓我自生自滅吧。……

聽她陳述,她對父母仍有很深的芥蒂,尤其母親沒有分給她一丁點的愛,…。她生病了,父母並不關心,也不帶看醫生,不給藥,更不會主動給米湯喝補充營養。

我心裡浮起一個畫面。生活在柴米油鹽樣樣缺乏的大環境,又守著無米飯可充饑的家裡,餓病了,大人們都不管她死活,那個怨呀,累積著潛藏於心;雖怨在心,可也還是期盼母親回眸關愛她一眼,即使是瞪眼也好過把她當空氣呀。

想起我小時候還有爸媽拿著藤條打呢,痛在兒身,警醒不可墮落。很難想像她過著父母不打不理的日子是怎麼熬過兒童少女時代。

幾次談話,掛在她口邊的仍是我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女孩兒。她是在乞愛的意念中長大。

結婚了。她從此擁有愛擁有幸福嗎?不!夫妻倆早分居了,等著簽字。她婚後一直靠自己獨力撫養女兒。

她說:我跟愛人沒什感情,我是為了生個小孩才嫁他的。他受高等教育,有很好的工作,但自私,從不關心家庭費用,我生病時求他倒一杯熱水給我都不肯的家裡內外都我一人獨扛。

為什麼要結沒感情的婚姻呢?哦,她說了,為了生個娃兒。

我們回台前兩天,她介紹一位遇到困難的朋友見面,請我們替他解惑。一樣是婚姻及兒女問題,建議給他解困的方法,他聽了兩眼發亮欣然接受。

當時她帶著女兒一起來。十五歲左右的女孩兒,漂亮、開朗,她給女兒最好的教育以及最充足的資源。母女倆很親暱,眼神滿滿的愛。為母則強,她為了給足母愛,努力拼命賺錢,不顧自己。

見過她女兒才了解她結婚的目的。她要有「對象」才有機會「乞」愛呀。

潛意識裡她或許一直想補償自己小時候飢渴的愛。經歷從小不被愛的痛,她把自己製造成為母親,做母親應該給的,她一樣不少,可能更多以她的條件來說太超過了除了物質,還有精神層面的繫念、關懷,及滿愛的付出。

為了給孩子念最好的學校,不惜在學校附近租屋,付貴得離譜的房租;為了替孩子羅織美好的未來,不惜付昂貴的計時家教費。可她自己,衣著極素樸,外表比實際年齡老一些,勞心勞力故。

女兒說:我很愛媽媽。她滿足地回眸一眼,眼中有深邃的愛,笑意發酵。

是了!這正是她要的回饋,把母親欠給自己的愛給「乞」回來。一生尋覓的,失落了的「愛」。於付出當中全部乞了回來,母親愛女兒或女兒愛母親的,其實非乞非求,就一顆真心付出。

我們回台灣前一晚,她電話下說:師父!帶我們母女走吧!……

聽了有點心酸吶!只數面之緣,情怎能這麼深欸!

一起走,能走到哪兒?哪個生命不是過客,來去匆匆,走到哪兒都有必須獨自扛起業緣,業緣未了,哪走得出這三界的生死門檻啊

(梵於2012/8/22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o606&aid=7617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