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21 18:30:35瀏覽124|回應0|推薦0 | |
*********************** 他們賺錢,台灣人幫他們承受汙染嗎?汙染和賭博哪一個比較嚴重?台灣佛教好像不在乎被毒死,只在乎“死掉的人有沒有道德”! 補習班待會還有教師訓練的研習,不陪大家了。 *********************** p.22,關於非理性的討論有兩個部分:首先,個人是否做出有利決策?其次,市場價格是否正確?至今學界對市場價格的效率仍有爭議,…..但第一個問題已有定論。….. 1970年代末期,卡恩曼與塔佛斯基〈p.13〉兩位教授開始針對人類決策問題進行嚴謹的考證。他們有項著名實驗,當中虛構了一位名為琳達的女性。下面是這項實驗提出的問題: p.22-3,琳達現年31,能言善道,是個聰穎的單身女性。她主修哲學,學生時代非常關心歧視及社會正義的議題,也曾參加反核示威, p.23,下面兩個選擇哪個“比較可能”為真?〈“”是三條魚加上去的。〉 1.琳達是銀行行員。 2.琳達是銀行行員,並積極參與女權運動。 先別急著回答〈馬上會提供正確答案〉。首先讓你知道,大多數人這一題都答錯,而且學術界對如何詮釋這個錯誤爭論不休。守舊派的經濟學者認為是實驗設計不當造成的,他們直截了當否定了行為經濟學者提出的證據,後者證明錯誤是人類自己造成的。 於是,行為經濟學者改進技術,進而提出人在許多重要領域犯錯的證據,遠超出琳達問題的範圍。主流經濟學家最後不再否定這個證據,但仍堅持自動、冷靜的決策模型並無不當。反之,行為經濟學者則認為傳統的理性行為理論必須徹底修正。 回到琳達問題,你的答案是什麼?正確答案是1:琳達是銀行行員。….. 在琳達問題中選擇答案2的人,犯了卡恩曼與塔佛斯基所說的「連詞謬誤」〈conjunction fallacy〉:兩個陳述一起發生的機率,必然低於單一陳述出現的機率。 卡恩曼與塔佛斯基的受試者有85%答錯。為什麼我們對這麼簡單的測驗表現得這麼差? p.24,個人非理性的原因之一,是我們不大會做算術。 我在哈佛商學院開了一門課,討論公司開支浮濫背後的原因。課堂上我們檢視高階主管利用公司資金支付個人額外津貼的情形,有個相當知名且有詳盡報導的例子發生在1980年代初期的納貝斯克公司〈RJR Nabisco〉。….. 這個揮霍無度的行為背後有個原因:無論是強生或董事會成員,都不是公司的主要股東,事實上,強生僅持有這家公司0.05%的股份,只占他個人財產的一小部分。這門課有個重點,我請學生計算強生為這支“空軍”中每架進價2100萬美元的飛機,分攤多少開銷?換言之,2100萬美元的0.05%是多少? 有回,我點名一名學生….. 大多數人連基本算術都做不好,即使是分析能力很強、MIT的高材生也一樣。計算機可以立刻算出強生對公司機隊其中之一的貢獻是10500美元。人腦在解決其他問題上也不靈光,不過,那些問題的答案不像這道堤這麼簡單。 ***********************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