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49期--遨遊太陽系
2020/02/23 16:46:26瀏覽250|回應0|推薦0

遨遊太陽系

來這邊可以申請校內演講,我提出申請講「遨遊太陽系」。分配來聽的學生是大一的,都還沒上過我的課。一開始我就跟他們自我介紹,我來自臺灣,是天文碩士、科學教育博士。

以前我對這種自我介紹不大在意,覺得應該趕快切入重點來說。但後來發現許多人看人會依據背景,一看我人小小的,又是女生,還膽敢說什麼天文、科學,這會讓有的自認為有點見識但又非此專業的人聽得渾身不自在,因此我慢慢要習慣一開始花幾分鐘讓聽眾認識我,了解我為什麼可以上臺講這個主題。

然而學生其實不會這樣想,大家可能關心的是為什麼要來聽這演講呢?

我安排這個主題不是上課的延伸,而是要他們為未來做準備。我調查過幾個班的學生未來志向,在這裡最多就是當幼兒園老師、小學老師,還有人會想當公務人員、或大學老師。但你想像不到的是,很多人會順便寫一筆:想要旅遊,其中包括了環遊世界。這很有趣,許多志向是賺錢,但旅遊是花錢,然而大家願意,而且似乎覺得賺了錢就是要去旅遊開拓視野,環遊世界是人心底深深的夢想。

我跟學生說,他們未來如果也想環遊世界,那他們要注意,未來他們能去的世界不是只有在地球,他們,或者他們的孩子,將來應該可以去太陽系旅行。因此我們今天這演講就是來認識未來可能的旅遊地點,到時候可以做更好的安排,或者看孩子要去的地方太危險,出發的時機不對,那你可以有些知識背景為他提供比較好的建議。

太陽系最大的主角是太陽,不過那兒溫度太高,5800度,太空船去那裏都會變成氣體,還是趕快遠離吧!我們這場演講就以八大行星,以及幾個比較重要的月亮為重點。

水星離太陽最近,沒有大氣,因此那兒溫度很極端,熱很熱,冷很冷。金星很漂亮,距離又近,不過千萬別認為那是個省錢的好選擇,錯!去那兒壓力很大(地球表面的100倍),溫度很高(因為溫室效應的關係它是太陽系最熱的行星480℃),還有硫酸風、下硫酸雨。大家還是遠觀就好了!

地球大家很熟悉,但我介紹地月系統的月亮,它距離地球49萬公里,雖然溫度也有點極端,但比水星還能讓人接受。

火星是地球軌道外的鄰居,溫度有點冷,有點稀薄的大氣,感覺似乎還可以。

木星是一大團氣體,我跟學生介紹上面最明顯的特徵,大紅班,當我說那是颱風時,大家都在笑,怎麼?以前不知道嗎?我再把它的時間尺度講一講,1609年伽利略拿望遠鏡時就看到了,到現在都沒消失過,因此你如果在木星上放颱風假,可以放個幾百年都不用上課,學生面面相覷,太誇張了吧!還有空間尺度,它的大小時有增減,最大的時候可以容納三個地球,因此我們的地球如果過去,也會被吹得像陀螺一樣胡亂轉,這下大家可知道它厲害了吧!

木星這一大團氣體,別想去找地方登陸,我們看看它旁邊的幾顆衛星,我介紹伽利略的四大衛星,艾歐、歐羅巴、甘尼米德、克里斯多,這名字對歐美文化背景的人來說有意義,但對其他人而言不容易記,但還好後來的翻譯很簡單,我跟大家介紹艾歐稱為「木衛一」,後面大家就知道了,一起大聲念出來「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這些月亮各有特色,我選木衛二歐羅巴來講,那個表面非常光滑,都是冰,科學家推測在1525公里的冰層下,應該有海洋,那就說不定會有生物?這科學家還只是推測,如何突破那麼厚的冰層實際去看,不容易!但文學家已經迫不及待地做了些想像,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瀏覽一下,或者自己來想更有趣。

土星有美麗的環,我還找了張它南極有極光的圖片,真的很迷人!但那兒也是一大團氣體,無法登陸,我們看看旁邊的月亮吧!這回介紹泰坦,太陽系唯一一個擁有大氣的衛星,很可愛。

後面天王、海王匆匆帶過,接下來我讓學生猜,如果我自己要選一趟太陽系旅程,會選擇那三個地點去遨遊呢?

有人說泰坦,沒錯,我的確想去泰坦看看。那還有嗎?月亮很近,也可以安排一下。這兩個都是衛星,如果行星,請學生推薦我去哪一顆行星看呢?

火星!

很好,所以我接下來就針對月球、火星、泰坦,來做詳細一點的介紹。

月球有白色的高山、黑色的平原,還有滿布其中的撞擊坑。一般而言通常會選擇黑色平原過去降落比較安全,但現在許多低平的地方美國人都去探測過了,我想選不一樣的地方,學生猜撞擊坑嗎?

是的!那兒有一個很大的撞擊坑,第谷坑,我想過去看看,我想中心應該會有平坦的地方,可以安全降落吧!

火星的地形圖很有意思,我拿出來給他們看,大家都竊竊私語。是的,那好像有水侵蝕過的痕跡,我跟他們說自己曾經去非洲,那兒的河川不像我們這裡有工程治理過,非常原始,看起來就跟火星上的情況一樣。但是請問火星上的水到哪裡去了呢?

或者該問:那是水侵蝕過的痕跡嗎?會不會是別的液體?

科學家1960年代就看到火星上有液體侵蝕過的痕跡,後來花了許多年去研究,目前已經很確定火星上過去曾經有大量的水,甚至還可能孕育出生命,但現在水去哪裡了?有人推測在地底下,有人推測散逸到太空中,這些科學家還在研究。

我如果過去旅遊,想先從空中飛越那兒一個超級大峽谷,水手號峽谷,然後去奧林帕斯山腳下降落,小歇一會兒再去爬爬這座太陽系的最高峰,那相當於2.5個聖母峰疊起來的高度,高度非常驚人。不過那坡度不大,而且火星引力小,我想自己應該可以勝任。


接下來去泰坦,那兒表面有湖呢!不過那裏的湖,內容物不是水,而是甲烷,一種天然氣,希望能在那邊看看湖光山色,就近欣賞土星環與極光,應該很有意思。

這樣安排好,我跟學生叮嚀,遨遊太陽系不是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是要算好「黃道吉日」。這不是迷信,而是因為行星、月亮全都在運轉,彼此的相對位置不會像在地球上北京一定在福建的北方,臺灣一定在福建的東方,距離還一直固定。

非也非也!

火星雖然是地球的鄰居但有的時候它跟地球恰好分處於太陽的不同兩側,這時候距離反而很大,因此要算好位置較近的時候出發。

我抓軟體上的圖告訴他們,明年八、九月地球會比較接近火星,因此那會是個好時機。

當然我們一般人這次應該還沒準備好要去,但我偷渡個問題,請問:中國準備好了嗎?

學生忽然一聽我這樣問,多數人愣住了,但有人自信滿滿大聲說:準備好了!

我問:確定?

一開始只有少數人很堅定地說:確定!

我繼續問:真的?

沒想到現在全部人都像醒來一樣,異口同聲很開心地說:真的!

不知道他們的自信哪裡來?但我跟他們說,中國的確要把握明年這次去火星的窗口,決定派出探測器前往,前幾天我才看到他們測試降落流程的各項技術都沒問題,對外宣布即將成行。我請學生持續關心、追蹤,將來教書、當父母的時候,也鼓勵孩子注意這方面的訊息,樂意去當科學家、太空人,參與其中研究。或者腦筋靈活一點當創業家,將來開個太陽系旅行社,在技術慢慢到位時,率先幫人安排有趣的太陽系旅行。再或者更晚一些,遨遊太陽系應該會是一般人的夢想之一,當自己或孩子想出去走的時候,有足夠的背景知識來做好規劃。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131808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