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八章 覺知與平等心--生活的藝術——葛印卡老師
2013/11/08 09:30:55瀏覽987|回應0|推薦0

第八章 覺知與平等心

覺知與平等心——這就是內觀。若 是能同時練習覺知與平等心,就能從痛苦中解脫。假使其中一者較弱,或是缺少了,就不可能在解脫之道上有所進展。覺知與平等心,兩者缺一不可,就好像鳥兒需 要雙翅才能飛翔,推車需要雙輪才能移動。而且, 覺知與平等心的強度必需相當。鳥兒的雙翅若是一弱一強,就無法正常地翱翔;推車的雙輪若是一大一小,就只能在原地打轉。內觀者必須同時培養覺知與平等心, 才能在修行的正道上向前邁進。我們必須能夠覺知到整個身心最細微的本質。要達到這個目的,僅僅專注於身心的表面現象(例如身體的動作,或是心裏的念頭)是 不夠的。我們必須對全身的感受,培養覺知,並且對這些感受,保持平等心。

如果我們有覺知,卻缺乏平等心,那麼我們對各種內在感受的覺知愈強、對感受就會愈敏銳,就愈可能起習性反應,而因此增加痛苦。反之,如果我們有平等心,卻 對自身的感受一無所知,那麼這種平等心,只是表面上的;隱藏在心中深處的習性反應仍持續不斷地進行,而我們卻渾然不知。因此,我們應該在心的最深層,同時 努力培養覺知與平等心。要對身體內發生的一切,能保持覺知,並且不對它們生起習性反應,瞭解無常變化的特性。

真正的智慧就是:對自身本質的了悟。是透過直接體驗內在深處的真理而得到的了悟。這即是佛陀所說的:yatha-bhutananadassana如 實觀察實相,而生起的智慧。有了這樣的智慧,就能夠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任何一種身體上的感受,都會讓我們生起對無常的體認;所有貪愛、嗔恨的習性反應都 止息了。我們學會如何客觀地觀察實相,而不再為自己製造痛苦。

過去習性反應的累積

保持覺知以及心的平衡,是停止製造新的習性反應、新的痛苦的方法。但是我們也必須好好處理痛苦的另一個層面。從此刻開始,我們不再起習性反應,就可以不再 製造痛苦的起因。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已累積了許多習性反應,也就是過去所有習性的總和。即使我們不再累積新的習性反應,過去累積的舊有習性反應,仍會使我們 痛苦。

習性反應sankharn)這個字,可以解釋為形成。它包含形成的過程,以及所形成的東西。每個習性反應都是最後一個步驟、是一連 串心理運作過程的結果;但也可以是第一個步驟、是新的心理運作過程的起因。每個習性反應不僅被前導的心理過程所牽制、約束(制約),同時也牽制、約束 後續的心理過程。

透過對心的第二個作用——想蘊(判別)——的影響,習性反應開始運用。識蘊(認知),基本上是不區分、不辨別的,它只是記錄已發生在身或心上的接觸。 然而,想蘊會生起判別,它根據過去所累積的經驗,對任何新現象,加以評價及分類。過去的習性反應,成了我們試圖瞭解新經驗的參考點;我們根據過去的盲 目習性,將新的經驗予以評斷、歸類。

如此一來,貪愛、嗔恨的舊習性反應,就影響了我們對當下的認知。我們無法看清實相,而是透過有色玻璃看事情。過去的習性、以及個人的喜好與偏見,扭曲 模糊了我們對外在世界以及內在世界的認知。根據這扭曲的認知,一個原本是中性的感受,立刻搖身一變,成為愉悅或不愉悅的感受;而對這個感受,我們又再起盲 目的反應,因而再製造新的習性,繼而扭曲以後的認知。就這樣子,每個盲目反應成為下一個盲目反應的起因;所有的反應,均被過去的習性反應所制約,接著又制 約了未來的習性反應,如此周而復始,迴圈不已。

習性反應(行)的雙重作用在十二緣起中說得很明白。十二緣起中的第二部分,就是習性(行),它是第三部分生起的先決條件(行緣識)。識蘊是 四大心理運作過程(識、想、受、行)的第一個部分,而是這四大過程的最後一個部分,排列在識蘊(認知)、想蘊(判別)、受蘊(感受)之 後。依此先後次序,在十二緣起中,會再度出現在的後面,也就是”——貪愛、嗔恨的習性反應(受緣愛)。貪愛或嗔恨發展成為執取(愛緣 取);而執取就是新的身心活動的推動力(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如此一來,這整個過程一再重複,每個習性反應啟動了一連串的連鎖活動,最後又製造了 新的習性反應;而新的習性反應有再度啟動新的連鎖活動,如此永無休止地惡性循環下去。每當我們起了盲目反應,就更加強了自己盲目反應的慣性;每當我們有貪 念、或怒意,就會強化心靈滋生貪愛、嗔恨的傾向。一旦這種內心的模式定型了,我們就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舉個例子來說,某人阻礙了別人,使其無法得到想要的東西。這個不能如願的人因此認為,某人真壞,而心懷厭惡。這種看法其實不是根據人品考量,純粹因為某人 使他不能如願以償。這種想法深深地烙印在被阻礙者的潛意識深處,每當兩人碰面,壞印象都左右了他,令他生起不愉快的感受;這種感受又製造新的嗔恨,而 更加強壞印象。即使這兩個人二十年後才再次見面,這個多年前被阻撓的人,會立刻想起那人是個壞東西,而再次感到厭惡。事實上,在這二十年間,也許那個人的 個性已經完全改變,但是他仍舊用過去經驗的標準,來評量那個人。這種反應其實不是針對那個人本身,而是根據過去對他的壞印象,而這壞印象是來自原有的習性 反應,其實是一種偏見。

另外舉個例子,某人幫助別人取得了他想要的東西,那個受惠的人相信:某人真是個大好人,而喜歡那個人。這種想法其實僅是因為某人幫助了他,滿足了他的欲 求,而不是仔細考量過那個人的人品。這種好印象記錄在潛意識當中,每當兩人再度相遇,他都會受這好印象的影響,而生起愉快的感受;這種感受,使他更喜歡那 個人,也因此更強化他對那個人的好印象。不論兩人有多少年沒有見面,一旦相見,同樣的模式會再度運作。事實上,並不是他對那個人起反應,是對他自己心中的 好印象起反應,而這個好印象是依據原有的習性反應而來的。

如此一來,習性反應不僅可以在眼前這一刻生起,也可以在遙遠的未來,令我們生起新的盲目反應。同時,每一個新生起的習性反應,就是下一個習性反應的起 因;盲目反應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這就是習性反應一再重複的過程,也是痛苦一再重現的過程。我們一直以為自己是在對反應,而事實上,我們是對自己身上的感 受,起盲目反應。這些感受(受蘊)被判別心理(想蘊)所制約,而判別又被我們的習性反應(行蘊)所制約。即使我們從這一刻開始,不再製造新的習性反應,我 們仍然必須解決過去所累積的舊有習性。因為只要過去儲存的舊習性仍在,習性反應隨時都可能故態復萌,製造出新的痛苦。舊的習性一日不去,我們就尚未全然從 痛苦中解脫出來。

該如何才能根除舊有的習性反應?要解答這個問題,必須對內觀修行的過程,有更深入的瞭解。

根除舊習性

在練習內觀時,我們僅僅是去觀察全身上下的各種感受。至於是什麼原因引起某種特殊的感受,並不重要只要瞭解到,每個感受都是一種內在變化的呈現,就已經足 夠了。這種變化可能是源自於身體,或心理;身、心是相互依存而運作的,通常是很難加以區分。心理上所發生的任何事,很可能反應在身體上;反之亦然。

就身體的層面而言,如前所述,身體是由許多次原子微粒——“極微所組合而成的,它們分分秒秒都以極快的速度生起又滅去。當快速生滅時,它們以無限多種的 組合,呈現出物質的基本特徵——軟硬的性質(地)、粘著的性質(水)、冷熱的性質(火)、以及動的性質(風)——而在我們身上製造出各式各樣、所有可能呈 現的感受。

次原子微粒的生起有四種可能的成因。第一個成因是我們所吃的食物;第二個成因是我們所居住的環境。然而,心中生起的任何念頭,也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因而引 起次原子微粒的生起。因此, 次原子微粒的生起,也可能是因為當下心理上的習性反應;或是因為一個過去的習性反應,影響了現在的心理狀況。身體需要食物才能運作,然而,如果一個人停止 進食,身體也不會立刻垮掉。在必要的情況下,身體可以消耗儲存在組織裏的能量,而繼續支撐幾個星期。當所有儲存的能量,都被消耗殆盡,最後身體才會垮掉而 死亡;它所有的活動才宣告結束。

同樣的道路,心需要靠活動來維持意識的流動。這個心的活動,就是習性反應。根據十二緣起,心識的生起,是源於盲目的習性反應(行緣識);每一個心 靈的習性反應,都是心識流動的動力。身體在一天當中,只是每隔一段時間需要進食;而心卻時時刻刻都需要新的刺激若是沒有刺激,心識之流片刻也無法繼續下 去。例如,人在某一刻生起嗔恨,在下一刻所生起的心識,就是此刻嗔恨的產物。如此一刻接一刻地繼續下去。我們不斷重複此刻的嗔恨反應,並且不斷給自己的 心,提供新的食物。

然而,經由練習內觀,修行者學會不再起習性反應。在當下這一刻,他不再製造習性反應,因此他不再給自己的心提供新刺激。這麼一來,心識之流會發生什麼 事呢?心識之流不會立刻停止,相反地,為了讓心識之流繼續流動,過去累積的某些習性反應,就會浮上心識的表層,舊有貪嗔的習性反應就會生起;心識因此又可 以延續到下一刻。這種貪嗔的習性反應,會在身體層面呈現,造成某一種特殊類型的次原子微粒的生起;這種次原子微粒會使我們體驗到身體上的某種感受。例如, 一個過去的嗔恨習性生起了,它以次原子微粒的形態呈現,而使人體驗到身上有一種不愉快的灼熱感。如果我們對這種灼熱感,生起厭惡的習性反應,就又製造了新 的嗔恨。我們一旦開始給心識之流添加新東西,就無法讓過去累積的盲目習性反應,浮現到心識的表層。

然而,如果不愉快的感受生起,我們能夠不起盲目反應,如此一來,就不會製造新的習性反應,而這個從過去累積舊習中生起的習性反應,就會消逝而去。在下一 刻,另一個過去的習性反應,又再以某種感受的方式呈現出來;同樣地,如果我們不起盲目反應,它就會滅去。就像這樣,我們保持平等心,讓過去累積的舊習性反 應,升到心識的表層;一個接一個的舊習性,會以各種感受呈現出來,借由對這些感受保持覺知與平等心,我們得以漸漸根除舊的習性反應。

只要嗔恨的習性仍然存在,每當面臨生活中不愉快的經驗時,潛意識的習氣就會生起嗔恨的反應;只要貪愛的習性反應尚未根除,任何愉快的情境,都會再次產生貪 愛。內觀的訓練可以漸漸改變這些習性反應。每次練習內觀,我們都會一再經歷到愉快和不愉快的感受。以平等心觀察每一個感受,我們得以逐漸削弱並且除去貪 愛、嗔恨的習氣。在某一種習性反應被根除後,我們就再也沒有那一種痛苦 .而當所有的習性反應一個接一個地被根除之後,心就完全解脫了。精通這個過程的聖者音曾說過:

習性本是無常,
生滅為其本質。
若其生起,並被根除,
就會帶來真正的快樂。(注一)

每個習性反應生起又滅去,在下一瞬間又再度生起,如此迴圈不已。如果我們能培養智慧,並且開始客觀地觀察,這種迴圈就會停止,開始根除習性反應。只要我們 不起盲目的反應。一層又一層的舊習性反應就會生起,並被根除。能夠除去多少舊的習性反應,就能享有多少的快樂,享受從痛苦中解脫的快樂。如果所有過去的習 性反應都被清除殆盡,我們就得以享受到全然解脫的無限快樂。

內觀可說是一種精神的斷食,由此清除過去的習性。我們一生當中每個片刻,都不停地在累積盲目反應。現在,借著保持覺知以及平等心,我們開始在某些片刻,不 再起盲目的反應,不再累積任何的習性反應。無論這些片刻是如何的短暫,都是非常強而有力的,因為它們帶動了反向的運作過程,也就是淨化的過程。

想要啟動這個淨化的過程,必須真正做到無為;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確確實實不再生起任何新的盲目反應。無論所經歷的的感受,其起因為何,我們只是以平等心觀之。如同點亮一盞燈,就能驅除一室的黑暗,覺知與平等心的產生,就自然能夠清除舊的習性反應。

佛陀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樂善好施的人。但在故事的結尾,佛陀下了一個結語:

即使他做了最大的佈施,若他能以恭敬心扳依覺者(佛)、正法(法)、聖眾(僧),其功德將更加殊勝;即使他能如此,若他能在短如擠牛奶的時間裏,培養對一切眾生的善念,其功德更加殊勝;即使他能如此,若他能在一彈指的時間裏,培養對無常的覺知,其功德更加殊勝。(注二)

也許,修行者只能在一小片刻中,覺知到身體上的各種感受的實相;因為他瞭解瞬間生滅的本質,所以能夠不對它們生起盲目的反應。即使是如此短暫的片刻,也會 有極大的效果。隨著耐心有恆、持續不斷的練習,保持平等心的短暫片刻會逐漸增長,而盲目反應的片刻會慢慢減短。漸漸地,不斷起反應的心靈慣性會被打破,舊 的習性會被根除,直到有一天,不再有任何過去的或現在的盲目反應,心也就由痛苦中解脫出來了。

問題與回答

問:今天下午我換了一種新姿勢。用這個新姿勢,我可以坐久一點也不用換姿勢,而且背 也可以保持端直。但是這麼一來,卻不能感覺到很多感受。不知道感受到底會不會出現呢?還是我應該換回原來的姿勢?

答:不要刻意選擇一個不舒服的姿勢來製造感受。如果那種練習方式是正確的,我們就會要你坐在釘床上!這些極端的作法並沒有幫助。應該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 讓你的身體可以端直,觀察感受自然地出現。不要去勉強製造感受,讓它們自然發生。感受會出現的,因為它們本來就在那裏。可能因為你在尋找過去曾經體驗過的 感受,而當時呈現出來的,卻是別種感受。

問:跟以前比起來,第二種姿勢會讓我覺察到較細微的感受。原來的坐姿,才坐一會兒就得變換姿勢。

答:這麼說來,你已經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姿勢了,這樣很好。現在讓感受順其自然地發生。也許一些比較粗重的感受已經消失,而現在你必須去處理較細微的感 受,但你的心又還不夠敏銳,沒辦法感覺到。練習一下觀呼吸,讓心變得敏銳一些,這樣可以幫助你專注,同時讓你比較容易觀察到細微的感受。

問:我一直以為粗重的感受比較好,因為這樣表示一個舊的習性反應生起來了。

答:不一定是這樣。某些不淨煩惱會以非常細微的感受方式呈現。為什麼要貪求粗重的感受呢?無論生起的是粗重的或細微的感受,你要做的,只是去觀察它們。

問:我們該不該試著去分辨,那個感受是和哪個習性反應關聯?

答:這樣做是白費力氣,毫無疑義的。這就好像一個洗髒抹布的人,停下來檢查布上面哪塊髒汙是哪個原因造成的。這樣做對洗清抹布一點幫助也沒有。要想將布洗 乾淨,重要的是要與一塊洗衣肥皂,同時正確地使用肥皂。如果懂得好好地洗這塊布,所有的髒汙自然可以清除掉。同樣的道理,你已經得到了內觀這塊肥皂,現在 運用它來清除心裏所有的不淨煩惱。如果你去尋找某些感受的起因,就是在玩理論的遊戲,而忘記了無常、無我。這種理論化的方式,並不能幫助你從痛苦中解脫出 來。

問:我有點糊塗了,不知道究竟是誰在觀察?又是誰或什麼被觀察?

答:沒有任何理論上的答復能令你滿意。你必須自己去檢查:這個忙著修行的究竟是什麼?這個是誰?不斷地去探究、去分析。看看是不是有個會出現。如果有的話,就去觀察它;如果沒有任何東西出現,就接受:哦!原來這個是個幻象!

問:有些類型的習性不是正面的嗎?為什麼也要除掉呢?

答:正面的習性鼓舞我們朝著解脫之道邁進。但是一旦我們達到解脫的目標,所有的習性都應該被捨棄,無論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就好像你用竹筏渡河,一旦你渡 過了河,你不會將竹筏頂在頭上,繼續你的旅程。竹筏已經完成它的任務,現在再也不需要它了,所以應該將它留下來。同樣的,一個已經完全解脫的人,不再需要 任何的習性。一個人得解脫,不是因為他有正面的習性,而是因為心的淨化。

問:為什麼剛開始練習內觀的時候,我們會體驗到不愉悅的感受?為什麼愉悅的感受後來才出現?

答:內觀會先幫我們清除最粗重的不淨煩惱。當你掃地的時候,你會先將所有的垃圾和雜物一起掃走;之後才可以掃到愈來愈細的灰塵。內觀的練習也是如此;首先 根除心中粗重不淨煩惱,剩下較細微的不淨煩惱。這些較細微的不淨煩惱會以愉悅的感受呈現出來。你有可能會對這些愉悅的感受產生貪求,因此,你一定要小心謹 慎,不要誤將愉悅的感官體驗,當作最終的目標。一定要繼續客觀地觀察每一個感受,才能根除所有的習性反應。

問:您曾經說過,我們都有自己的髒床單,也同時有洗床單的肥皂。今天我覺得我的肥皂快用完了!今天早上我的練習非常精進順利,但是到了下午,我開始覺得毫 無希望,而且很生氣,我對自己說:唉,有什麼用!那情形就好像是,每當禪修很好時,藏在裏面的敵人——也許是自我”——也生出兩樣強大的力量,將我 打倒。我覺得沒有力氣與它對抗。有沒有什麼方法讓我退到旁邊不必對抗得這麼辛苦?有沒有什麼聰明的方法?

答:保持平等心就是最聰明的方法!你所經驗到的現象非常自然。當你覺得修行得很順利,心變得平衡了,就能夠穿透到心識的深處。這種深度的心靈手術撼動了過 去的習性反應,使得它浮上心的表層。在接下來的禪坐時段裏,你就得去面對這負面的情緒的風暴。在這種情況下,平等心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這些負面情緒就會 壓倒你,使你無法禪坐。如果你的平等心微弱,就先練習觀呼吸。當強烈的暴風雨來襲,你必須放下船錨,靜待暴風雨離去。呼吸就是你的船錨,練習觀察你的呼 吸,情緒的風暴自會消退。事實上,負面情緒浮上表面,是好事情,因為這麼一來,你就有機會可以將它清除。如果你能保持平等心,負面情緒自然會輕易地滅去。

問:如果我不覺得痛,不能從練習內觀中得到什麼益處嗎?

答:如果你能保持覺知與平衡,那麼無論你是否覺得痛,你都確實在進步。並不是說非要覺得痛,才能在解脫之道中進步。如果不感到痛,就接受這個事實;沒有痛。你只是去觀察當下什麼。

問:昨天我有一個經驗,好像我整個身體都肖融了。那感覺就像身體各處只是一團輕微的震動。

答:然後呢?

問:當這情形發生時,我想起小時候,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找方法,可以讓我再回到那種體驗,而它竟然再度發生了。

答:然後呢?

問:所以很自然地,我希望這種經驗能持續下去,我想延長它。但它變化、消失了。然後,我就想盡辦法,希望那體驗再度出現。但是沒有。相反地,今天早上,我只有粗重的感受。

答:然後呢?

問:然後我發現我把自己弄得很不快樂,因為我一直想找回那個體驗。

答:然後呢?

問:然後我瞭解到,事實上我們在這裏並不是為了尋求某種特殊的體驗,對嗎?

答:對。

問:我們來這裏是學著去觀察每個體驗。但不對它們起盲目的反應,對嗎?

答:對。

問:所以說,內觀的真正目的是培養平等心,對嗎?

答:對。

問:我覺得要將所有過去的習性反應一一除去,似乎得花上永無止境的時間。

答:如果一個片刻的平等心,恰恰減少一個舊有的習性反應,那確實得花上無限長的時間。但事實上,對感受的覺知力,會帶你到達心的最深處,讓你得以剷除過去習性的根。如此一來,如果你有很強的覺知與平等心,在一段相當短的時間內,你就可以剷除整個習性反應的盤根錯節了。

問:那麼這個過程得花多久呢?

答:要看你累積了多少需要清除的習性反應,還有你練習得是否精進。你無法衡量過去累積了多少盲目反應,但你可以確定,你愈認真練習,就愈快邁向解脫。堅定不移地繼續朝目標努力,達到目的地的時刻終會來臨——很快就會來,不會很慢!

故事:就只是看

有一位隱世的修行者,住在靠近現在孟買的地方,他是一位修行很好的人。所有遇見他的人,都因為他的內心純淨而尊敬他,有很多人認為他是一位完全解脫的人。

受到這許多的稱讚,這人開始相信:我可能是個真正完全解脫的人。但是,生性誠實使他謹慎檢查自己的心,發現自己的心裏仍有染汙。當然,只要有染汙存在,他就並未達到完全解脫的境界。於是,他就詢問向他致敬的人們:是否有完全解脫的聖人在這世界上呢?

是的,他們回答:有一位出家人喬答摩,被稱為佛陀,他住在舍衛城中,是一位完全解脫的聖人,並且他教導人們達到解脫的方法。

我必須去見這位聖人,這位隱士下定決心。我必須向他學習完全解脫的方法。於是,修行者從孟買出發,經過印度中部,終於到達舍衛城,它位於現在北印度的烏塔帕得許(Uttar Pradesh)。到達舍衛城後,他就前往佛陀的內觀中心,並詢問佛陀的去向。

不行,我不能等待。我已經沒有時間等待!請告訴我他的去向,我要去找他。

好吧!如果你一定要去找他,可以順著這條路走去。他是由這條路出發的。這位隱士立刻再度出門,到城市的中心。他看到一位出家人正沿街托缽。這位出家人散發出一種不可思議的平靜安詳氣氛。隱士認為他一定就是佛陀,於是他詢問一位路人,也證實了他的想法。

就在街道的中央,隱士走向佛陀,向他頂禮,並且觸著佛陀的雙腳,聖者!修行者說,我聽說您已經完全解脫,而且教導解脫的方法。請把這個方法傳授給我。

佛陀說:是的,我教導這方法,我可以傳授給你。但是,目前的時間和地點都不恰當。請回到內觀中心等我,我會很快回去教你這方法。

不!聖者,我不能等。
你不能夠等半個小時嗎?

不行!聖者,我不能再等!可能在半個小時內,我就會死去,或你會死去,或是,我對你的信心會完全消失,那麼我就學不到這個方法了。聖者!現在就是時候,請您現在就教導我吧!

佛陀注視他,並且發現到:是的,這個人剩下的時間不多了;他在幾分鐘內將會過世。他必須在此時此地得到法的教導。可是,在這馬路中間如何傳法呢?佛陀只說了幾句話,但是,這些話包含了所有的教導:

當你看時,就只是看,當你聽時,就只是聽;當你嗅、嘗、觸時,就只是嗅、嘗、觸;當你認知時,就只是認知。
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時不要有價值判斷,也不要有因循舊習的分別心。當我們開始判別某一個經驗是好或壞時,過去 的盲目反應,會使我們以扭曲的角度來看事情。為了讓心從各種束縛中解脫,我們必須學習不經由過去的習性反應來判斷事情,而只是保持覺知,不作價值判斷,不 起習性反應。

由於這位隱士的心已經非常清淨,所以幾句話的教導已經足夠了。這在馬路和旁邊,他坐下來,集中注意力觀察自己的身心,不作任何價值判斷,不起任何習性反 應;他中是單純地觀察自己身心內的種種變化。在他活著的最後幾分鐘內,他達到了最終的目標,成為一位元完全形的覺悟者。(注四)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hooray&aid=938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