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慧的訓練
2014/02/26 10:09:14瀏覽937|回應0|推薦0

慧的訓練

持戒和修定都不是佛陀獨特的教導。這兩者在佛陀開悟之前都已廣為人知,且行之已久。 事實上,他在尋求解脫之道時,曾跟隨兩位老師修定。所以在修定方面,佛陀的教導和傳統的宗教並沒有多大的差異。所以宗教都強調道德修養的必要性,並且也都 可以藉著祈禱、宗教儀式、斷食、苦行、或是種種禪坐方式達到喜悅的境界。這類修行的目的,只是為了求得高度集中的禪定狀態,也就是宗教神秘論者所經歷的狂喜的狀態。

這種專注力的訓練,即使尚未發展到最高境界,也有極大的助益。因為藉由注意力的轉移可以使心靜下來,否則就會起貪愛和瞋恨。例如,為了防止怒氣的爆發,慢 慢地數到十,就是一種的基礎形式。其他更明顯的方式,就是複誦字或咒語,或專注於一個視覺物件。這些方法都能見效,因為當注意力被轉移到不同的物件 上,心就會變得寧靜安詳。

然而,用這種方法得到的寧靜,並不是真正的解脫。無庸置疑的,修定會帶來極大的好處,但效果只限於心的意識表層。早在現代心理學發明的二十五世紀之前,佛 陀就已經體悟到潛意識的存在,稱其為隨眠anusaya,潛藏心內底層的不淨煩惱)。佛陀發現,轉移注意力可以很有效地在意識層面對付貪愛和瞋恨, 但是並無法真正將其去除,反而將它們推進深層的潛意識中,在那兒它們雖屬於冬眠狀態,卻是一樣的危險。在心靈的表層,可能顯得平靜祥和,但是心底深處卻有 如一座潛在的火山,充滿了被壓抑的負面情緒,遲早會爆發開來。佛陀曾說:

一棵根深蒂固的樹,即使被砍伐了,仍會生出新芽;如果貪瞋的積習未被根除,痛苦就會一再地重現。(注一)

只要貪、瞋、癡的根仍存在潛意識中,一逮到機會,它就會發芽重生,帶來痛苦。正因為如此,成佛前的悉達多王子,當時已經達到了修定所能成就的最高境界,然而,他不以為他已經達到解脫,而決定繼續尋找離苦得樂之道。

他看出兩個選擇。一個是欲樂之路,就是放縱自己去追求一切感官得享樂。不論我們是否自知,欲樂正是一般世人所選擇的路。但是他清楚地看出,這個選擇並不能 帶來真正的快樂。因為宇宙間沒有人能夠永遠事事如願,或是終其一生心想事成。走這條路的人,當他們無法如願時,就會不可避免地感到痛苦;也就是說,他們因 為失望和不滿足而痛苦。但是,即使事情如其所願,他們也同樣會痛苦;因為他們擔心所喜愛的東西會消失無蹤,他們害怕這滿足的一刻,瞬間即逝;而事實上,世 事正是如此變幻無常。這樣的人,內心永遠不安,他們會不斷地追尋、得到、又失去。未成佛前的悉達多在離開世俗生活、出家修行之前,曾親身經歷過這條路,所 以他知道欲樂絕不是通往安詳之路。

另一個選擇是苦行之路,就是自我約束,刻意不去滿足自己的欲望。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這種自我否定的苦修方式曾經被發展到極致。苦行者避免所有的享受, 並且可以虐待自己,讓自己遍嘗煎熬。苦修所持的理論基礎,是認為藉著自我處罰,可以克服貪、瞋的習性,從而淨化內心。在全世界的宗教生活裏,這類苦修是很 普遍的現象。悉達多王子出家之後,曾經歷了多年的苦行生活,試過多種苦修的方法,直到變得瘦骨嶙峋,仍不得解脫。他因此體悟到,虐待身體並不能淨化心靈。

事實上,苦行的自我約束並不需要這麼極端。我們可以用比較溫和的方式,來避免引發不當行為的欲望。無論如何,適度自我約束的苦行,顯然比自我放縱的欲樂要 好得多;因為這種修行,至少可以讓人避免不道德的行為。但是,如果自我約束是靠自我壓抑而來,那麼心理壓力會增強至危險的地步。所有壓抑的欲望會有如洪水 一般,在自我否定的堤防後面彭湃洶湧;終有一天,滾滾洪流會決堤而出,大肆破壞。

只要貪瞋的根仍在心裏,我們就不能享有真正的安詳。持戒雖然有所幫助,但不能只靠意志力去把關;培養定力確實有用,但也只能解決部分的問題,不能解決內心深處煩惱的根本、污染的根源。只要這些根仍舊深埋在潛意識中,就不會有真正持久的快樂,也無法解脫。

但是,如果能將習性反應的根源從心中斬除,那就不用擔心不良的行為會一再出現,也沒有必要壓抑自己。因為導致不良行為的衝動已經消失。當我們不再有尋尋覓覓或自我否定的壓力時,就可以真正生活在安詳之中。

有一個方法可以讓我們深入內心,剷除貪、瞋、癡的病根。這方法就是佛陀發現的:智慧的訓練,這引導他開悟,它稱之為內觀,是培養洞察力,以觀察自身的本質。藉著這種洞察力,一個人可以辨識並止息痛苦的原因。

佛陀發現這個方法而獲得解脫,並且終其一生,以此法教化眾生。它是佛陀教導中獨特之處,也是佛陀最重視的一部分。佛陀曾一再地強調:

以戒而得定,則定力有成且殊勝;以定而得慧,則智慧有成且殊勝;以慧作根基,則遠離煩惱與不淨。(注二)

本身雖然有價值,但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開發。只有開發智慧,才能讓我們在自我放縱和自我壓抑的兩種極端之間,找到真正的中道。藉著持 戒,我們可以避免做出不正當的行為,可以避免內心的強烈激動;藉著修定,我們進一步使心平靜,同時使心成為一個有利的工具,以便檢查自己;但是,唯有藉著 培養智慧,我們才能透視內在的實相,遠離所有的無明和執著。
八聖道中有兩個部分是屬於智慧訓練的範疇,那就是正思維和正見。

正思維

在練習內觀之前,並不要求自己在禪修時一念不生。即使念頭不斷,只要維持每一個當下有覺知,就可以開始修習內觀。

此時,念頭或許仍在,但思考模式的本質起了改變。隨著對呼吸的覺知,貪愛和瞋恨已漸漸平息。就意識表層而言,心已經變得平靜,並且開始思惟以及離苦之道。剛開始觀察呼吸時所產生的困難已經過去,或至少已被克服了一大部分。這時,可以接著練習下一個步驟——正見。

正見

正見是真正的智慧。只思惟真理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親身去體悟真理,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僅僅看其表面。真理是一個實相,唯有靠我們親身去體驗,才能洞 察其最終實相,並且止息苦惱。智慧可分三種:聞慧(suta-maya panna),思慧(cinta-maya panna),修慧(bhavana-maya panna)。就字面上而言,聞慧就是聽來的智慧,例如藉著看書、聞法或聽演講,而從別人那裏學來的智慧。這是接受別人的智慧成為自己的智慧,而這種 接受也許是源自於無明。舉例而言,一個人生長的地區,如果有某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崇信某個宗教、或有某些特殊的風俗習慣,那麼這個人可能會毫不質疑就接受 了當地的意識形態。這種接受可能是來自貪婪,因為當地的領導者可能會宣稱,只要接受固有的思想,傳統的宗教,就保證會有美好的將來,譬如死後能上天堂等。 無庸置疑地,能上天堂是很大的誘惑,於是人們都心甘情願地接受了。這種接受也可能是基於畏懼:有的領導者知道,人們會懷疑當地的意識形態,所以他就用威脅 的方式,來使人們順服相信;警告人們若是不信,將來就會遭受到嚴厲的處罰,例如死後下地獄等。人當然不想下地獄,所以只有咽下心中的懷疑,而接受當地的信 仰。

無論這接受是由於盲目的信仰、貪婪或是畏懼,聞慧終究不是自己親身體悟的智慧,充其量只能算是借來的智慧。

第二種思慧是知性上的理解。就是在聽聞和閱讀過某種說法之後,予以思量,考慮其是否合理、有用且實際,考量後覺得滿意,才信受奉行。然而思慧仍然不是我們自己的洞見,只是把聽來的智慧,予以知性的判斷罷了。

第三種智慧是來自於個人對真理親身的體驗與領悟。這種修證而來的智慧,可以改變內心的本質,繼而改變個人的生命。

在世俗的事物上,並不一定要用到修慧。例如火的危險性,只要聽人形容或自己推理一番,就足以確信。如果堅持要跳進火堆中,才肯接受火會傷人的事實,就未免太愚蠢了。但是,就法的層面而言,來自于實證的智慧非常重要,因為唯有修慧,才可以讓我們根除習性反應。

聞慧和思慧的益處在於激勵並引導我們,走向實證的修慧。如果我們對於聞慧,毫不質疑就接受,它就會成為證得實相的障礙。同理,如果我們只是滿足於思考、研究及理解真理,卻不努力去直接體悟,那麼所有的思慧都將成為解脫的障礙而非助力。

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經由實際經驗,來了悟真理。只有透過親身的體驗,才能使心解脫。別人對真理的領悟,並不能使我們解脫。就連佛陀的開悟,也只能使一個人 解脫——就是佛陀自己。別人的領悟充其量只能當作對眾生的鼓舞,為眾生指出一條明路。但追根究底,我們必須為自己努力。正如佛陀所說:

你必須自修、自悟;已到對岸的人,只能指出那條路而已。(注三)

真理只可以在自己身上實踐、去直接體驗。外在的一切總是不切實際。只有在自身之內,我們才能對實相有實際、直接、而鮮活的體驗。

這三種智慧當中,前兩種並非佛陀的創見,它們早在佛陀出世前,就流傳印度。甚至佛陀在世時,也有人聲稱,可以講解佛陀所說的任何教導(注四)。佛陀對世間獨一無二的貢獻,就是教導人們去親身體悟真理,從而培養實修的智慧。這種對真理的直接體悟,就是內觀的修持方法。

修習內觀

內觀(Vipassana)通常被形容為靈光一閃的洞見,或是對真理的觀。這種說法固然正確,但事實上,內觀者靠漸進的方法,按部就班地,達到此種直觀的洞察力。這個方法就是修習內觀,也就是洞見的洞養,即一般所稱的內觀禪修。

Passana一字指的是,也就是一般的張眼來觀察。而Vipassana指的是一種特別的觀看:對自身實相的觀察。必須將自身的感受當作專注的物件,對其做有系統、冷靜的觀察才能達成。這種觀察能揭開身心的全部實相。

為什麼選擇感受作為觀照的物件呢?因為透過感受可使我們直接體驗真理。首先,萬事萬物(六塵)必須與我們的各個感官(六根)接觸,才能顯出它們的 存在,所以六根可說是我們經驗這個世界的六道門。而一旦根塵相對,各種感受就立刻產生。佛陀形容根塵相對、產生感受的過程如下:

兩木磨擦即生熱、並迸出火花。同樣地,樂觸有樂受;苦觸有苦受;不苦不樂觸,有不苦不樂受。(注五)

當身、心的六根與六塵接觸時,會迸出感受的火花。因此,感受是我們經驗世間所有身心現象的關鍵。為了要培養實修的智慧,我們必須清楚知道,自己真正經歷到什麼,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培養對感受的覺知。

選擇感受為觀照的物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因為身體上的感受,和心理狀態息息相關。感受就像呼吸一樣,會反映出當下的心理狀況。任何一種心理狀況—— 如想法、概念、想像、情緒、記憶、希望、或恐懼——浮上意識表層,感受就會跟著升起。每個想法、情緒、內心的變化,身體上會伴隨著一種相應的感受出現。因 此,藉著觀察身體上的感受,我們也同時觀察了自己的內心。

若想充分了知真理,就不可不重視感受。無論我們遭遇何事,都會因此而喚起身體上的某種感受。感受可說是心與身交會的十字路口,雖然在本質上,感受是在身體 上,但它同時也是四種心法(受、想、行、識)運作的過程之一。它由身生起,由心感受。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感受不清楚,那麼我們對實相的觀察,就永遠會不完 整、不深入。就好像想除去園中的雜草,必須先瞭解它們的根深埋在哪兒和它們的維生運作;同樣地,如果我們想要瞭解自己的習性、且處理的恰如其分,就必須深 入觀察自己的感受;而大部分的感受是難以覺察的。

感受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身、心的每一個接觸,都會產生某種感受。每一種生化反應都會產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心缺乏足夠的專注力,只能覺察到較粗重的感受。我們練習觀入出息後,心就會變得敏銳,也因此而培養出覺知,就逐漸能夠清楚地體驗全身所有感受的實相。

在練習對呼吸的覺知時,我們只觀察自然的呼吸,不要刻意控制或是調整呼吸。同樣地,在練習內觀時,我們只要去觀察身上的感受即可。我們對全身有系統地移動 注意力,先從頭到腳,然後從腳到頭,從一端移到另一端。但在整個過程中,不要刻意尋找或避免某種感受,而是如實地去觀察、去覺知全身所出現的感受,無論那 感受是冷、熱、輕、重、癢、悸動、緊、脹、壓力、疼痛、刺痛、脈動、或振動等等。內觀者不追求任何特殊的感受,只是當身體上的各種感受自然發生時,如實地 去觀察它。

內觀者也不必嘗試去瞭解感受的起因。它們也許源自外在的環境、坐姿、痼疾、體弱、或是所吃的食物等。原因無關緊要,也不是我們該關心的。真正重要的,是集中注意力覺知當下身體上的感受。

剛開始練習時,可能只在身體的某些部分有感受,而其他部分則無。這是因為覺知尚未完全開展,所以只能體驗強烈的感受,而覺察不到較細微的部分。然而,我們 再接再厲輪流專注於身體的每一部位,觀察全身,而不讓注意力被強烈的感受所吸引。經過專注力的訓練,我們就有能力系心於選擇的物件上。現在我們就運用這個 定力,有系統依序觀照全身每一部位,而不是迫不急待地略過感受較不明顯的部分,跳到感受較強烈的部位去。不要貪戀某些感受,也不刻意避開其他感受。這樣練 習下去,漸漸地就能夠體驗到身體每個部分的感受。

當我們剛開始練習觀入出息時,通常呼吸都相當粗重且不規律。慢慢地呼吸會平靜下來,且逐漸變得輕柔而微細。同樣地,剛開始練習內觀時,通常會有很 長一段時間,經歷到粗糙、強烈、又不舒服的感受。同時,激動的情緒或是早已遺忘的想法和往事又會升起,也隨之帶來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舒服,甚至痛苦。更有甚 者,以前練習觀入出息時,阻撓我們進步的障礙,如貪、瞋、昏沉、不安、疑等,在此時又會重現,而且力量更為強大,令人無法維持對感受的覺知。面對這種情 況,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再觀察呼吸,好讓內心再次平靜下來,使心變得更為敏銳。

身為內觀者,我們要有耐心、不屈不撓,重新培養更深的專注力。因為我們瞭解,所有的困難事實上是我們的初步效果。正因為某些根深蒂固的習性反應被攪動了, 才會浮現到意識表層。漸漸地,以從容不迫的持續努力,使心重回寧靜和專注。激動的想法或情緒一旦消逝,我們就可以恢復對感受的覺知。藉著反復持續練習,強 烈的感受會消融成較平穩、細微、最後化為一種瞬間生滅的振動。

但是,不論這些感受是苦是樂、是強是弱、是異是同,皆與禪修不相干。內觀者所要做的,只是客觀、如實地去觀察。無論痛苦的感受有多難受,無論愉快的感受有 多吸引人,我們都不停止努力,不因任何感受而分心或黏住。我們的任務就是以不執著的心,觀察自己,就像科家在實驗室中進行研究一般。

無常、無我及苦

當我們勤于修行,很快就會領悟到一個根本的事實:那就是我們的感受變動無常。每一個片刻,在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有感受升起,而每種感受都代表一個變化。每一瞬間,都有電磁或生化反應,發生在身體的各個部分。而我們的心更是瞬息萬變,且在身體的變化上顯現出來。

這就是身心的真相:變化、無常(anicca)。在每一個片刻,組成身體的次原子微粒都在生滅之中;而心理的變化也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又消失。每個人內在的 各種身心狀況,跟外在世界一樣,時時刻刻都在改變。在此之前,我們可能在知性上已經知道無常的道理。現在經由修持內觀,我們直接在自身體驗無常的實相。直 接體驗無常的感受,證實了我們瞬息萬變的本質。

身體的每一個分子、內心的每一個過程,都是不斷變遷。除了每個當下之外,別無它物。沒有可以執著的硬核,沒有什麼可以叫做我所有的。所謂的只是一個不斷變動過程的組合體罷了。

因此,內觀者瞭解了另一個基本的實相:無我(anatta——沒有一個真實、永恆的。我們如此努力經營的自我,只是一個不斷變動的身心過程組合而 成的幻相。一旦我們深入探索身心,就會瞭解,沒有永遠不變的硬核,沒有獨立於身心過程之外的本體,沒有任何東西能不受制于無常的定律。只有一個無我的現 象,不受控制地改變不停。

另一個實相也清晰了。任何執著這是我,這是我的的努力,終將導致不快樂,因為所執著的東西或是這個遲早都會消逝。而執著于任何無常、短暫、幻 想、以及不可控制的東西都是苦。我們瞭解這一切,不是因為別人如此告訴我們,而是藉著觀察自己身上的感受,我們親身體驗這些實相。

平等心

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不快樂?如何遠離痛苦呢?只要不起習性反應地觀察:不要對任何一種體驗,生起附著或排斥之心,只是以一顆平等、平衡的心客觀地觀察每個現象。

這聽起來相當容易,做起來卻不然。假設我們打算坐一小時,卻在十分鐘後膝蓋就疼痛不已,我們會怎麼樣?我們會立刻對這疼痛產生厭惡,希望它快點走開。但是它非但不走開,反而痛得更厲害。於是,肉體的疼痛變成心理的,而帶來更大的痛苦。

如果我們能以片刻的時間只觀察肉體上的疼痛;或者,暫時脫離這是我的痛,是我覺得痛的錯覺;或者像醫生檢查病人的疼痛一樣,客觀地檢查這感受,我們就可以體驗到,的本身是多變的,它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每一刻都在變化、消失、再生、再滅。

當我們借由親身體驗,瞭解這道理之後,痛苦就再也不能擊倒我們、控制我們。也許它很快就消逝,或者仍舊徘徊不去,但是都無關緊要。因為我們已經學會了以不執著的心來觀察它,不會再因這些痛苦而受罪。

解脫之道

借著培養覺知與維持平等心,我們得以從苦中解脫。苦的起因在於對自身實相的無知。在這種無知的黑暗中,心對每一種感受生起好惡、貪瞋的反應。而每個這樣的反應,現在都在製造痛苦,同時也種下未來痛苦的種子。

如何才能打斷這種因果之鏈呢?過去,由於我們在無明中的作為,使得生命開始轉動,身心的變遷也隨之開始。那麼,是不是自殺就能終止呢?不,這樣不能解決問題。因為在自殺的刹那,心中充滿了痛苦及瞋恨,無論來生變成什麼,心中仍舊充滿痛苦,這樣的作法是不可能帶來快樂的。

生命既已開始,就無法從中逃脫,那麼是不是該摧毀感官經驗的六根呢?我們可以挖眼、割舌、削鼻、切耳,但是要如何毀身、滅心呢?更何況毀身、滅心就等於自殺,而自殺是無濟於事的。

那麼毀滅一切聲音、影像等六根的物件(六塵)不就好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宇宙間充滿無窮盡的事物,我們決不可能將它們一一消滅。只要六根存在,就不可避免地會與相對應的六塵產生接觸;只要一有接觸,就一定會有感受生起。

這正是苦的因果之鏈可以被打破的地方。感受就是那關鍵性的一環。只要感受一起,好惡就隨之而來。這些短暫的、無意識的好惡反應,立刻會被擴大、增 強為強烈的貪與瞋,最後變成執取,令我們的現在與未來充滿痛苦。我們一而再、再而三、機械性地重複這個過程,變成一種盲目的習慣。

藉著內觀的練習,我們培養出覺知每個感受,並且也培養平等心;我們不生起習性反應,只是冷靜地檢視感受,不起好惡之心,不帶貪愛、瞋恨、或執著。對每個感受,都不再產生新的習性反應,而是產生智慧與洞見:它是無常的,一定會生起滅去

當因果之鏈被打破,痛苦也就止息。不再生起新的貪愛、瞋恨的反應,苦的起因也就消失了。苦的起因是心念的行為(業),也就是貪愛、瞋恨的盲目反應。心能對各種感受念念分明,並且保持平等心,就不會再起貪愛、瞋恨的反應。苦的起因不再出現,我們也就自然停止為自己造苦了。

佛陀曾說:

諸行都是無常。若能洞見此理,
即能遠離苦厄,此乃淨心之道。(注六)

sankhara)是個很廣大的字。心的盲目反應稱為,而這種習性反應的後果,也叫做;有其因,必有其果。我們在生命中所遭遇的一 切,其實都是自己的內心反應所遭致的結果。因此,最廣義地說,是指在這習性反應的世界上,一切被創造、被組合、被形成的東西。因此,諸行無常是 說:無論是身體上的感受,或是心理的變化,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是變幻無常的。當我們借著內觀的修行,以修慧來觀察這個真理時,苦就止息了,因為我們已 經遠離苦的起因。也就是說,我們已經放棄了貪愛、瞋恨的習慣。這就是解脫之道。

關鍵點就在於學會如何不起習性反應,如何不去製造新的。通常感受一生起,好惡就隨之而來。如果我們缺乏覺知,在這瞬間,習性反應就會在心中一再重 現、一再增強,而成為貪愛或瞋恨,最後化為一股強烈的情緒,支配我們的意識。我們被那情緒所控制,無法做出任何正確的判斷。結果就做出有害的言行,傷害自 己和他人。我們為自己製造痛苦,只因為一時的盲目反應,讓自己的現在和未來都痛苦不堪。

但是如果在習性反應開始的那一刻,我們能對自己的感受念念分明,我們就可以做主,不讓任何習性反應發生或增強。我們只去觀察感受,而不起喜歡或討厭的反 應。如此一來,感受就無法發展成貪愛或瞋恨,也就無法成為佔據我們內心的強烈情緒;它只是生起繼而逝去。心始終保持安穩平靜。我們不僅現在快樂,並能預期 未來也會快樂,因為我們不會對感受起習性反應。

這種不起習性反應的能力是非常可貴的。當我們能覺知到身體上的感受,同時又能保持平等心,在那一刻,心就得到自在解脫。剛開始內觀時,這種自在可能只偶爾 發生,其他的時候,心還是照著習慣對感受起習性反應,導致貪、瞋和苦的迴圈,但是經由不斷的練習,短暫的片刻,會變成幾秒、幾分鐘,直致最後,習性反應的 老習慣便會被打破,而心能始終念念分明地保持安詳,這就是止息煩惱的方法,也就是我們如何止息自己痛苦的方法。

問題與回答

問:為什麼我們觀照全身時必須依一定的先後次序來移動注意力?
答:因為你們正在探索身心的整體實相。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你們必須培養一種能力,以便能感覺身體的每一個部位;不應該有任何的感覺是空白的。而你們也必須 發展出能觀察所有各種感受的能力。佛陀描述這個練習方法:在身體的每一處,只要是體內有生命的部位,每個人都能經驗到各種感受。(注七)假使你讓你的 專注力隨意從一個部位轉移到另一個部位,從一個感受跳到另一個感受,很自然地,你的注意力就只會停留在有較強烈感受的部位,而忽略了身體的某些部位,如此 你將不能學到如何觀察細微、不明顯的感受。你的觀察力將只是局部的、不完全的、表面的。因此,一定要有次序地移動注意力。

問:我們怎麼知道我們的感受不是想像出來的呢?
答:你可以自己做測試。假使你不能確定你所感覺到的感受是真的,你可以給自己兩、三個指令、自我暗示。假如你發現感受可以依照指令而改變的話,那麼你就知 道,這些感受不是真的。在這種情形下,你要馬上放棄整個體驗,重新來過,先用一段時間來觀察呼吸。如果你發現你沒有辦法控制你的感受,你的感受並不會因你 的意志而改變,那麼就不要再懷疑,而應該相信這種體驗是真實的。

問:假如這些感受是真實的,為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感覺不到呢?
答:在潛意識的層次上你有感覺到的。雖然在意識的層次沒有覺察到,但是在每分每秒中,潛意識能感覺到身體的各種感受,而且生起習性反應。這個過程,每天二 十四小時都在進行著。經由內觀的練習,你可以打破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隔閡。你變得能覺察到身心結構內所發生的每件事,也能覺察到你所經驗到的每件事。

問:刻意讓自己去感覺身體上的疼痛--這聽起來好像是自虐狂。
答:假如你只被要求去體驗疼痛,那麼那確實是自虐狂。但是現在是要你們客觀地觀察疼痛。當你只是觀察而不起任何習性反應,很自然地,你的心就會開始穿透疼 痛的表面實相,而進入細微的實相,也就是瞬間生起又消失的振動。當你能經驗到那個微細的實相,疼痛就不能主宰你了。你是自己的主人,你就從疼痛中解脫出來 了。

問:但是,疼痛可能是一個信號,告訴我們身體某部位的血液供應已被切斷。若忽視這種信號,是明智的嗎?
答:我們早已發現這種練習並不會帶來傷害;假使會的話,我們就不會推薦它了。成千上萬的人都曾經練習過這個技巧。我從沒有聽說過有任何人,在適當的練習 下,會傷害到自己。一般常見的經驗是,身體會變得越來越柔弱、有彈性,當你們學會以平衡的心去面對它時,疼痛就會消退。

問:要練習內觀,是否可以經由觀察六種感官(六根)中的任何一種,例如,觀察眼睛與影像的接觸,或耳朵與聲音的接觸?
答:當然可以。但是那種觀察仍然要有對感受的覺知。每當六個感官中的任何一個產生接觸時--眼、耳、鼻、舌、身、意--就會產生一種感受,假使你沒有覺察 到感受的存在,你就錯過了習性反應開始產生的關鍵點。就大部分情形而言,感官的接觸只是間歇性的。有時候,你的耳朵會聽到聲音,有時候聽不到。然而,在最 深的層次上,每分每秒都有心與身的接觸,不斷地生起感受。正因為如此,觀察感受是經驗無常這個事實最容易、最鮮明的方法。你在企圖用其他感官觀察之前,應 當先熟練此法。

問:假如我們只是就所發生的每件事,如實地接受與觀察,怎麼會有進步呢?
答:進步的評量是要根據你是否培養平等心而定。除了平等心,你沒有其他實在的選擇,因為你不能改變感受,也不能製造感受。有什麼感受,就是什麼感受,也許 是愉悅的,也許是不愉悅的;也許是這類的,也許是那類的。但是假如你一直保持平等心,你確實在法的路上會有進步。你已經打破了生起習性反應的舊習性。

問:你所談的是指課程禪修時,但是怎麼把它運用到生活當中呢?
答:當日常生活中有問題產生的時候,花一點時間,以平衡的心去觀察自己的感受。心是冷靜與平衡的時候,不管做什麼決定,都是好的。心不平衡的時候,所做的 任何決定都只不過是一種習性反應。你必須學會把生活中的反應模式,有負面的習性反應改為正面的行動。

問:如此說來,假如你沒有生氣或苛求,而你看得出有些事情是可以用較好的方式來做不同的嘗試,你就可以勇往直前表現出來?
答:是的,你必須有所行動。生活就是要有所行動;你不應該變得懶散不動。但是要用一顆平衡的心來採取行動。

問:今天我感覺身體某一個遲鈍部位,當感受出現時,我的心為之一震,那種感覺就像打了一支全壘打。我聽到自己內心在大叫好棒喔!然後我想到:喔,不,我不該有這樣的習性反應。但是,回到現實生活中,我懷疑我怎麼可能去看棒球或足球比賽,而不產生任何習性反應?
答:你會有正面的行動。即使看足球比賽時,你也會有正面的行動。但不是起習性反應,你會發現你真正地在享受一場球賽。伴隨習性反應的壓力而來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當習性反應停止,緊張自然就會消失無蹤,你就能真正開始享受人生。

問:所以,我可以手舞足蹈,大叫大喊羅?
答:是的,以平等心。你以平等心手舞足蹈。

問:要是我所喜愛的那一隊輸了,我該怎麼辦?
答:那你就笑著說:要快樂!在每一個情況下都要快樂。

問:看來這是重點。
答:是的

故事:兩隻戒指

從前有一位富有的老人,死後留下兩個兒子。兄弟倆按照印度傳統的風俗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好一陣子。時日一久,他們開始有爭吵,於是決定要分家,將所有家產平 均分配,以各取一半的方式處理家當。但是兄弟倆都均分好後,他們卻發現了一包被父親仔細收藏的東西。打開後發現是兩隻戒指,一隻上面鑲有一顆值錢的鑽石, 另一隻則是價值僅約數盧比的普通銀戒指。

一看到鑽戒,哥哥立刻就起了貪念,於是告訴弟弟說:我判斷這枚鑽戒不是父親自己掙來的,想必是祖先留下的傳家寶,這是父親之所以將其另外收藏的原因。因為是代代相傳的傳家之寶就應該繼續傳下去。我是長子,自然應由我保存,而你就拿那只銀戒指吧!

弟弟笑著說:好的!我很高興有銀戒指,但願鑽戒能使你快樂。兩人分別將戒指戴上手指,就各自回去了。

弟弟回家後心想:父親保存鑽戒的理由是可以理解的,但保存這只不值錢的銀戒指又是什麼道理呢?於是他仔細檢視這枚銀戒指,發現上面刻了幾個字:這也將會改變。”“!這一定是父親留下的箴言了:這也將會改變!’”他將這枚戒指又戴在手指上。

兄弟倆後來都面臨到人生際遇的高低起伏。遇到順境時,哥哥變得趾高氣揚,喪失了心態的平衡;遇到逆境時,則變得極度沮喪,同樣沒有保持心態的平衡。他變得 容易緊張,得了高血壓;晚上失眠,開始服用安眠藥、鎮靜劑、強效藥,到最後甚至需要使用電擊治療。這就是取走鑽戒的哥哥。

至於那位戴著銀戒指的弟弟,當好運來臨時,他盡興享受,不去刻意躲避。他享有好運,但他會看著戒指心想;這也將會改變。當好運改變時,他笑著說;嗯,我早知道它終究會改變,果然改變了,沒有什麼好擔心的。當遇到逆境時,他同樣看著戒指心想;這也將會改變。他瞭解逆境也將會改變,而沒有悲哀 痛苦。果然,逆境改變了,過去了。他體會到人生中各種際遇是不會永久不變的,所有事物生起之後,必定消失。他沒有失去心的平衡,因此終其一生過著安詳快樂 的生活。這就是分得銀戒指的弟弟。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hooray&aid=1136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