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少子化救地球,台灣是人類模範生,高雄再也不會淹水啦!
2017/07/20 21:09:22瀏覽875|回應0|推薦13
台灣大學教授薛承泰投書表示台灣生育率比日本低,人口失衡比日本急,可能今年十九萬嬰兒都未必有,真令人開心!人類吃肉導溫室效應加劇,少點人就少人吃,讓地球承載量減少,台灣努力少子化是人類模範生,可當地球人表率。 

我來講古一下,15年前,民進黨籍台灣高雄市工務局長吳孟德在市議會上,將高雄市水災問題歸咎於「外省人來太多了」!為了不讓高雄淹水,人口不斷遷出,從2012年就有「合併22個月高雄人口負成長」的好消息,現在高雄市還要被台中人口超過,我為高雄淹水的可能越來越低超開心。 

不但高雄市是人口淨流出的直轄市,台灣少子化更能讓台灣減少人口,人越少土地負擔越小,難道大家不希望台灣少淹水嗎?

因此,千萬不要妖魔化「少子化」,「少子化」既能救地球又能讓台灣不淹水,這不就是「一兼二顧,摸蛤仔兼洗褲」!

Blackjack 2017/7/20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2017-07-20 03:26聯合報 薛承泰(台灣大學教授)

在工業國家中,日本老化程度最高,目前老人數量達三千四百萬人,比台灣總人口還多一千萬!最近一年死亡高達一百卅一萬人,出生卻跌破一百萬人,未來每年負成長將超過卅萬人。因此,安倍經濟學目的之一,是希望能在二○五○年之前維持一億以上人口,只要人口不過度失衡,經濟才有可能重振。
於是,安倍內閣以巨額預算推出許多刺激方案、增加投資、提升婦女就業,以及友善職場等政策,可是經過四年仍擋不住少子高齡化的雙重浪潮,老人生活仍逐步惡化,年輕人更怯於走入婚姻,也導致安倍聲望的重挫!

日本經驗可為殷鑑,尤其是台灣生育率比日本還低,人口失衡狀況會比日本來的更急!兩個月前,筆者即根據近年婚姻狀況,判斷今年出生嬰兒數將不會有廿萬,因台灣九十六%新生嬰兒是婚內生育,一旦結婚數下降,離婚數上升,答案就很清楚了。果然,近日婦產科醫學會統計今年前五個月新生兒,平均每月只有一萬五千餘人,換言之,今年十九萬嬰兒都未必保得住!

歐盟國家更早即經歷少子化,至今總生育率能維持在一.六人以上,是因為「適時」推出政策,只要降至一.六人即卯足全力提振生育;若掉到一.三人的超低生育率門檻,對他們而言,形同國家步入倒閉,再多的鼓勵生育措施,效果有限。可是台灣在二○○三年總生育率就掉到一.二三人,如果扣除新住民所生三萬多嬰兒,出生數其實已經少於廿萬人了。

可惜那時政府沒有意識到危機,並無因應作為,例如,當時雖訂了育嬰假卻不敢給薪資,形同掛在牆上的牛排;且台灣已被聯合國列為生育最低,但二○○八年三月行政院核定的人口政策白皮書,居然沒有把「鼓勵生育」當成主軸!是誰做的決策呢?當時若能及時鼓勵生育,今日的年金與高教問題也就不會如此棘手,不是嗎?

二○○九年處於金融大海嘯,該年結婚量比前一年少了三萬八千對,加上虎年關係,二○一○年生育量破底,終於政府大力鼓勵結婚並推出相關鼓勵生育措施,還喊出「少子化是國安問題」,連著幾年回補了不少婚育量,到了二○一六年還有廿.八萬生育,高出國發會推計的數量。簡言之,掌握時機,政策效果才出得來!

最近政府將前瞻計畫轉了個小彎,納入少子化議題並編了廿億元。筆者認為,行政院所擬措施,包括增加公共化幼兒園與托育社區化,雖是衛福部近年推動項目,增加力道是可以的,但必須留意偏遠地區的特性。另外,托育價格與品質的問題政府更不能忽略,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擠破頭也想抽公托。

此外,政府也應了解,未來主要的生育人口群是一九八二年以後出生,人數比之前少,即使維持去年的生育率,生育量也會減少些。因此,政府應考慮,如何讓年輕人願意在適齡結婚,協助其營造幸福婚姻以減少離婚,再加上這額外的廿億,至少讓明後年有廿萬嬰兒的機會,這才是為了國家未來著想,才具有前瞻意義。

台灣自一九五○年代開始生育率下降,原因和其他工業化國家類似,可是二○○○年後的陡降,較不尋常,並加速了人口老化。因此,前瞻計畫應符合「前瞻」,才能振興經濟提升薪資,讓年輕人看到未來,願意結婚生育;反之,會讓年輕人背負更多的債務,生育就不用說了!

(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

台官:水災因外省人太多| 蘋果日報| 兩岸國際| 20020419
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020419/2553627
2002年4月19日 - 民進黨籍台灣高雄市工務局長吳孟德昨日在市議會上,將高雄市水災問題歸咎於「外省人來太多了」。 此語一出即引起議員群情激憤,指摘他挑撥族群 ...

〈南部〉合併22個月高雄人口負成長- 地方- 自由時報電子報
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630056
2012年11月12日 - 高雄縣市合併至今共一年又十個月,其中有十六個月的人口出現淨流出, ... 高雄市是五都人口成長速度最慢的直轄市,不僅無法吸引外縣市民眾遷入 ...

去年六都人口淨遷入僅桃園、台中成長- 中時電子報
www.chinatimes.com › 日報 › 工商時報 › 財經要聞
2016年1月13日 - ... 六都人口淨遷移僅桃園市、台中市呈現正成長,其中,桃園市升格直轄市,房價又 ... 進一步統計六都近5年人口遷徙狀況發現,高雄市人口流失情況最為嚴重, ... 雙北市雖104年人口出現流出現象,但去年北市遷入新北市人口數仍達4 ...

台中人口超越高雄恐提前今年中達成-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031347
2017年4月10日 - 去年1月,高雄市總人口277萬8000餘人,雖仍居全國第2,但與台中市的人口差距已拉近到3萬4000餘人,當時外界即預估,若趨勢不變,今年恐被 ...

未來食物多吃蟲,救地球!|產業|綠色經濟|2015-05-20|天下雜誌 ...
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7593
2015年5月20日 - 吃蟲救環境減緩溫室效應 ... 消耗大量資源,產生大量污染,帶來人畜共通傳染病,也導致森林面積大量減少,加劇全球氣候極端化。 ... 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飼養同樣重量的情況下,黃粉蟲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只有生豬的百分之一。

【國際為什麼】不吃肉 救地球 _ 即時新聞 _ 20151130 _ 蘋果日報.html
2015年11月30日00:19      
巴黎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1)舉行在即,各國最關注的莫過於暖化帶來的改變,商討如何減碳來延緩地球溫度升高趨勢,通常大家把焦點放在節約能源、少開車等方法,但有一項關鍵卻停留在灰色地帶,少被人提,那就是減少吃肉。
畜牧業者養牲口早就被指是溫室效應的一大元凶,為飼養牛羊要製造肥料、種植牧草,都會釋放二氧化碳,而牛羊胃腸道內發酵和排泄物會產生甲烷,所生產的溫室氣體,大約占全球溫室氣體總量15%,跟全球所有汽車排放總量、或火車、船舶、或飛機排放的總量差不多。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最近提出《要改氣候、也要改變飲食》的報告,提出少吃肉類對減碳的重要性,如果各國不願同步努力減少吃肉,要達成減緩地球升溫的目標,幾乎不可能成功。
提到吃肉,要先了解哪些國家吃肉最多,美國是「吃肉大戶」,在全球排名數一數二,平均每人、每天消耗250公克肉品,等於每天吃一片8盎司牛排,或近半台斤肉類,歐洲、南美雖略輸美國,但也沒少吃多少,印度是少肉國度,平均每天、每人所吃的肉不到10公克。
工業化國家的肉品消耗量普遍較高,富裕與飲食有極大關聯,在經濟新興國家,隨著所得增高,肉品消耗量也快速成長,而在不知不覺間,隨著人口增加和飲食習慣改變,全球肉品消耗量將於2050年比現在增多75%之多。
雖然肉確實吃得過多,也證實多吃肉就增加排碳,但各國對於少吃肉的努力實在做得很少,截至今年10月,在提出減碳規劃的120國當中,僅21國提出會減少畜牧業排碳,而從頭到尾沒有任何國家承諾要少吃肉來減碳。
為什麼各國政府不提少吃肉?因為政客都擔憂這是個不討喜的概念,政府若連個人飲食喜好都要管,恐會惹人怨失民心;而社會大眾對吃肉不環保的認識不足,也少有輿論施壓要求政府致力於此,如此惡性循環下,僅管少吃肉會有重大效果,卻從不是政客想要推動的首要之務。
即便如此,也無須對前景過於悲觀,在巴黎舉行的COP21高峰會,各國將協商的宣言會努力減緩地球升溫趨勢,在會議期間,各國可望針對減少肉品食用的議見縮小歧異,各國也可能提出更經濟實惠的減肉策略。另外,少吃肉的健康概念盛行,此時倡議少吃肉減碳更是最佳時機。
有識之士目前當務之急就是提升大眾意識,讓民眾對飲食有更多認識,也帶動更多具體行動。當然,光靠宣導還不夠,政府必須多出點力氣,制訂全面性的政策,在公家機關帶頭先改變伙食,減少餐點肉量,而加重蔬果比重,此舉有助支持健康飲食的供應商,也對千千萬萬公職人員、學校機關、軍隊、醫院、監獄等人員,傳達有力訊息。
價格方面也要改革,肉品訂價應反映其對環境之影響,必要時祭出其他誘因來鼓勵民眾多吃環保飲食,改變飲食習慣。
政府插手勸民眾少吃肉,人民會買單嗎?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在4國所作民調顯示,只要社會大眾能理解更改飲食言之有理,且體認其迫切重要,他們就能接受政府的干預。
換言之,輿論多半認為,如果是對大眾有益處的,就能理解政府的干預,只要政府和媒體闡明必須改變飲食少吃肉的原因,大眾會慢慢接受曾經排斥過的政策。這種想法已從歷史獲得驗證,吸菸、飲酒均是如此,因各方宣導、配合政府加重稅賦讓菸酒變貴,現代民眾已深知菸酒對健康有害,也愈來愈接受菸酒禁令了。(蔡筱雯/綜合外電報導)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