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01 16:23:38瀏覽151|回應0|推薦0 | |
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清楚的界限。全球暢銷逾百萬冊、堪稱「德國育兒寶典」的《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書中指出,為孩子立界限必須建立在兩大基石之上 基石一:賞識你的孩子 ● 彰顯好行為:相對於許多不愉快的要求和限制,父母的讚賞形成一種必要的平衡。「你把房間整理得很乾淨,連書桌和書架都弄得非常整齊!」「你自己一個人玩積木玩得這麼開心,我真高興!」愈能具體描述你喜歡孩子的哪些行為,孩子愈會把你的讚美當真。 ● 讓孩子看到你的信任:信任是孩子成長的最大動力。許多父母往往過度強調錯誤,忽略了孩子的進步和那份好意,反而令孩子感到氣餒。例如:當小小孩拿起掃把,主動掃著地上的碎屑時,父母的反應往往是「你把碎屑弄得到處都是」,而不是「你辦到了,我為你感到高興」。 ● 回應孩子的每一小步:孩子的表現差強人意時,從中挑出幾件正面的小事加以回應,就益顯重要。孩子的作業簿有一行字寫得不錯時,可以這麼說:「這行字寫得特別整齊!」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對孩子卻可能是莫大的鼓舞。 ● 讚美後不加但書:父母常在讚美孩子的同時,補上一句批評,例如:「這行字你寫得很漂亮,其他的都亂寫一通!」「你踢球技術無人可比,要是學校功課有這個的一半好就好了!」讚美孩子後,記得適時劃上句點,否則效果適得其反。 基石二:確立常規,一一列舉 ● 先接受孩子的本質:改善孩子的行為,但不要求完美。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和極限,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毫不費力的學好規矩,有些孩子要花比較多時間才做得到。訂立家規時,要考慮孩子的個別差異,因勢利導。 ● 設定合理的界限:設定界限,代表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規矩一旦確立,所有家庭成員都要遵守。先想想哪些界限對你的家庭和孩子特別重要,列舉出清楚明確、易理解的家庭規矩。但規矩不宜過多。孩子被一大堆規定和命令團團包圍時,容易備感壓力,反而不願合作。 ● 前後一致:規範要有一致的標準,具可預測性,讓孩子清楚該遵守哪些規矩,以及如果他不遵守規矩會發生什麼事。如果規則搖擺不定,孩子會理直氣壯質問:「為什麼以前可以,現在就不行?」隨之而來的結果是,父母將失去公信力和影響力。 「三階段」行為改造計畫 孩子的行為主要是學習而來,因此可以重新訓練和改造。父母可先依照《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書中的「三階段」計畫,逐步改善孩子的行為問題。 第一階段:說清楚,講明白 ● 指示要正面而明確:父母指正孩子行為時,應使用明確的語詞。與其說「這裡怎麼一團亂」,不如直接說「先把樂高積木放回箱子裡」。比起「不要大聲尖叫」等負面語詞,「噓!小聲說話」的正面語詞,更能讓孩子明瞭。此外,不要讓「請」這個字從語彙中消失。 ● 平穩的語調:和孩子說話時,除了留意說話的內容,說話的方式也很重要。如果你大吼大叫,孩子只會注意到:「啊哈,爸媽已經失控了!」面對重要的事,更需要用平靜、堅定的語調說話。只有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才會認真看待你要求的事。 ● 肢體語言讓說話更有分量:注視孩子的目光和肢體接觸,例如:蹲下來,平視孩子的眼睛、走到孩子身邊再開口講話,以及輕輕搭著孩子的肩膀等等,都有加分的效果。若好話說盡都無濟於事,請進入下一階段。 第二階段:言出必行,說到做到 ● 設定行為的「自然後果」:孩子最能從經驗中記取教訓,但是後果必須明確、合理、可行。「罪行」與後果之間最好有直接的關聯,讓孩子的選擇決定自己要承擔的後果。例如:不肯把玩具收好時,他得接受「玩具被收進箱子,沒收一星期」的後果,而非「取消飯後點心」。要讓孩子知道:擁有玩具是一種「權利」,和這個權利相伴隨的「責任」是照顧好玩具。如果缺乏責任,就會喪失權利。 ● 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孩子違反規矩時,可以透過提問:「規矩是怎麼說的」、「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你確定要讓這個後果發生嗎」,強調孩子可以選擇「遵守規矩」或「承擔後果」。 ● 執行後果:如果孩子仍為所欲為,就立即執行必然的後果。這時父母要言簡意賅,保持沉默,不要做太多干涉。多餘的評語和高高在上的態度,像是「我早就告訴你別這麼做」,只會造成親子角力,反而失去孩子的信任。 ● 強調正面後果:有時也可以換個角度,跟孩子強調你希望的行為將產生的正面後果。例如:「如果你現在動作快一點,還可以準時到校唷」、「如果你玩遊戲時平心靜氣,我們就可以把遊戲玩完」。 第三階段:親子約定 如果孩子在行為上的轉變仍差強人意,請試著和孩子一起訂出行為改造計畫,並且邀孩子主動參與計畫。孩子貢獻的點子和建議愈多,就愈願意遵守。 ● 鎖定行為:請先鎖定要改造的態度或行為,將情形記錄下來。以寫功課戰爭為例:孩子需要多久時間寫功課?和媽媽為了功課發生爭執的情形有多頻繁?爭執有多激烈? ● 危機會議,凝聚動力:和孩子坐下來,冷靜討論。先問孩子的想法,再告訴孩子你覺得問題出在哪裡。其次,問孩子有沒有想要改變現狀,簡短說明你的想法。以功課戰爭為例,你可以這樣說:「以前我總是陪著你做功課,但沒多久就為了功課吵起來。我希望以後你能獨力完成功課,我們也不要為這件事吵架。」 ● 選定不當行為後果:問孩子是否有改進的建議,一起找方法規範彼此。以合作取代對抗,會讓孩子學習規矩的過程變得容易些。 ● 和孩子一起想想看:如果其中一人不遵守約定,後果會如何?如果拖拖拉拉寫太久,後果如何?如果孩子開始罵人或亂吼,後果如何?如果媽媽開始罵人或亂吼,後果又如何?清楚寫下你和孩子想要有哪些不一樣的做法,以及選定後果。兩人以簽名保證會遵守約定,最後把這張約定書貼在家中的顯眼處。 ● 選擇激勵或獎勵:危機會議不是跟孩子議定獎勵的好時機。不妨等情況改善,再訂出獎勵的內容,補記在合約上。 ● 勤做記錄,評量成果:每天記錄重點,如果當天表現良好,就貼上貼紙做記號,然後定期用獎勵增強孩子的動機。持續觀察,耐心等待。改變孩子需要時間,要有足夠的時間才能展現成效。在看到轉變之前,不要輕言放棄。 不管是按部就班設立界限,或是運用富創意的解決之道,父母都要先接受孩子的本質,再提供適當的環境,以引發孩子內在自我的最大可能。 關係重於規則 研究顯示,親子間若能保有開放自由的對話,孩子比較不容易出現行為問題。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順利內化規範的最大前提。與其拿著放大鏡,一一檢視孩子的行為樣態,不如多關心孩子的心,針對他的努力和進步,給予正面的回饋。一句真心讚美、一個鼓勵擁抱、一段親密的相處時光,都比運用技巧來得更有影響力。 關鍵5 招,終結親子戰爭 很多親子間的戰爭,是因為父母親陷入了「不當行為的惡性循環」,以下5招,可有效從這種循環中脫身。 不鼓勵不當行為 父母的手足無措或心煩不已,往往讓孩子佔上風,適得其反的增強孩子的不當行為。像是「活該」、「真受不了你!」等充滿貶抑的負面回應,也會讓孩子解讀成:「既然我已經得不到關愛,那麼至少要得到排斥」。 傾聽孩子的心聲 積極的傾聽,讓反抗變多餘。傾聽是一種「翻譯」,將孩子的訊息翻譯出來。例如:接孩子放學,他玩得開心不肯走,你可以說:「我怎麼偏偏現在來接你,你玩得正高興!」之後不必跟孩子爭論,只要堅持現在得一起回家。 傳達「我訊息」 孩子行為不當時,真心說出你的感受,改變孩子行為的可能性將大為提升。如果孩子因為不想上學而大哭,你可以說:「我很同情你還不喜歡上學。如果上學能讓你覺得更有趣,我會非常高興。」一句神奇的「我很同情」也隱含了言外之意:「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到。」 賦予孩子更多責任 相信孩子,他真的可以自己決定「和需求有關」的事。父母一味剝奪孩子做決定的權利,孩子便無從了解自己的需求,也沒有機會學習負起責任。父母的信任幫助孩子做出自己的決定,以及接受「自己必須承擔決定的後果」。 主動的關注 父母愈是主動付出關懷,孩子就愈不需爭取關注。比起時間的長短,更重要的是規律性。不妨在家庭中建立固定的睡前儀式,讓孩子一天當一次「老闆」,決定這段親子時間要做什麼,這樣他在其他時間會比較容易接受規矩和界限。(摘自《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天下雜誌出版,安妮特.卡斯特尚 著,陳素幸 譯)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