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15 23:58:48瀏覽604|回應0|推薦2 | |
看學生論文看多了 總可以抓出很多毛病 不過這不代表當老師的就很會作研究 很會寫論文 別人的狀況我不曉得 起碼自己要作論文 就很困難 -------------------------------------------------------------------- 前些日子跟老闆聊 老闆希望我增加論文的「產能」 「短時間內,先快速累積一些期刊篇章吧?」 謝謝老闆 不過他不太瞭解我的「產能」 單篇一年兩次 系統性論著一部至少要兩年 就是我的極限 況且我還不常作「極限運動」 畢竟也算中年人了 曾聽聞某些教授有「十年百篇」的輝煌紀錄 不太能夠理解這些文章怎麼生得出來 不過那是人家的專業 吃飯的本事 不需要太懷疑 -------------------------------------------------------------- 講講自己的困擾好了 碰觸過愈多的文史資料 要提筆 愈是有股「相當的為難」 意思就是愈來愈膽小 語言文字學者的習慣 通讀文獻材料之後 要開始衡量材料的「個性」 個性? 是的 每批文獻都有它獨特的背景、特徵與局限 瞭解材料個性 知道問題所在 才能決定切入角度與取材範疇 然後作「一條線」的研究 只談一個問題 回答一個對錯 這是最完美的狀態 實際上這種好事不多 文史材料本來就不太有絕對的是非 比如 周公制禮作樂 是否襲用大部分的商代祖制? 周公攝政 但不稱王 確定嗎? 「商道親親」故傳弟 「周道尊尊」故傳子 是嗎? 商代青銅器銘文是正體字 甲骨文算簡體字 可乎? 很難一句講定 沒有人可以為古人定義 為古史裁量 於是我們愈來愈膽小 愈來愈不敢判斷對錯 看問題的眼光由評定改為描述 愈正確的描述愈接近答案 但答案幾乎永遠不出現 很麻煩地 國高中課本裡急需我們給答案 而且要權威性的答案 我們不敢說沒有 可實際上就是沒有 比如 中國最早的字典是《說文解字》,最早的辭典是《爾雅》? 律詩是每首八句? 白居易詩音樂性濃厚?李白是浪漫派詩人? 差矣 這些問題幾乎都可以不討論 只要把原始資料攤開 作客觀詮釋 答案就出來 但不是原先要的那種 所以我們看材料 首先要把印象放下 框架放下 動機放下 讓材料說話 《爾雅》就是《爾雅》 不是什麼辭典不辭典 律詩? 八句、十二句、廿句、上百句的例子通通排出來 白詩?李詩? 先去全部翻出來再說 材料整理好 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但同時 讀書作事的眼光也會立地改變 為什麼? 因為從小唸書 拚命學來的壞習慣 就是:背答案 背答案 所以不習慣想其他可能 也不喜歡瞭解材料的全貌 作文章就會充滿主見 如今老了 膽小了 要寫出個定論 格外困難 比年輕不懂事的時候還難 這樣一想 可以作的題目便不多了 這就是我的困擾 唉 還是純讀書好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