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做冰失手了,抹茶讓我臉綠了
2008/06/25 11:09:09瀏覽905|回應0|推薦6
做冰失手了,抹茶讓我臉綠了

 其實,有一陣子沒做冰淇淋了,重新拿起裝備和原料竟然手抖!朋友跟我訂抹茶冰,做到一半竟然失手不小心多放了幾公克,心想,抹茶粉的味道很強悍,幾公克就會有差別,可是已經來不及,就只好多加其他東西來沖淡一些比例。做完後,隔天凍好,晚上打起來,一試吃還是很好吃啦,可是在延伸度上面,立刻出現茶粉比例過高的後果,那就是稍有苦燥味,而沒有我做冰慣常的清滑感!


  差一點比例就有差,果然經過千錘百鍊的配方連我自己都更動不了,抹茶的世界在日本更是高深,雖然所謂的茶是中國發明的,不過抹茶在日本倒是走出自己一條路,綠綠的抹茶,源自於磨茶的語源,過了多年使用和誤傳(沒辦法,日本人常常搞錯漢字使用,不識漢字高深咩),就變成了抹茶,並使用至今(是不是真的請有興趣的自己考證,本席只負責瞎掰講,不負責是否真實)。


  我到過京都幾天,真覺得自己的血變成綠的,因為每天都吃跟抹茶有關的餐點或是甜品,哇哩的,還綠皮綠骨還綠血(先聲明,我不是民進黨喔)哩,徹底成為綠青蛙軍曹(KERORO )!那邊的抹茶"京之調"、"玉露",好好吃喔。很想把日式的冰甜點都帶回台灣賣,因為台灣人很能接受日式甜點,但是,一般台灣人的日式甜點經驗都很糟糕,大多是麻布茶房之流的,台灣的麻布茶房雖然有日本血統,不過是很x的血統(x字請自行帶入 "爛"、 "不行"、"不夠格"等形容詞,但責任請不要找本席負責)。這也代表台灣普遍的日本甜點經驗還有待加強。


  以後我再說日本甜點的精華好了,回題講抹茶冰。京都的抹茶冰大致就是宇治今時的挫冰,以及現代的冰淇淋。因為產地精選,所以湯地的抹茶冰大多很好吃,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水準,程度很高。我採用的抹茶粉已經不錯了(大概有玉露等級),可是和京都當地第一流抹茶冰還是有差距,我得在加強對抹茶的研究與製程開發,抹茶可不是把粉倒進牛奶裡攪一攪就會變成好吃抹茶冰喔!抹茶有一定的處理程序,稍有不慎,味道就會改變,挺繁雜的。


  這回我在做冰,其實連犯兩個錯誤!一個是手不小心抖一下(左手扭到的後遺症?),就有幾公克度誤差。再來是當時缺熱水!我家的熱水瓶掛了!我不知道,弄到一半發現沒水了,昏~~只好跑上樓,用我老婆的熱水瓶燒水(六十度加溫到一百度還要十分鐘哩),我沒有自己先準備好熱水就糊裡糊塗的做起抹茶冰真是該打屁股,這一來一回,抹茶味道就給你改變了,苦味跑出來,清爽滑順感跑掉了,氣死人!


  這就是手工作業師父精準度不穩的問題。曾經有日本朋友說我的工夫足以到銀座任何甜點店開價當師傅(老實說,姿生堂的香草冰淇淋已經不是我對手),不過我也知道以我的散漫個性大概隨時會出狀況,還是留在台灣比較能發揮個人特性吧,日本人太要求精準度,導致規格化過高,即興技術就難以發揮,這是日本甜點店優點也是缺點。其實應該說我自己的缺點啦,平日忙碌其他事,好不容易擠出時間做冰,還會失手。


  抹茶冰算是很好做的冰淇淋了,只是處理茶汁時得謹慎按照程序精確控制打發抹茶(要打成接近卡布琪諾狀),而且要保持濃厚狀,這可不簡單,我其實沒有很喜歡喝抹茶,但是到京都後愛上吃抹茶,呵,自己嘴賤貪吃咩。住日本的阿姨弄來裡千家的秘本書(說穿了就是該流派公開祕笈),我鑽研很久,改良其方法以來適合作冰,成效還不錯,從一開始打到手酸,到現在可以兩手同時打兩份(產能倍增?)。


  比起來,香草和巧克力就比抹茶冰淇淋難很多,不僅程序較複雜,對於原料的要求更高。普遍來說,如果要真材實料手工製作,法式冰淇淋比日式冰淇淋要繁複許多,不過都很好吃。像不知是漢式還是和式的芝麻冰淇淋,總之是東方口味冰淇淋代表作,大概也和抹茶有同一特色,只是芝麻冰要比較甜些,抹茶可以比較不甜,因為以紅豆可以搭配,芝麻冰就通常得獨自表現,沒啥可以搭的。


  說到紅豆,我做紅豆就不行,煮煮紅豆湯還好,要入冰就不知道怎麼回事一直做不好,只好去買台大台一冰的紅豆湯來搭配抹茶冰吃,還是很好吃啦,很建議大家用我的抹茶冰+台一紅豆的組合方式喔。甜甜入味的紅豆有效改善抹茶有苦味的問題,把缺點變成優點了。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ionmafia&aid=198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