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03 01:00:33瀏覽750|回應1|推薦71 | |
登阿里山歌 伊藤貞次郎 陽春二月上翠岑,高瞻遠矚深又深。自古高山以有樹為貴,此山真蔑斧斤侵。 松柏櫧楠占好地,參天老樹鬱蕭森。水山塔山晝猶暗,蕃族傳稱魑魅林。 天教有德發神秘,蔽遮瘴霧直到今。既穿隧道通鐵路,山虁驚倒汽車音。 山中廨舍故人住,故人風格他所欽。曾誨蕃童理蕃務,操縱在手績可尋。 聞吾登攀出迎遠,殷勤何讓汪倫忱。開宴款待話舊雨,白霧滿山夜沉沉。 聞道近傍有百圍扁柏,天籟似和君撫琴。我今沿道試植樹,為許一宿聽龍吟。 昭代恩澤徧孤嶋,殖產興業日駸駸。伐木造林相竝進,不知國利年收幾百萬黃金。 作者因擔任殖產局技師而來到阿里山,在山中遇到多年的舊友石田子常,當時阿里山森林鐵路尚未完全開通,新闢鐵路對於山林水土保持多有傷害,時常發生坍方的意外,故須仰賴伊藤貞次郎的專業,在阿里山植樹,以鞏固森林鐵路的邊坡,防止土石滑落。 伊藤貞次郎(1859-?),日本九州大分縣人。日治初期,以殖產局技師身分來臺,1918年5月返日。滯臺十餘年。 天教有德發神秘,蔽遮瘴霧直到今:有德,指日本執政者。意指上天為了要讓日本當局發現阿里山林木之美,因此一直以瘴霧遮蔽,不讓外人發現。 昭代恩澤徧孤嶋:讚譽在天皇的領導下,將會為臺灣帶來進步。 (以上節錄自《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 這首詩當然不是只寫友情,對於臺灣人來說,這首詩還有讓臺灣人不舒服的地方。日本殖民者技師洋洋得意宣稱,阿里山等待著他們來開發,天皇的恩澤普降孤島。他們一邊伐木,也一邊植樹。高大的檜木被砍下,載到日本本土蓋神社,還有其他種種用途。總之,就是「殖產興業日駸駸,伐木造林相竝進,不知國利年收幾百萬黃金。」殖民者的剝奪劣行,伊藤毫不掩飾地說出。 阿里山的參天老樹,充滿神祕,但,殖民者說,魑魅魍魎遇到他們的汽車音,也要退避三舍。殖民者砍大樹,砍到心慌,「樹靈塔」的樹立正是他們罪行的鐵證。 在殖民者的眼中,阿里山不是滿布芬多精的怡人之地,而是可以大量掠奪經濟資源的寶庫。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