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東門夕照今猶在,不見當年登樓人
2011/07/27 23:02:10瀏覽1106|回應0|推薦55

迎春門遠眺─臺南府城已毀,惟迎春、寧南兩門尚存                連橫

迎春樓上對春風,北衛南屏一望中。拂水兩行垂柳綠,燒空萬朵刺桐紅。

彌陀寺古歸遼鶴,羅漢門高斷塞鴻。省識興亡彈指事,遺民猶說草雞雄。

本詩約成於昭和6年至8年間(1931-1933)。此詩為作者獨訪臺南迎春門,登高四望之際,思及明鄭墾拓往事,見鄭氏以來即創建的彌陀寺和已開發的羅漢門,如今景物依舊,但臺地易主,已非昔日漢家政權,不免興起今非昔比之感慨。

遼鶴:典出陶潛《搜神後紀》丁令威化鶴歸遼故事,後世詩文乃經常以「遼東鶴」、「遼鶴」表示離鄉者返家後,景物依舊,人事已非的慨歎。

草雞:據施士洁《後蘇龕詩鈔》記載,明末廈門人掘地得磚,有「草雞夜鳴,長耳大尾」,凡四十字。按,雞為十二地支的「酉」,合草頭、長耳、大尾為「鄭」字,說的是鄭家崛起的預言,後來臺灣詩人常用「草雞英雄」典故指鄭成功 。

(以上節錄自《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 

迎春門,迎春樓,即臺南府城大東門,現在還在。彌陀寺,明鄭時已建,著名古剎,現在還在,且香火鼎盛。我雖為新北市人氏,但居住臺南已二十八年,它是我的戶籍地及定居地,我已經是個臺南人了。大東門及彌陀寺是我常去之地,它們也曾是連雅堂駐足之處。

此詩有歷史感懷,這是古典詩的常見主題。

臺灣經明鄭,清領,日治,戰後國府接收,又是漢人政權了。

草雞雄的故事,現在的臺南人還在述說,至於誰曾是總督,幾乎沒人說得出來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7608005&aid=547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