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1/30 20:50:39瀏覽661|回應1|推薦25 | |
和書名同名的這篇〈我們不在咖啡館〉一定有它的深意。此篇提到張耀的《打開咖啡館的門》、《咖啡地圖》、米蘭昆德拉的《生活在他方》。維也納「咖啡館作家」彼得‧艾騰貝格的名句:「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的路上」。 張耀:臺北可以出現這麼多咖啡館,因為人們對政治大局無能為力,只能縮到自己的小天地裡,但把自己的小東西做得很精細很美。臺灣的咖啡館像世外桃源,大都會裡的小自我;而上海的咖啡館還只是談生意的地方。但歐洲咖啡館不一樣,有一種精神文明在裡頭。(頁183) 陳宛茜:臉書、IG的社群時代到來了。臺北的咖啡館愈開愈多,但咖啡杯前人人帶著電腦、滑著手機。你我雖然坐在同一個咖啡館中,精神上卻遁入另一個空間;我們在咖啡館,其實不在咖啡館。(頁185) 格主案:咖啡館應該有一些文人雅士、親朋好友聚集讀書、看報、閒談的功能,臺灣人上咖啡館可能只是想逃離。陳宛茜在文中也提到「旅人茶房」。在臺南市立圖書館系統已預約張耀的書。這個心態上永遠生活在他方的人,其實也不斷在逃離。當然,臺灣有一間特別的咖啡館—明星咖啡館,簡錦錐是人文的守護者,這間咖啡館慰撫眾多的靈魂;陳宛茜書中有一篇專寫簡錦錐的明星咖啡館,有關白俄的流亡貴族及臺灣文人的故事。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