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閱讀札記5(郭沫若〈郊原的青草〉)
2021/01/22 23:16:29瀏覽497|回應3|推薦30

            郊原的青草        郭沫若

郊原的青草呵,你理想的典型!

你是生命,你是和平,你是堅忍。

任人們怎樣燒毀你,剪伐你,

你總是生生不息,青了又青。

 

你不怕艱險,不怕寒冷,

不怕風暴,不怕自我犧牲。

你能飛翔到南極的凍苔原,

你能攀登上世界的屋頂。

 

你喜歡牛羊們在你身上蹂躪,

你喜歡兒童們在你身上打滾,

你喜歡工人和農民兵作者談心,

你喜歡年輕的伴侶們歌唱著愛情。

 

你是生命,你也哺育著生命,

你能變化無窮,變成生命的結晶。

你是和平,你也哺育著和平,

你使大地綠化,柔和生命的歌聲。

 

郊原的青草呵,你理想的典型!

你是詩,你是音樂,你是優美的作品,

大地的流泉將永遠為你歌頌,

太陽的光輝將永遠為你溫存。

格主按:此詩寫於1956年5月31日。現在正閱讀賈振勇《郭沫若—士與仕的長長背影》,台北:要有光,2013年12月。這是一本引起我注意的書,可了解這位中國二十世紀傳奇文人的梗概。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7608005&aid=155575656

 回應文章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23 22:12

遵命!

這就查馮芝生的資料!

http://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066-200106026.pdf

「1949年之後,他在"土改"、"文革"、"批林批孔"等歷次政治運動中都有所表現。他的學術觀點和他對孔子的評價也隨歷次政治運動的風向而遊走變遷,前後矛盾,併作了許多自殘、自踐、自辱式的所謂"檢討"和"自我批評"。

  海內外學者對馮友蘭在歷次運動中的表現大多感到錯愕、惋惜和不齒。早期的批評可以張君勱1950年8月在香港《再生雜誌》上發表的《壹封不寄信--責馮芝生》為代表。他將馮友蘭比為五代的馮道,在看了馮友蘭1950年發表的《學習與錯誤》壹文之後,張君勱"身發冷汗,真有所謂不知所雲之感",併嚴厲的責備馮友蘭"不識人間尚有羞恥事乎?"1」

「  1949年之後,中國知識分子所受到的迫害真可以說是三千年來所未曾有。過分在氣節上求全生活在那個苦難時代的知識分子,都不免是為那個殘暴的政權在作開脫:在義正辭嚴的批評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無恥"的時候,若對他們所經歷的客觀環境有些認識,那麽,對像馮友蘭這樣在學術上有過幾度變遷的學者,就會多了壹些"同情的了解"。

  在這樣悲慘的情況下,若依舊以氣節求全知識分子,實無異逼人做烈士。表麵上看來義正辭嚴,骨子裏卻充滿著不同情,不容忍的冷峻和殘酷!這種要人做烈士的正義批評也正是戴東原所說的"以理殺人"5,五四時期所極欲打倒的"吃人的禮教"。壹個有人味的社會是允許壹個人有不做烈士的自由的。」

即使不以氣節責人,但是很難接受馮友蘭和郭沫若這樣的人!

嵩麟淵明(z7608005) 於 2021-01-23 22:33 回覆:
言論自由及出版自由,對藝術家及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者,非常重要。那些學術大咖,因為眾所矚目,所以被特別注意。總之,在高壓統治的時期與社會,歌功頌德的人如過江之鯽。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23 20:48

是的!四大不要臉之首,我久仰大名,聽說他歌頌史達林爺爺,網上有這詩,但是不知道真偽,就不引用了。林兄引用的詩,正好符合老毛意思,然怪會被稱為郭老。

◦ 查了一下「第一章论述了郭沫若对写给斯大林的三首祝寿诗——《斯大林万岁》、《我向你高呼万岁!》和《集体力量的结晶》相关的删改。《斯大林万岁》、《我向你高呼万岁!》都是为庆祝斯大林七十寿辰所作,这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与毛泽东访苏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有密切关系。《斯大林万岁》和《我向你高呼万岁!》最初收入在《新华颂》中,一九五三年三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九五七年编入《沫若文集》第二卷时,作者删去了《斯大林万岁》,并对《我向你高呼万岁!》进行了修改。」

https://xuewen.cnki.net/CMFD-2010229823.nh.html

◦ 看來看去很多人佩服郭老喊史爺爺,所以到處流傳,甚至當學術正兒八經考證起來,佩服!

嵩麟淵明(z7608005) 於 2021-01-23 22:00 回覆:
查網路資料,不要忘了馮友蘭此號人物的表現。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23 10:13

對於老郭,我真的沒有什麼好感。看他寫的詩,分明響應毛主席呼喚,再看日期1956,正是大躍進的前二年,這首詩簡直是大躍進的先行者。

可能我對老郭有偏見,才這樣說吧?

嵩麟淵明(z7608005) 於 2021-01-23 17:48 回覆:
郭沫若這個人,毛澤東、周恩來稱他「郭老」,臺灣有些老輩學者稱他「郭某」。他曾是國民政府北伐軍的一員,官拜中將,蔣介石也曾拉攏他。後來,他投靠中國共產黨,當了好大的官,也寫了好多歌頌新政權新政策的詩歌文章。這一首詩還可能是在歌頌普羅的農工大眾,青草的意象常常是比喻「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有韌性、能受苦的人民。有所謂「京城四大不要臉」,有各種說法,但郭某都名列榜首,他是文人從政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