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公務員到底應不應該加薪?
2011/04/21 18:21:50瀏覽1076|回應0|推薦1

台灣公務員到底應不應該加薪?

公部門有關的研究員或經理人領多少錢才算肥貓?

這兩個議題最近真的很火紅,不材的我也來聊一聊吧!

首先先談談經濟學,經濟學告訴我們:「供給與需求決定市場價格,供給變多市場價格降低,需求變多市場價格升高,反之亦然。」

當然勞動力也是一項商品,買方是資本主,賣方就是一般普羅大眾。這幾年拜全球化之賜,資本勞動力與商品都可以在國際間自由流動,所以自然造成了目前的世界風貌-跨國公司盛行、資本主賺進大把鈔票,但是卻也苦了兩種人:一種是不具國際移動能力的中小企業,另外一種人就是中低階勞工。

由於大資本家可以在國際間自由選擇設廠的地點,因此自然會往勞動與土地成本低廉的新興市場流動,像中國大陸就是典型的例子,而資本流出國家:像美國、日本及台灣等較進步國家,自然面臨失業率升高及薪資低落等問題。現在回到問題點,台灣人的薪資到底值多少?這又分成公部門與私部門兩部份,私部門很好解釋,由勞動市場供需決定價格,簡單說,人才稀少、身價高,反之亦同。不過公部門就麻煩了,這涉及到政治議題,在台灣這樣的高度民主化國家,凡與政治有關,就是要套用那句話:「顧及社會觀感。」

只要社會觀感不佳,對的也不行做,同理,只要社會觀感佳,錯的也要做。

我們都知道台灣的泛公部門(包括國營事業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或大專院校)的聘用人員薪水,皆受到行政院的相關法令限制,也就是最高不能超過部長的薪水。這下問題來了,台灣政府公務人員的薪水是有一定程度的僵固性,而且是被放在顯微鏡下檢視的,無法如同私部門一樣具有彈性,因此在對岸這幾年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下,自然高薪向台灣具有公部門色彩的單位高薪挖角,讓台灣成為對岸的人才培育所,便成了總統口中的國安問題!這是一個非常難解的問題,由於台灣受到儒家思想影響深遠,孔孟思想常告訴大家:「為官者,當清如水明如鏡!」又云:「升官發財貪、生怕死之輩,莫入此門。」有道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服務於公部門者,自然要有此高風亮節。

所以大家要表揚明朝的海瑞與民國的孫運璿,為官分文不取,身後,不留下任何財產給子女,甚至海瑞連棺材錢都沒留下,還是鄰里集資幫忙下葬。所以大學教授不該加薪、公務員不該加薪,當「苦民所苦,聞聲救苦。」講到此,似乎公務員都便成了救世濟民的宗教家了!明朝李瓚的好友耿定理曾說:「儒家的仁就是無我主義,一個人成為聖人,則是把自我之有化而為無,進入了寂滅的境界,以致“無聲無臭”」也就是成為聖賢。知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說:「這種高懸在空中的理想主義,只能深藏於內心,不能應用於現實,並發展而成為倫理和道德的標準。」但是在400多年後的台灣,竟然仍將此理念加諸於文官之上,賢能清廉者如海青天者,應該九泉之下也會笑了。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techen59&aid=512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