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胡說八道(三) 角度(取材與觀點)
2007/05/22 11:53:08瀏覽420|回應0|推薦1

二、角度(取材與觀點)  

  照相機暗箱上邊,有一個小小的以光學玻璃構造成的觀景窗,它的英文名稱 Viewfinder 非常貼切,直譯叫「尋景器」,它的作用是讓攝影師在還沒有按下快門之前,能夠知道攝取的景象的範圍。

  從觀景窗到被拍攝的物件所構成的角度,是一張照片藝術性高低甚至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因爲世間萬物都有它美的一面與相較之下不太美的一面,正如拍攝人像,被拍攝的如果是一個鼻子扁的人,而你偏偏給他拍側面照,結果,他的缺點被突出,他容顔的美也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了。

  寫詩呢?

  寫詩角度的選擇,就是詩人對要表現在他詩中的題材的取捨與表現,也就是所謂「取材」與「觀點」。而詩在這方面比攝影更複雜、範圍更廣闊,詩人可以從物件的外型去描述,也可以穿過物件的表面而從物件的內層觀照。舉實例如下:

  有三位詩人寫武夷十五華里的「九曲溪」,他們三人雖然寫的是同一個物件,但他們對題材的表現卻各各不同。

武夷三十六雄峰,

九曲清溪各不同;

山水若從奇處看,

西湖畢竟小家容。

--郁達夫(作家)


武夷浮筏且猶夷,

九曲清溪百態奇;

潑墨奈何愁紙短,

此間深秀勝清漓。

--任真漢(畫家)


九曲清溪繞武夷,

棹歌首唱自朱熹;

幽蘭生穀香生徑,

方竹給山綠滿溪。

六六三三疑道語,

崖崖壑壑競仙姿;

淩波輕筏觴飛羽,

不會題詩也會題。

--郭沫若(史學、理論家)

  三個不同背景的人寫出吟詠同一物件的詩,有他們主觀上的異同,大家可以慢慢的玩味。現在讓我提一些菲華與東南亞詩人寫同一題材「榴槤」的作品--

才讀榴槤詞,

又食榴槤子;

詩情滿心田,
馨香飄鄰里。
--悟真


水果佼佼難計數,

唯伊稱帝冠南洋。

一身鐵甲呈威武,

滿腹凝脂勝蜜糖。

初嗅驚呼千倍臭,

細嘗笑說萬般香。

東西南北八方客,

品過榴槤忘返鄉。

--莊農夫


未見榴槤想榴槤,

見了榴槤心膽寒;

都說此物果中果,

吾道榴君魎上魎。

遍體刺芒如刺蝟,
渾身騷味似騷娘;
大凡做人皆如此,
投其所好臭也香。

--弄潮兒


用意已經很
明顯
那個榴槤
 
或者所有的榴槤
 
也都這樣

尚未長成
就把
一件箭做的衣

緊裹在身上

  靈感

  竟然從毫豬那裏得來

差別是

在緊要關頭

毫豬才卷身豎箭

  榴槤

時時刻刻

都在防禦中

--周粲


前人植的樹

後人食的果

叫人哭的奇醜

令人吐的氣味

這果子

蘊含大大的滋補,還有

那種令人流連忘返

奇異的魅力

還有,每次食後

湧上我心頭

四十年來生活的感受

--雲鶴


  從上面舉的這些例子,大家可以感覺到,雖然是同樣一個描寫的物件,卻因爲每個詩人觀點(角度)的不同,而有了互異的表現方式與藝術效果。

(未完待續)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nhe&aid=97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