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鶴 攝影/撰文 六十年代筆者創作了好多幀疊底的攝影作品,第一張公開發表的是在《華僑周刊》蘇季友老師主編的「光畫」攝影專版上;那幀照片是以我的同學王人年與一幀馬尼拉灣拍的落日照片疊在一起曬印的,照片的題目是《落日故人情》。人年兄自從中學畢業後就彼此沒再聯絡,但他那幀照片的膠底一直藏在我的收藏夾中,直到因老化而變黃,藥膜面也碎裂了才不舍地扔掉。 那時期,我另有一幀疊底的照片入選香港的國際攝影沙龍。那是一株蘆葦夾上夕陽的照片,放大到十一吋乘十四吋;當時入選評審極爲嚴格的香港沙龍談何容易,收到入選通知後,高興了好一陣子。 以上這兩幀都是黑白照片,黑白照片照片上黑色部份在膠底上是透明的,兩幀照片的膠底只要影像的位置配合得好,一般疊底都可取到滿意的效果。 七十年代筆者因生活環境變遷,新居沒有暗房設備,就放棄黑白攝影而攻彩色幻燈攝影。 彩色幻燈片是透明正片,可以用幻燈機映放在幕上。色彩鮮豔的幻燈片是非常令人喜愛的,把兩張幻燈片疊合併不太難,原則與黑白照片同,只要影像位置適當、色彩調和;疊合後總會取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那時期幾個影友如洪禮藝、蔡文郁、黃啓發諸君,以疊合不同景物的幻燈片,如在阿拉芒(Alabang)拍攝的漁村照片疊上馬尼拉灣的落日……入選了許多國際幻燈沙龍。 幻燈片疊合麻煩的地方,是疊好的兩張或以上的幻燈片,一定要用專供幻燈片用的極薄的玻璃片夾住,而不像單張的幻燈片,可用卡紙框包裝。 今日,攝影進入了數碼時代,疊底技術不簡化而更複雜,但可行性較以前多了,如把每幀合用的照片規格、色溫、反差改變等等;但要創作疊底的照片,起碼的條件是要有一台電腦與適用的程式。 附圖是一幀採用電腦技術製成的疊底照片,三桅船是二零零六年瑞典國王乘仿古的「哥德堡號」到達廣州黃浦時拍的。先以色調分離法把三桅船船帆部份的顔色深化,以免被作爲背景的雲彩滲過帆上,再把兩幀照片位置適當地調整,疊合後再以其他程式改進其色調。 經過了一番「製作」的過程,遂完成這幅題爲《啓航》的彩色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