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紀錄片】與殺人魔對話|勇於思辨,才能更接近真相
2019/07/15 02:25:50瀏覽1410|回應0|推薦15

圖片出處|https://reurl.cc/W232L

https://www.netflix.com/tw/title/80226612

科技日新月異的優勢在觀看紀錄片《與殺人魔對話:泰德·邦迪訪談錄》Conversations with a Killer: The Ted Bundy Tapes後更加感受深刻。

觀看紀錄片通常無法避免從單一角度觀看全貌,然而即便置身事發現場亦然,我們總是只看見自己想看的而不自覺。

這部紀錄片嚴格說來著墨泰德·邦迪這個人而非他的罪行;大幅描述專屬於他的個人魅力和特質。對於想要知道「為什麼」的我,以此角度切入,總是覺得遺憾,也許並非拍攝(或整理)紀錄片有意如此,只是受限於現有素材只能以此豐富影片樣貌。

如果是,真的非常可惜!

也因此,相較於他令人髮指的罪惡,我也只能寫下他在鏡頭前的態度,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護、爭取相關權利一派彷彿第三者般悠然自若的模樣,不見恐懼、沒有羞赧,那樣理直氣壯、那般彷若唯一主角般,在聚光燈下盡情展現你絕對不能低估、視而不見的姿態!

圖片出處|https://reurl.cc/Oy0yrhttps://reurl.cc/W232L

就是現在、就是此刻,你不能不看我、不知道我,我就是王!那態勢如此明顯卻無法教人生惡甚至厭惡,只覺得不可思議,怎能如此坦然、自得?

而這人從我出生就開始犯罪直到我19歲才終於被送上電椅終結其殘暴的一生(不能免俗地,我也以自己的成長對應他的犯罪行事曆,那種以自我為中心也是人的通病?!),最終儘管坦承了罪刑,依舊未能窺見行兇的動機、以及無法全面找得被害者,也許連他自己都無法一一記得所有。

想要提及的是,關鍵定罪的案刑,其實並無明確事證,唯一的鐵證是他在受害者身上嚙咬的齒痕,透過專業牙醫齒模對比而成為定罪的重要證據,其實如果以現今的律法(抱歉,完全根據看太多的相關戲劇)也許無法入罪,然而可能無法逃脫DNA、指紋、毛髮等等所尋得的罪證。 

圖片出處|https://reurl.cc/W232L

想要突顯的是他在法庭上因為法官賦予他擔任自己辯護律師助理時,質問證人時的態度,彷彿證人才是被控的加害者,身為一個罪人(儘管,在未定罪之前都是無辜的)怎能如此堂皇?甚至還能在獄所要求補足照明方便他研讀準備辯護、還要求改善飲食、閱讀環境、不準時出庭審判、接受媒體訪問……而控訴他的檢察官怎能面對媒體逐一宣示他的控訴還讓泰德在他身旁環走甚至對媒體嗆聲!太驚人了。該是尋思可以為自己爭取些什麼(檢方),我猜想。

反觀現今的罪犯束手就擒之際,基於隱私權總是戴著安全帽、口罩,沉默不發一言,簡直天壤之別。更令我驚駭的是,泰德確認執行死刑當天,監獄外聚攏的群眾,完全是參與一場嘉年華般的心態(歡樂)和行徑(銷售各式商品),完全不顯沉痛地斥責、不見嚴肅以待,讓我不得不尋思,原來這才是人性!

圖片說明|行刑當日監獄門外銷售的T恤

☆圖片出處|https://reurl.cc/W232L

有多少人假他人之痛或惡行自娛之樂?原來不是只有現今社會才如此而是早就已經發生。那些似是而非的言論、那些荒謬的辯解原來都只是人性的一面,無關乎時代的變遷與進化,屬於人內裡的惡始終存在,荀子所謂人性本惡的確存在啊。

這才是我看完這部紀錄片最大的感慨。

☆圖片出處|https://reurl.cc/8g3Ed

泰迪的成長背景也讓我覺得好不熟悉,悠然想起,啊,去年似乎看過類似的電視劇?!翻找了一下,原來是巴西的電視劇《雙重身分》Dupla Identidade,猜想該是以泰迪為藍本改寫而成的新劇。兩人有著相似的成長背景,被害者也是相同類型(還為兇手加上參考克林姆畫作,將被害者擺放成如畫中所示特定姿態,突顯其心理狀態),行兇期間所從事的工作也雷同,更加入政治人物的角力、爭權奪利、偵辦警探間的不倫的情感、如何與現實和夢想拉鋸、女人對罪犯的迷戀等等,當然也論及加害者之所以犯下如此罪刑的背後成因,讓整齣戲更豐富精彩也更具可看性!

啊,原來我是覺得紀錄片不具可看性嗎?

終極想要表態的是眾人看待事件的方式,綜觀現今社會(無論是電視新聞或者自己所遭遇的人事物)似乎太容易為自己辯解,太相信積非成是,甚至很多事情以為只要說聲抱歉(尤其完全不具誠意也非真心)就可以事過境遷,更多時候連抱歉都不曾開口,原因是因為不覺得自己有錯。

譁眾取寵約莫就是這等模樣。我們得更加謹慎,盡量不隨之起舞、不隨之媚俗,勇於思辨,才能更接近真相,不被蒙蔽而犯下另一種罪惡。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ling.maggie&aid=12809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