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肥膘晶瑩,軟糯香鮮的「醬肉」
2008/05/08 14:55:37瀏覽1347|回應3|推薦28


天色才剛朦亮,電話鈴聲突然震天價響。

散婆顧念我的腰疼未癒,怕把我吵醒,搶先一躍而起,抓起電話快步到室外接聽。

「呵呵~~~太好了!太好了!...」隨後壓低了嗓門繼續嘰咕。

我由於睡意尚濃,沒一會兒就又瞇盹過去了。

待到睜開雙眼時,距離預約醫生的時間已經迫切,還沒來得及問清晨電話的事,就被Shuttle Bus的司機拽上車,衝去醫院接受針灸推拿治療。

中午回來,才爬下車,拄著拐杖踏上drive way,就聞到陣陣撲鼻肉香;推開廚房門一抬眼,“嗨!”兩方油亮的「醬肉」正放在island上冒著熱騰騰的香氣咧。

「早晨菁兒來電話說,託了航空公司的朋友帶了一盒「都一處」的芝蔴醬燒餅來給我過母親節,我就醬了這兩方肉,等燒餅到了,夾著吃。」菁兒是咱家大媳婦,孝順又端莊。

「醬肉」,在中國大江南北幾乎處處可見,但是能烹製到肥膘晶瑩,精肉紅潤,又軟糯不膩,香鮮可口境界,只有蘇州的百年老店“陸稿薦”堪稱獨家。

說起“陸稿薦”,就得先說一則饒富神奇意味的傳說。

相傳在康熙二年的四月十四日“軋神仙”前夕,有個衣衫襤樓,背著一條破稿薦(蒲蓆),手捧兩隻舊陶缽的乞丐,走進位於閶門內中市崇真宮橋,臨近下塘呂祖廟的一間由陸姓老闆所開設的熟肉店求宿。

陸老闆見其可憐,遂發慈悲心,不但允准他在灶門空地上蜷宿一宵,還給了他一頓豐盛飯菜。那乞丐倒也不客氣,飽餐完就把稿薦攤開,兩隻乞討用的陶缽合疊當枕,呼呼入睡。

第二天清晨,店主發現乞丐已經不辭而別,卻遺留下當枕的兩隻討飯碗,還有破稿薦。店主就隨手抓起那條破稿薦扔進正在煮著方肉的灶膛,沒想到頓時異香撲鼻,而且迅速飄散到附近中市街、下塘一帶,引來了大批“軋神仙”的人,一大鍋熟肉瞬時被搶購精光。這時店主猛然間悟出,那兩隻口對口合著的飯缽正是個“呂”字,昨日那乞丐分明就是呂洞賓仙人的化身。於是呂洞賓現身小店的傳聞不脛而走,一傳十,十傳百,店裡的熟肉生意也就此與日興隆,陸姓店主從此將店名改為“陸稿薦”。

傳說歸傳說,這蘇州“陸稿薦”的購料講究,烹肉手藝超群才是散客要據以標榜自己見多識廣的重點。

“陸稿薦” 進購的豬肉一向精挑細選,非得是“湖豬”(著名太湖豬-黑澤毛稀,尖頭細爪,每隻體重110—120市斤,個頭勻稱,肥瘦均勻)及常州洛豬不可,因為,只有這兩處的豬肉皮細而薄,肥瘦適中,最適合燒製各式熟肉。

“陸稿薦”烹製的醬肉油光閃亮,香味濃郁,皮薄而呈麥黃色,軔而不硬,綿而不粘;膘白,但肥而不膩;精肉紅,但瘦而不柴;入口香酥,餘香久品,是名副其實的肥膘晶瑩,精肉紅潤,軟糯香鮮的“五香醬肉”。

“陸稿薦” 醬肉的色、香、味、形,全靠“滷醬”,而“滷醬”是燒灶師傅的獨門手藝,沒有訣譜,全靠明師口傳心悟;煮鍋也全憑察顏辨色,滷醬要求不稀不稠恰到好處,稀了淋不牢,稠了拓不開,至於“老稿”鍋子裏拼料合湯的手段更是秘不示人的看家本領。

“陸稿薦”的名產,除了醬肉,還有醬鴨,鴨子清一色是45斤重的“婁門大麻鴨”。這“婁門大麻鴨”是江南良種清水麻鴨,以覓河灘小魚、蟲蝦、螺螄等活食為生,成鴨以3斤半以上,5斤以內的最是肉嫩肥美。宰鴨要講究細毛除盡,表皮無損,開膛口要小到只許容得三根手指頭。烹製時鴨腔內置特製竹頭鴨撐,既可保持造型豐滿,又便於加入茴香等辛香料。

“陸稿薦”對於烹煮醬鴨的輔料也規定嚴格,黃酒要“原甏紹酒”;醬油要“雙套母油”;紅麴米要福建產;桔皮要廣西出的“廣皮”;砂仁、大茴、桂皮等類要特級“地道藥材”。難怪燒製出來的醬鴨,皮紅帶甜,肥嫩可口,色、香、味俱佳,自譽為"秘製醬鴨",確也實至名歸

此外,“陸稿薦”還有一絕,就是蘇州一年一度的傳統時令產品“醬汁肉”。他們的醬汁肉是用肥瘦均勻的條肉,切成小方塊,加紅麴、砂糖、香料...等精製而成,其色紅似櫻桃,其味甜而不膩,入口即化。

而今,星移物換,不知凡幾,惟望“陸稿薦”這塊經歷了340餘年的金字招牌仍然是「古色、古香、古味」,則老饕有福矣。

誒!真是老迷糊了。原本要吹噓咱家散婆的「醬肉」,竟然謅到十萬八千裏外的蘇州“陸稿薦”去了。

話說回頭,咱家散婆的這兩方「醬肉」是選用肉細皮薄、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製成。

據她說,先把豬皮刮去表膜,用甜麵醬及豆瓣醬(四比一)醃漬一小時,用剛好可以浸過豬肉的清水,加入桂皮、八角、茴香、花椒、生薑、砂仁、豆蔻等煮滾,再將豬肉落鍋同煮20分鐘然後加入滾水三杯,及紹興料酒,改用小火慢慢燜燒,約半小時後加入冰糖再繼續小火煨煮一小時左右(需時時加以翻面)。

待煨煮至鍋中湯汁僅剩下半杯,呈粘稠狀時,熄火悶15分鐘,即可取出備食。

我一早空著肚皮趕去就醫,正餓得前心貼著後背,等不及菁兒的航空公司朋友將「都一處」的芝蔴醬燒餅送到,先切下兩片就著吐司麵包嚐鮮。

說實話,咱家散婆的醬肉與“陸稿薦”的風味殊異,皮色也黃、黑有別,但爛糯適口,還是值得推崇。

後記:關於這自製的「醬肉」 

散客認為,不論是看起起來紅光誘人的東坡肉或是麥黃悅目的陸稿薦醬肉,應該都是歸屬於「紅燒肉」範疇的美食。

可如今奇葩現世,咱家散婆純用大醬發明出來的「醬肉」,可謂是異軍突起,嚴重攪亂了傳統「燒肉」領域的一池春水。

蓋自古以來,傳統「紅燒肉」的鑑賞標準程序都是:色、香、味;而咱家散婆的醬肉顏色黑不溜黝,「色」不誘人,首先就沒有資格擠身「紅燒肉」之林,但是,在「香、味」兩項標準方面,咱家散婆的醬肉聞起來噴香,吃起來也軟糯適口,又頗能與一甘傳統「紅燒肉」倂駕齊驅,理應給予肯定,訂個可以傳世的名號。

散婆聽說要拿去註冊國際專利,竟然有意取名「黑燒肉」....唉!她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散客幼時曾經被迫在私塾裡鬼混過三個月,還被棒打強記了幾句詞兒,委屈了一輩子,沒想到這回派上了用場。而且她大樂,我暗笑。

言歸正傳!

散客茲為散婆的醬肉隆重賜名曰:【東施肉】!---取其東施笑顰之意。

散客夫婦這回胡亂為華夏「燒肉」領域增添了黑色系列新猶。想來「大」名難免要在中華飲食文化史頁裡留下些許指爪印,被後世傳頌咧。

過癮!過癮!特此公告!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gene8&aid=1849666

 回應文章

ste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家端出的
2008/05/23 11:35

hi~Reed

 要送也要我來送吧?  借花獻佛乎?   

散客大,可要記得這東坡肉可是我家端出的。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給散老送來杭州「東坡肉」
2008/05/10 05:44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8-05-10 11:57 回覆:

哇~~~~~惹得散客食指大動,垂涎三尺。

請落坐,散客敬您三杯。拜謝!


馬丁諾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哈哈哈
2008/05/08 22:41

原來散伯喜歡自賣自誇喲!

我一直搞不清楚這些個大塊五花肉料理的差異, 東坡肉, 腐乳肉, 醬方肉, 櫻桃肉, 紅燒肉, 客家封肉 ...  散伯博學多聞, 能不能簡單地教教我們其間的差異?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8-05-10 11:49 回覆:

遵 囑草撰「漫談《紅燒肉》」雜文一篇,敬請 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