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憶 50 年前(1971~1973)在非洲【象牙海岸】農耕隊的生活( 食、衣、住、行 )
2021/02/10 10:55:24瀏覽3216|回應2|推薦44

    1970年代台灣在非洲有三十多個邦交國,為了穩固邦誼台灣派出很多農耕隊(還有種子中心、手工藝、魚類養殖等團隊)前往非洲協助友邦提高國民所得與提升生活品質,無論多艱困落後的非洲國家,幾乎都有我農耕隊員的足跡,非洲大陸在五、六十年前大多數地區尚未開發,生活環境差疾病多,交通不便車禍多,醫療水準差加上設備不足死亡多,1960~1980年代我國援助非洲期間,農耕隊員因生病或車禍造成很多的傷亡,加上非洲國家多屬黑色膚色的種族,故有【黑色非洲】之稱1963年10月「中華民國與象牙海岸共和國關於農業發展之技術合作協定」簽約,我在1971年奉派前往【象牙海岸】共和國農耕隊擔任「水利技師」,在象國服務了整整兩年,被派駐的象國屬於非洲最先進的國家之一(第一大城 阿必尚 Abidjan 被稱為「非洲巴黎」),我在職期間象國經濟富裕、社會和諧,市面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至今印象猷存;但象國於2002~2011年發生內戰,以致於經濟一蹶不振真是讓人不勝唏噓,我在象國服務期間是我一生中非常有意義的生活體驗,感覺上好像沒隔多久但轉眼已過50年了,真的是歲月如梭啊!

(紅色代表象牙海岸共和國在非洲的位置)

(象牙(象牙海岸週邊國家,紅色代表農耕隊部所在位置 Bouake)

(象牙海岸共和國的國旗)

(象牙海岸共和國的國徽)

(象牙海岸第一大城~阿必尚的景觀)

   象牙海岸於1960年脫離法國殖民而獨立建國,國名採法語稱 Republique de Côte d’lvoire (音譯「 科特迪瓦共和國」)或以英語稱 Republic of Ivory Coast 「象牙海岸共和國」,1963年與我國建交但於1983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與我國斷交(但斷交後仍常在國際間為我國發言),象國為法語系國家,面積約三十二萬二千平方公里,人口約二千四百萬人(1970年僅約一千七百萬人),境內有高山(1,752公尺)、雨林、草原、湖泊及濱海潟湖景色優美,屬於熱帶性氣候國家,象牙海岸 東接 迦納,南濱 幾內亞灣(南大西洋),西接 賴比瑞亞、幾內亞,北鄰 馬利、布吉納法索(前稱上伏塔);1970年代是象牙海岸的「黃金年代」,出口佔世界第一位的 可可(製作巧克力的原料),世界第三位的咖啡,還出口棕櫚油、木瓜、香蕉、糖、鳳梨、木材等,因為經濟繁榮而被稱為【象牙海岸奇蹟】,我中華民國駐象牙海岸共和國大使館設在象國第一大都市 阿必尚(Abidjan),農耕隊的隊部則設在第二大都市 布瓦凱(Bouake)兩地相距約340公里;農耕隊的主要任務是指導象國各地的農民如何有效率的增產稻米與蔬果,水利技師的主要工作則是規劃設計灌溉水路以供應水稻等農作物的用水,象國前因稻米產量不足,人民多以「木薯」為主食,自從農耕隊在象國推展稻米後,人民逐漸改吃米食,1970年歐洲共同市場(歐盟的前身)開始撥付巨款協助象牙海岸共和國發展稻米,並在象國農業部內成立【稻米公司】,因為該公司需要有經驗的「水文」專長人員而透過象國農業部向我農耕隊借人,剛好我在台灣的主要工作就是「水文觀測與水文分析」,出國前才剛結束參與在台北的中央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W.M.O)合辦「防颱防洪示範計畫」的水文工作,所以我到象國三個月就被借調到象國的「稻米公司」中區辦公處(在 Bouake)上班,負責水文站佈設、水文分析與水資源調查,一直到我服務期滿,因為我在稻米公司擔任主管職務,稻米公司比照歐洲員工待遇,提供我一棟有花園的歐式平房及佣人、一部汽車及司機,出差費實報實銷,所以我原先預期回台休假後會再回該公司上班,但後來因故而沒有重返非洲。

(象牙海岸採收的可可果)

(農耕隊員教導農民的老照片)

(象牙海岸豐收的水稻田)

(象牙海岸的灌溉水路設施)

(象牙海岸出口木材)

    農耕隊使用的經費係來自當年美國援助台灣的麵粉、大豆等換得的款項(所謂的「美援」,408公法),農耕隊員在國外支領月薪約三百美元左右(匯率 1:40,當時台灣公務員的月薪約新台幣一千多元),到非洲必須服務滿二年才能回台灣渡假,除了可能是為節用美援經費外,還可能是考量農耕隊員的安全,因為當時的飛機太小(大部分是道格拉斯 D.C 8 等只能飛短程的飛機)而且票價又太貴(單程相當於台灣一年多的薪水),一趟旅程需要不斷的更換機場與飛機,花好幾天的時間才能回到台灣,農耕隊員離鄉背井獨自到遙遠的非洲服務,在那個急事只能靠打電報的年代(那時台灣要打國際電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是如何過日子的?想必是一些人感到興趣的話題,兹分 食、衣、住、行、出差、休閒娛樂、交際應酬、熱帶病與醫療 等項逐一介紹。

      「食」,農耕隊在非洲推廣稻米與蔬果,所以在象國的很多地區都設有示範農場,農場內種植的米、蔬菜我們可以免費享用,其他食物就到超市或傳統菜市場購買,五十多年前象國就有像台灣現在一樣的超市(當時台灣還沒有超市)販賣各種進口產品,價格當然比較高,所以光顧的客層都是上層人士與派駐象國的外國人(以法國人居多),一般的傳統市場則與台灣的菜市場相類似,但要吃現宰豬肉只能到「布瓦凱」最大的菜市場,那裡也只有一攤賣「豬肉」,象國的高層人士大都留學法國信奉「天主教」,但絕大多數的民眾則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不吃豬肉;稻米公司聘給我的佣人負責幫我料理飲食、洗衣及看門,他(象國沒有女性幫佣)以前曾長時間在農耕隊幫佣,經過高手調教燒得一手好「台菜」,客人來訪時還會幫我「辦桌」,他每天早上幫我準備一杯咖啡及半條法國麵包,因為住處距離辦公室不遠又有司機,所以午餐都回家吃還可以休息,晚餐除了參加公司同仁的聚會(公司有荷蘭籍的區經理、法國籍的工務部主任等多位外籍人士)外,我都在家吃晚餐,在象國服務期間「食」在很享受。

       「衣」,象國因屬於熱帶地區,終年豔陽高照氣候溫暖所以穿衣服很簡單,我們去象國前就已打聽清楚該帶的衣服也全都帶齊了,所以從來沒有穿衣的問題,而象國人的衣著簡單,下層人士很多裸著上半身(有很多鄉下地區的少女也裸露上半身),中、上層或上班人士則與我們夏天一樣的穿著,正式場合也穿西裝,象國婦女多喜歡穿豔麗顏色的衣服並會以一塊大布料纏繞下半身,她們很勤勞吃苦,除手拿東西外還用頭頂重物,據說那種穿衣法方便她們解決上廁所的問題。

(象牙海岸的傳統菜市場)

(象牙海岸的婦女穿著)

    「住」,1970年代象國城鄉差距非常大,城市呈點狀的分佈,如第一大城 阿必尚 的象牙飯店樓高度超過三十層,農業部大樓記得也有二十六層,高樓林立的市容絕不亞於歐洲的大都市,我們農耕隊團部設在 布瓦凱 這也是一個現代化的大城市;農耕隊的隊長、副隊長、農機技師、病蟲害技師、水利技師等合住一個大房子,並僱用司機與佣人(當地工資便宜),我在被派到「稻米公司」後就獨自居住一個大房子,裡面除有冷氣(當年台灣也少有裝冷氣的房子)外還有電熱水器,圍牆內除了花園還有八株「大芒果」樹,當年我們台灣的芒果只有所謂的「土芒果」,但我宿舍的芒果又大又甜,每年大芒果生產時多到吃不完,我都會送到農耕隊部給大家分享,有農耕隊員請我把吃過的大芒果種子洗好晾乾送給他,聽說他要帶回台灣種,不知道現在台灣的大芒果跟我宿舍的芒果種子有沒有關係(因為私自帶植物種子是回國不合法的)?

   「行」,象國的面積將近台灣的九倍大,我去象國時第一大城 阿必尚已有立體高架道路(台灣還沒有),從農耕隊部到大使館開車要開四個多小時(相距340公里),無「車」簡直就像無腳一樣寸步難行,還好我們都有專用司機,當年台灣有駕照的人不多,農耕隊員也多半在象國才學會開車並取得駕照,因為考駕照要用「法語」相當不容易,所以有人開玩笑說他的駕照是用「稻米」換來的,其實象國公務員很有人情味,他們知道農耕隊是免費來幫助象國人民的,所以對於去考照的農耕隊員都儘量予以優待;當地的上階層人士都有自用車而且聘僱司機,當年象國的腳踏車與機車很少,中、下層階級短程多半靠步行,遠程則搭野雞車與火車,從阿必尚到布瓦凱的火車和開車差不多時間,但因象國人吃「木薯」身上的體味很重,我坐過一次以後就不敢再試了。

  註:因年代久遠加上當年照像機不普遍,所拍黑白照片又因搬遷等因素幾已無存,本文照片都取自網路,如有侵權敬請告知以便取下。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tsamia&aid=155969758

 回應文章

BJ周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3/07 23:56

真可惜

50年前的舊照片

能對比出象牙海岸今昔的差別

以及台灣農耕隊的貢獻

samia(ytsamia) 於 2021-03-10 19:10 回覆:
確實很可惜,50年前不但沒有數位相機,連照相機都很少,我所拍的照片因多次搬遷已無影無蹤了。

Charles L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2/20 12:42

50年前可以出國,全世界跑來跑去,是很令人羨慕的工作。

其中一張照片,婦女頂著的,似乎是木薯,又肥又大,台灣南部木薯都種在貧瘠缺水的地方,一般較小。初中時每天通車,會經過一個木薯粉工廠,老遠就聞到濃濃酸腐味,不知所說吃木薯的體味,就是那種酸腐的味道?

samia(ytsamia) 於 2021-02-20 18:01 回覆:

當年我們到非洲工作是很危險的任務,我的同事有人病死,有人受傷終身殘障,很大部分的動機是因爲待遇是台灣的好幾倍。

至於她(或他)身上的體味我已忘記如何形容那種感覺了,只是當年的感覺難以磨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