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3/29 09:48:48瀏覽1977|回應2|推薦36 | |
2019年12月的「約旦、以色列15日」之旅,在耶路撒冷及其附近地區的行程中有幾天是參訪【耶穌基督】一生中曾親身經歷過的許多相關聖蹟,如拿薩勒 天使加百列 向聖母瑪利亞報喜的「天使報喜堂」、耶穌岀生地 伯利恆的「聖誕教堂」、耶穌與門徒共進 最後晚餐的「錫安山」、耶穌被逮捕羈押的「雞鳴教堂」、耶穌被判刑背負十字架走到刑場的路徑「苦路」以及耶穌被釘上十字架死亡後下葬及死而復活的「聖墓教堂」...等等,也曾到過耶穌受洗地附近的東正教教堂(位於約旦邊境)、紀念耶穌傳道後第一次「水變美酒」的「迦拿天主教堂」以及聖經中提及的「五餅二魚」等耶穌曾顯現神蹟的地方。 我們不是「基督教教徒」也不是「天主教教徒」或「東正教教徒」,但參訪過的教堂不計其數,不論是到 歐洲、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亞洲或 紐、澳,教堂幾乎是旅遊中必排的行程,這次行程比較不一樣的是走【耶穌基督】降世前與祂在世期間親身所經歷過的地方;12/4 /2019 我們到達 拿薩勒(Nazareth),這裡是耶穌基督成長的故鄉,晚上參觀 天使加百列向【聖母瑪利亞】報喜的【天使報喜堂】(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教堂,教堂雖然不是想像中的富麗堂皇但莊嚴溫馨,教堂內有世界各國贈送的「在地化聖母」雕像與畫像,我們台灣也贈送了一座「聖母」雕像和一幅長畫像,放在天使報喜堂內的聖母雕像身穿繡有「救世主」的中國古服,但祂看起來就像我們的「天上聖母」媽祖婆,而在教堂的圍牆內也掛滿穿著各國古早服飾的「聖母」與「聖嬰」的畫像;天使報喜堂是基督教、天主教與東正教教徒重要朝聖的聖地之一。 (天使報喜堂夜晚的外觀) (天使報喜堂的聖殿) (天使報喜堂內的雕塑) (天使報喜堂內台灣贈送的「聖母」雕像) (天使報喜堂外各國及台灣贈送的「聖母」與「聖嬰」畫像) (天使的雕像) 【聖誕誕堂】或稱主教堂(Church of the Nativity) 位於巴勒斯坦的伯利恆馬槽廣場,它是世上仍在使用的古教堂之一,教堂建於耶穌誕生地的馬槽之處,公元614年波斯帝國曾經入侵此地但並未破壞此教堂,據說是因爲牆上壁畫中的東方三博士穿著波斯服飾朝拜聖嬰耶穌之故,這座教堂範圍不大內裝也沒有特別的璀璨壯麗,但卻是所有信徒們心中最崇敬的地方,每年12月25日世界各地幾乎都在慶祝「聖誕節」,很多國家的基督教、天主教或東正教的教堂內(甚至在馬路邊)都會看到裝置【耶穌基督】誕生在伯利恆「馬槽」的場景,要進入此座聖誕教堂必須先蹲下身通過一道矮矮的【謙卑門】才能進去,因為聖誕教堂不大,信徒與遊客把聖殿擠得水洩不通,在教堂的聖壇下方有一個【14道光芒的銀星】,那就是指引【耶穌基督】誕生方向的伯利恆之星,虔誠的信徒排隊輪流下跪並親吻銀星,我們幾乎是被人潮推著往前走而離開了聖誕教堂。 (伯利恆聖誕教堂外馬槽廣場的景觀) (必需彎腰才能進入伯利恆聖誕教堂的「謙卑門」) (伯利恆聖誕教堂內的走道) (聖誕教堂內受保護的公元4世紀拜占庭時期馬賽克地板) (聖誕教堂內的聖壇) (聖誕教堂內的伯利恆銀星,它指引耶穌基督誕生之處) (聖誕教堂內教徒跪拜並親吻伯利恆銀星) (耶穌基督誕生的馬槽) (東歐 羅馬尼亞 Timisoara 市路邊為聖誕節佈置的耶穌誕生馬槽) 【雞鳴教堂】(Church of Saint Peter in Gillicantu) 是一座羅馬天主教的教堂,位於耶路撒冷城外的錫安山上,教堂下方據說是當年羅馬巡撫仼命的猶太大祭司 該亞法(参與殺害耶穌)的府邸,也是耶穌被捕後羈押的地方,它會被稱為「雞鳴教堂」是因爲要紀念「聖彼得」在雞叫兩次之前,三次否認(認識)耶穌的故事,遠觀教堂上有隻小雞,庭院上有一座雕像描述否認事件,雕像上方有隻公雞下面有婦女及羅馬士兵,進入教堂的大鐵門有聖經的彩色浮雕,教堂不大,教堂下有一小堂,再下去則是一間間的洞穴,據說耶穌被捕後就是被羈押在其中之一的洞穴裡,後來再由此處押解赴總督府審判的。 (雞鳴教堂的景觀) (雞鳴教堂有聖經故事的浮雕大門) (雞鳴教堂內的聖殿) (囚犯由此洞口吊入地下牢房) (地下洞穴的解說牌) (地下牢房的景觀) (可能是關押「耶穌基督」的牢房) (訴說雞鳴故事的雕像,最上方有一隻公雞,下方為羅馬士兵與婦女) (雞鳴教堂外浮雕的聖經故事) 【苦路 Via Dolorosa 】及【聖墓教堂 Church of Holy Sepulchre 】是基督教信徒追思與朝聖最重要的聖地,耶穌從被羈押的地方押解到總督府(現在的「耶路撒冷奧瑪莉亞中學」附近)審判,「苦路」是耶穌被判刑後遭鞭打並背負著十字架遊街示眾前往刑場的道路,苦路計有14處,每一處都有一個圓形的標誌及一座小雕像,領隊與導遊帶著我們逐一解說。 第一處 耶穌被判死刑處 第二處 耶穌被鞭打並背起十字架 第三處 耶穌第一次跌倒處 第四處 耶穌遇見母親處 第五處 耶穌重傷「西滿」代背十字架處 第六處「維若妮卡(Saint Veronica) 」幫耶穌擦汗處 第七處 耶穌再次跌倒處 第八處 耶穌安慰婦女不要哭處 第九處 耶穌第三次跌倒處 第十處 耶穌被剝衣服處(已體無完膚,在聖墓教堂內) 第十一處 耶穌被釘上十字架處(在聖墓教堂內) 第十二處 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在聖墓教堂大殿內) 第十三處 耶穌死後被卸下聖體處(在聖墓教堂內) 第十四處 耶穌聖體埋葬的墳墓處(在聖墓教堂內) 我們跟隨導遊和領隊沿著「苦路」的第一處「耶耶穌被判刑處」一直走到「聖墓教堂」,經歷了二千多年的歲月地貌想必已經與原先的迥然不同了,「苦路」並非想像中的一條直線,而是多段曲折的路徑,經過市集、府宅及教堂,路的兩旁大都是高牆,因為當天下著小雨舖著石頭的路面有些濕滑,看起來人並不是很多,但到了「聖墓教堂」卻是人擠人,苦路的第十至十四處都在「聖墓教堂內」,「聖墓教堂」也稱為「復活教堂」,因為耶穌在死後的第三天復活了,「聖墓教堂」有許多典故,例如二樓陽台的木梯因爲各方意見不同而從2002年擺放至今,由於聖墓教堂經過近二千年的歷史演變,天主教方濟會、希臘東正教、亞美尼亞東正教、埃及科普特正教和衣索匹亞正教都認為他們才擁有聖墓教堂的管理權,任何變動必需經過各方同意才可以,為了移動那把椅子曾造成重大的衝突因而擺放至今,另外西元1187年「薩拉丁」占領耶路撒冷時,任命兩個穆斯林(回教)家族管理聖墓教堂,到現在為止聖墓教堂的「鑰匙管理者」還是穆斯林的世家,所以「聖墓教堂」的管理機制是相當奇特也是令人想像不到的事;這趟旅程讓我們對耶穌基督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因為不是教徒所以可能有謬誤之處,還請讀者予以指正。 (苦路第一處,耶穌被判死刑處及附近景觀) (苦路第三處,耶穌背負十字架第一次跌倒處) (苦路第四處,耶穌遇見母親「聖母瑪利雅」之處) (苦路第五處,耶穌受重傷由「西滿」代背十字架處) (苦路第六處,聖維若妮卡幫耶穌擦汗之處) (苦路第七處,耶穌第二次跌倒之處) (苦路第八處,耶穌安慰婦女之處) (苦路第九處,耶穌第三次跌倒之處) (苦路第十處,耶穌被剝下衣服之處,在此地耶穌已體無完膚) (聖墓教堂耶穌死亡被卸下聖體之處) (聖墓教堂內的「聖墓」) (聖墓教堂二樓右側一把引起爭議的木梯) (聖墓教堂的鑰匙,照片中帥哥為晴天旅遊的戴領隊與鑰匙管理者)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