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曲
在蕭邦生平中所提到他幼年的啟蒙老師吉維尼(Adalbert Zwyny),是愛爾蘭作曲家兼鋼琴家費爾德(John Field)的學生,由於這層關係,蕭邦十分欣賞費爾德的作品,也深受他的影響。費爾德是浪漫時期鋼琴音樂中首創夜曲形式的人,他的夜曲有一股如夢般的意境,輕柔恬靜,深深吸引住蕭邦,也使得蕭邦早期的夜曲作品脫離不了費爾德的影子。蕭邦共創作了21首夜曲,左手多以三拍子節奏分散和弦的形式出現,右手則唱出一條簡單悠揚的旋律。夜曲之美在於凝結夜間安靜的氣質,在昏暗的夜色、微濕的空氣中,沉澱出一股夜氣的芳香。
在蕭邦所有夜曲裡,以作品9-2降E大調這首最為耳熟能詳,舉凡電影中大多以這首作為配樂,如「藍色珊瑚礁」、「情逢敵手Man Trouble」以及日劇「長假Long Vacation」等,而在電影「戰略殺手The Peacemaker」中出現的則是升c小調作品27-1和作品55-1。作品27-1這首十分戲劇化的作品,在B段中,左手低音部充滿生命力的強音,將蕭邦強烈的內在感情,一一建築高漲起來,推到三個強音(fff)的高潮,再將情緒稍作撫平,時而壯闊,時而柔美細膩,是本曲的一大特色。另外,電影「戰地琴人The Pianist」中主角則以另一首升c小調〈遺作〉作為片子的開始。而曾被小提琴巨匠薩拉沙泰改編成小提琴演奏版本的降D大調作品27-2,曲中有一段像是十分和諧的女聲二重唱,配合著沉潛穩重的低音伴奏,隨著速度和力度的變化,高音部唱出對話的內容,結尾處二重唱在寧靜的氣氛下,音量漸次遞減,最後消失在柔和的氣氛中。
蕭邦曾經將f小調作品55-1的這首夜曲,獻給他的昔日學生史特玲Jane Stirling,此曲也是繼上述所提最受歡迎的作品9-2之後,最常出現在音樂會的曲目中,此曲的色調黯淡,樂曲一開始似乎有股濃郁的傷感,化不開的離愁,到最後才將內在的熱情完全宣洩出來。
前奏曲
蕭邦的24首前奏曲作品28大概寫於1838至1839年間,當時蕭邦的身體狀況不佳,在喬治‧桑的陪同下,前往地中海西班牙領地馬約卡島(Majorca)養病。在這段期間,蕭邦經歷了人間的美好和快樂,也飽受了病魔一點一滴對生命的侵蝕。蕭邦和喬治‧桑遠離紅塵世界,陶醉於兩情相悅之中,彼此真實的擁有,相互扶持成長,應該可以有一段安逸的生活。但由於蕭邦肺病纏身,幾度咳血讓他氣若游絲,在神智恍惚中,修道院似乎充塞著氤氳不散的淒迷與陰鬱。身體時好時壞,蕭邦難逃身在其中的歡樂、悲傷、唏噓與驚嘆。
24首前奏曲的創作,可以說是蕭邦在馬約卡島最真摯的生活寫照,其創作靈感經常是瞬間及偶發性的,所以大部分的曲子都不長,像是一個身臨其境的人,用一些音符去捕捉當時的那份心情。這個意境是很美的,彈奏前奏曲最困難之處就在於,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歌唱出一個雋永的世界。作品28的前奏曲經常被演奏家當作一組作品,放在整個節目的上半場或下半場演出。雖然是小品,但其音樂性及技巧性的貫穿整體,也是演奏者的一大挑戰。要能充分把握住廣幅的情緒轉變,在一個短暫的連結過程中,從柔弱幽暗的纖細情感轉變成狂歡的激情,或者從悲慟的情緒走入洋溢歡樂的新天地。每首作品都呈現著不同氣象,雅緻、高貴、迷惘、懷疑、膠著、柔美、幻滅、苦惱,像是天上閃爍點點的星光,當一顆星孤零零地在天空散發著柔光時,那是一種美,當成群的音符串聯起來,閃亮的群星構成一個大千世界時,我們又感受到另一種的美。這24首前奏曲的形式與結構,表現了蕭邦高度的個人設計和經營的特色。這些曲子中,大家最耳熟能詳莫過於第15首降D大調的「雨滴前奏曲」,它是24首當中最長的曲子,最短的就屬升c小調第10首和降e小調第14首,這兩首的時間大約只有30秒左右,如果您仔細的從頭到尾聆聽一次這24首前奏曲,將會發現第一首就像樂曲的開頭,而最後一首也告知你樂曲終了了!
練習曲
蕭邦共創作了27首鋼琴練習曲,作品10及作品25各12首,作品10完成於1829到1832年間,作品25則完成於1832到1836年間,另外還有三首沒有作品編號,作於1839年。這些練習曲是學琴者重要的武功祕笈,每首練習曲都討論到一個特別的技巧練習,意圖清楚,旋律優美,蕭邦在一般認為刻板的練習曲教本中注入了音樂,使它有詩意及廣幅的情緒表現,這也是他最成功的地方。蕭邦的練習曲更為未來的鋼琴音樂奠立了一塊基石,每一曲都賦予濃淡的色彩和細膩的表情,技巧也是屬於高難度的訓練,是一套內容極為完美的作品。其中有全部都在黑鍵上彈奏的「黑鍵練習曲op.10-5」、有讓人熱血沸騰的「革命練習曲Op.10-12」、有旋律優美,像把大提琴唱出滿室溫馨的「大提琴練習曲Op.25-7」以及在激烈動盪的情緒中夾帶著激昂熱情的「冬風練習曲Op.25-11」,當然最膾炙人口的則莫過於作品10-3的「離別練習曲」,這首曲子也是最被廣泛使用的蕭邦作品,除了配樂之外,甚至被填上歌詞當成歌曲來演唱。
即興曲
嚴格說來,蕭邦只寫下三首即興曲:降A大調作品29、升F大調作品36和降G大調作品51,另外一首升c小調作品66,在蕭邦生前並沒有出版,死後才由Fontana出版,並改名為「幻想即興曲Fantaisie Impromptu」,沒想到此曲成為四首當中最受歡迎的作品。基本上,我們聽到即興曲,總會想到其作品架構會有某種程度的自由發展,但在蕭邦手下的即興曲反而只採用基本的三段式為原則。其實即興曲並非蕭邦最好的音樂,但是它們具有一股迷人的特質,是一種很好的沙龍音樂,其中以第三首降G大調作品51為其代表。第二首升F大調作品36聽起來頗似一首夜曲,又有一點敘事曲的味道,不像第一首降A大調作品29那般暢快。當然,四首即興曲中,最具有狂熱激情性的情緒變化是最後一首「幻想即興曲」,也難怪它最常被演奏,尤其在B段的旋律,總讓人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悸動與感傷,諸種複雜的情緒隨著音符緩緩的流動,整個樂段讓人深深感受到詩性的表現。配合著前後段燃燒的熱情,B段所流露出冥想和抒情的意境,帶給本首作品一份心靈的休憩。
奏鳴曲
蕭邦共寫下三首鋼琴奏鳴曲,分別是c小調作品4(1828)、降b小調作品35(1839)及b小調作品58(1844)。第一首c小調鋼琴奏鳴曲,是蕭邦學生時期練習用的創作,共四個樂章,蕭邦將其獻給華沙音樂院的老師艾斯納(Joseph Elsner)。此曲由於是初生之犢的一種嘗試,技法尚未完全成熟,與後面兩首傑出的奏鳴曲比較之下,更顯得黯淡無光,也因為較少被演奏,一般人恐怕沒有深刻的印象。雖然此曲評價不高,但卻是了解蕭邦早期和聲手法相當好的作品之一。
降b小調奏鳴曲作品35最讓聽者熟悉的地方,大概是第三樂章的「送葬進行曲」,這個樂章較其他樂章早完成將近兩年之久,蕭邦在奏鳴曲中,別出心裁地將「送葬進行曲」夾在詼諧曲和快速奔馳的尾奏中間,實為一大創舉。這首奏鳴曲除了第一樂章具有奏鳴曲的型式,其餘三個樂章都是各自獨立的主體,也難怪舒曼稱這首奏鳴曲是蕭邦「將四個任性的野小孩綑綁在一起」,如此之妙喻令人拍案叫絕,但卻絲毫不影響人們對這首作品的喜愛,俄羅斯鋼琴耆老安東‧魯賓斯坦甚至以「Poem of Death死亡之詩」來解讀本作品。第一樂章所展開的序奏,意喻著向悲劇的命運發出呼喊,緊接著一連串充滿悲劇性的激情充塞整曲,這個樂章所要表現的似乎是人生必須不斷突破的悲情。真情的吶喊、深沉的喟嘆、淒絕的感情在樂章中一一的突顯出來。第二樂章詼諧曲充滿著活力和律動,重音放在第三拍,有濃厚馬厝卡舞曲的韻味。「送葬進行曲」的第三樂章,一開始就覆蓋在悲劇的氛圍中,左手持續的音響像是由遠處教堂傳來的陣陣鐘聲,右手在肅穆的氣氛下,滲透出悲悽顫動的旋律。與其說本樂章是表達對朋友或親人的哀思,毋寧說是哀悼民族悲劇的全民葬儀,樂曲中兩個突強音像是戰火中隆隆的大炮,挑起了波蘭人民心中永遠的痛,悲慟的心情隨著葬禮的行列緩緩而行。中段出現一條抒情動人的旋律,像是一段祈禱的歌聲,代表著最真誠、神聖、純潔的祈求,殷切的期望人短暫的生命能和永生的諸神相結合。第四樂章左右手如絮語般快速的同音齊奏,帶給人一種特異的不安感,有如驟起的山風從荒蕪的天邊吹入教堂的靈柩,視野一片荒涼。連續不斷的八分音符颼颼作響的轉動,沒有任何的強音,也不要多餘的踏瓣,就會讓人感覺一陣不寒而慄的悸動。本樂章表現出一種枯槁的淒美,幽靈般的聲響,在緊湊的節奏下堆砌成最後兩個驚悚的和弦,頗有絕望的意味存在。
蕭邦在完成降b小調第2號奏鳴曲之後,過了5年才又寫下b小調第3號奏鳴曲作品58,這首曲子完成於1844年,當時蕭邦的身體狀況正處於時好時壞交替的痛苦過程,而父親的過世,更加深蕭邦心靈上的苦痛。這首奏鳴曲和第2號一樣有四個樂章〈快板-詼諧曲-緩版-終曲〉,結構比較完整,有非常充實的奏鳴曲快板樂章。第一樂章呈現出蕭邦對巴赫複音音樂的推崇,對位的線條交錯在樂曲的結構中,多於主旋律配合著伴奏的型式,整個樂章樂念豐富,醞釀出全曲完美的氣氛。第二主題美得像首詩,充滿著憧憬的幻想,這種浪漫的遐思意境,最能扣住人們心扉。詼諧曲的第二樂章,中段出現了對位的技巧,使各聲部構成一種緊密的聯繫,保持音樂線條的張力,最後在漸慢中走回A段。第三樂章有如一首慢板的夜曲,為三段式,A段的旋律配合著附點的節奏,有一股「送葬進行曲」的味道,B段一開始就淡化了先前莊嚴的氣氛,進入靜謐抒情之境,中間巧妙的轉調,映射出絲絲的幽光,當主題再回到A段時,左手的音型略做改變,形成頑固低音的伴奏類型。巧的是蕭邦於幾個月前剛完成著名的頑固低音作品「搖籃曲」,而本樂章的結束也像一首搖籃曲般,隱約的把人帶入夢鄉。甚急板的終樂章則熱情而華麗,共出現六次之多的主題,每次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本樂章無論在結構、內容,都稱得上是偉大的音樂。
降b小調奏鳴曲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出悲劇的美感,而b小調奏鳴曲以寫意的手法傳達出憧憬的美感。那些從蕭邦靈魂深處流出來的音符,融入了生命的真情,將深駐人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