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舒伯特第21號鋼琴奏鳴曲D.960
2012/07/13 13:31:21瀏覽8746|回應0|推薦1

舒伯特鋼琴奏鳴曲D.960

  傳說天鵝垂死前一刻會發出最悽美動人的歌聲,因而有人將創作者或表演者的最後之作稱為「天鵝之歌」,而這最後之鳴當然深具意義,也最值得珍藏與欣賞,如果以天鵝傳說故事中「最淒美動人」的說法,「天鵝之歌」或多或少就含有「經典」、「深刻」等意涵在其中!其實這樣的解釋並不十分合理,除了最後並不代表最好之外,最重要的是沒人可以預知自己的死期,除非他辭世前特別去創作一首「告別作」!猶如生前舉行自己的告別式般,遑論有人因「九」的魔咒避之唯恐不及,這樣觸霉頭的事情在音樂史上我倒是沒見過,或許我孤陋寡聞.....不過,封筆之作、告別舞台之作倒是有所聞,像布拉姆斯在1890年寫作完第二號弦樂五重奏作品111之後,欲將一生的創作畫下句點,但後來卻被豎笛演奏家穆菲爾德Richard Muhlfeld的演奏感動,提筆為他作了四首曲子,而這幾首室內樂曲就我個人而言,它們所呈現出來深刻的晚秋情境,似乎又比較接近「最後」的感覺。
  言歸正題,在此要介紹一首我心目中舒伯特的「天鵝之歌」!一般認知舒伯特的「天鵝之歌」應該有兩個作品,一是在他逝世後由出版商哈茲林嘉將他的歌曲舊作以「天鵝之歌」之名發行的聯篇歌曲,一是他真正的最後一首作品,用鋼琴和單簧管伴奏的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D.965。不過舒伯特作於1828年的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D.960,也是他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在內容與精神上來說應該可以做為他真正的「天鵝之歌」!這首鋼琴奏鳴曲的演奏版本不在少數,纖細而抒情的柯爾榮C. Curzon、淡雅感性的席夫Andras Schiff、在高度浪漫氣息中展現寬廣幅度的內田光子Mitsuko Uchida,當然,詮釋過多次的布倫德爾相信是很多人的最愛,他平衡良好之美令人印象深刻,音韻的多彩及變化亦興味深濃。和吉利爾斯師出同門的俄羅斯鋼琴巨擎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 1915-1997) ,他的音樂厚重而深沈,聽者時而會被他的琴音震懾,在第一樂章中,他超乎想像的慢速卻絲毫不掩舒伯特歌謠式的旋律,整個樂章在他慢慢積蓄能量與情感下起伏,展現前所未有的景象。而在前後樂章的速度對比也很非常鮮明,這首作品具有他少有的構成力和深刻的精神性,李希特所形作出的深雕細琢的樂音,情感濃郁、旨趣盎然,讓人意猶未盡。毫無疑問,李希特所詮釋的版本則最符合我心目中所期待的,最感人的演奏。這個錄音最早由Olympia發行,Regis(RRC1049)曾經重新發行,目前則由Alto公司再次出版(ALC1074)。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saye00&aid=66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