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鋼琴詩人蕭邦大全集〈二〉
2011/04/17 16:08:49瀏覽3191|回應0|推薦2

關於這套蕭邦全集

  2010年剛好是作曲家蕭邦(1810-1849)誕生200年,為紀念這位浪漫時期最偉大的鋼琴作曲家,荷蘭Brilliant唱片公司精心策劃這套蕭邦作品大全集,將蕭邦畢生創作的238首作品全部收錄在這17張CD當中。這17張CD的主要音源來自Decca(Philips)、英國APR、Chandos以及Pipeline等公司。擔任演奏的鋼琴家包括了第4屆蕭邦大賽冠軍俄羅斯女鋼琴家貝菈‧大衛朵維契、在第5屆蕭邦大賽中擊敗傅聰和阿胥肯納吉,勇奪冠軍的波蘭鋼琴家哈拉塞維契、有「鋼鐵般觸鍵」美譽的俄羅斯大師吉利爾斯、被譽為「匈牙利三傑」之一的柯西斯、來自波蘭家庭,還在茱莉亞音樂院唸書就曾參加過第3屆柴可夫斯基大賽,而贏得國際知名度的狄希特,以及年僅12歲就和莫斯科愛樂合作演出蕭邦兩首鋼琴協奏曲,被視為神童的俄羅斯鋼琴家吉辛,這套CD所收錄的兩首協奏曲,正是1984年3月27日這場舉世轟動的音樂會錄音,相當難得。這套眾星雲集、錄音優異,更有超水準演奏的蕭邦大全集,真可謂物超所值。

重要作品介紹

在蕭邦短暫的生命中,共譜下兩百多首的鋼琴作品,他的作品幾乎都為鋼琴這樣樂器創作,鋼琴在蕭邦的手下獲得了它自己獨特的個性,蕭邦的創作泉源來自鋼琴,以鋼琴為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環,發表其思維,並抒發其靈性。

兩首鋼琴協奏曲

  蕭邦在7歲時就(1817年)創作了兩首波蘭舞曲及一首軍隊進行曲,從這些習作性質的樂曲中,已可見蕭邦的特別語法。然而,奠定蕭邦成為真正大音樂家的作品,是1829至1830年所創作的兩首鋼琴協奏曲-----e小調第1號作品11,與f小調第2號作品21。就在他離開祖國波蘭前往巴黎的第2年,f小調第2號協奏曲管弦樂部分的譜遺失,而遲至e小調第1號發表三年以後才付印問世,所以作品編號較後的f小調第2號,事實上是作於1829年,兩首協奏曲的作曲順序剛好與編號相反。雖然他受到當時胡麥爾、莫歇利斯(Ignaz Moscheles)以及費爾德(John Field)等作曲家的影響,但是他在華麗的鋼琴奏法之外所融入的熱情和憂鬱感,節奏的自由變化,自然巧妙的裝飾音,以及趨使高度的技巧而傳達出如詩的抒情性格,則是同輩中甚至日後的作曲家所不及。
  有關f小調第2號協奏曲的寫作動機,在1829年10月3日他寫給好友第度斯(Tytus Wojciechowski)的信中說:「不幸的是我似乎已找到了我的理想,對她我已是全心對待,雖然六個月來我每晚都夢見她,但並未和她說過半句話,這首協奏曲的慢板樂章題獻給對她的所有回憶。」蕭邦所指的「她」,就是從1829年4月開始單戀的華沙音樂院聲樂科學生康絲丹茜亞‧葛拉科芙斯卡(Konstancia Gladkowska),也就是蕭邦的初戀情人。這首協奏曲於1830年3月17日,在華沙國家劇院由蕭邦擔任主奏鋼琴首演。這首f小調協奏曲是蕭邦第一次嘗試創作長大的樂曲,形式上是傳統的協奏曲型態的奏鳴曲式,整首樂曲的構想比e小調第1號要來得簡潔,尤其是第一樂章。第二樂章則正如蕭邦所說,是在思念初戀情人的情形下所寫的,真是充滿了綿綿情意的音樂,也是將年輕時代的蕭邦創作中最為純真的感情,表現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第二樂章樂曲形態類似夜曲,雖然感覺上冗長了些,但卻非常甜美,前後反覆三次,每反覆一次,裝飾音就愈加複雜、精緻,猶如年輕人陷入愛情的漩渦,愈陷愈深。第三樂章對初次寫協奏曲的蕭邦而言,在結構上的確很弱,全曲由含有馬厝卡舞曲節奏的各種主題所構成,但沒有後來e小調協奏曲第三樂章那樣光輝燦爛的效果。
  e小調第1號協奏曲,從蕭邦1930年5月15日寫給第度斯的信中可得知大概:「新協奏曲的慢板樂章是用E大調寫的,我並不要求力度、音量,而是以比較浪漫的、平靜又略含憂鬱的心情作曲,它會給人帶來一種像是親切地凝視著某處而喚起千百種美麗回憶的效果,有點像在美麗的春天夜晚,寧靜的月光下默思。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在弦樂上加弱音器。弱音器像小梳子一般,把他們夾在琴弦間,琴音就會變得有鼻音的聲響,如銀鈴般清亮的聲音....」。由這段敘述看來,蕭邦的兩首協奏曲不但作曲時間很接近,作曲背景也很類似,是在還沒離開波蘭前的青年時代作品。以一個不到20歲的青年人作品,無論在作曲技巧的變化或生活體驗,以及樂曲的完美性,當然不會有晚年成熟的深度與內容。不過,其青年期所持有的纏綿情緒、新穎的音樂感覺、表現豐富而絢爛的音樂情趣,卻也是晚年的作品中所沒有的。
  蕭邦這兩首鋼琴協奏曲,後來的一般評論都認為在管弦樂法上有過於貧弱之嫌,但我們不妨冷靜的想想,一個19、20歲的青年,居然能做出這樣的音樂,能說不是稀世天才!

波蘭舞曲和馬厝卡舞曲

  蕭邦於1817年所完成的第一首作品就是波蘭舞曲,最後一首作品完成於1849年則是馬厝卡舞曲。馬厝卡舞曲在音樂上的表現力,和波蘭舞曲有很大的差別。馬厝卡舞曲規模較小,比較內斂,它所要傳達的是內心一份真摯細膩的情感,色調較暗,較樸素。波蘭舞曲有著一股光輝的色彩,充滿著高貴的氣息,是波蘭傳統文化的象徵,它有著華麗的外表,內蘊一股強烈的意志力,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比較直接,強烈的表達出內在激盪的熱情。
  終其一生,蕭邦至少寫下58首的馬厝卡舞曲,馬厝卡舞曲像是蕭邦的生活日記,它是用波蘭母語刻畫出來的音樂。在馬厝卡舞曲中,除了具備濃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舞曲的特性外,蕭邦注入了新的血輪,大膽的和聲進行深深影響了19世紀末期一些國民樂派的作曲家。雖然馬厝卡舞曲算是小品之作,但是每一首都各具特色,蕭邦運用不同的調式、旋律、力度、重音和反覆記號,來表現這些民族舞曲的特色。一種隨和而持續的節奏,配合著一條顫抖的旋律,裡頭蘊藏著血淚、嘆息和一股濃濃化解不開的鄉愁,馬厝卡舞曲是波蘭人民的「靈魂之舞」。相信蕭邦在寫這些作品時,縱使精神上是愉悅的,內心依然沉澱著悲涼的亡國之痛。在幾部電影配樂中,則最常選用a小調作品17的第4首。
  馬厝卡舞曲在陰柔的氣氛中略帶一股神秘氣息,波蘭舞曲則呈現勇敢、堅毅、光榮、高貴的氣質。早期蕭邦的波蘭舞曲和「跳舞」有緊密的關係,大部分是三拍子,到了晚期的波蘭舞曲,蕭邦在風格上有些許的改變,如作品44的升f小調和作品61的降A大調,除了「跳舞」之外,蕭邦追求的是一種浪漫的「幻想」氣氛。和馬厝卡舞曲相同,波蘭舞曲也是強調節奏豐富的轉調,把旋律裝飾的有生命、活力和熱情。蕭邦所
寫作的十幾首波蘭舞曲,其中A大調波蘭舞曲作品40-1,俗稱「軍隊波蘭舞曲Military Polonaise」,響亮的喇叭聲表達了士兵們勇敢鮮明的景緻,和鼓舞戰爭勝利的呼喊。較之c小調波蘭舞曲作品40-2的開頭,A大調代表的是完全的勝利,而c小調則充滿戰慄的喘息,處於一種不安的狀態。f小調作品44這首波蘭舞曲,強而有力的八度音像是遠方隆隆的砲聲,然後出現一段小插曲模仿擂鼓的聲音,奏出一些奇怪的和弦,接著產生一段牧歌風的馬厝卡舞曲,相當別出心裁。接下來的兩首波蘭舞曲,同樣為降A大調的作品53和61,是蕭邦這類型作品的顛峰之作。作品53俗稱「英雄波蘭舞曲Heroic Polonaise」,氣勢和規模都很大。俗稱「幻想波蘭舞曲Polonaise Fantasie」的作品61,其先進的和聲和轉調,亦影響著後來的作曲家,此曲是蕭邦晚年(1846)相當重要的作品,完成之後,蕭邦再也沒有力氣創作大規模的鋼琴作品。
  

圓舞曲

  蕭邦至少寫下了18首圓舞曲,若包含佚失的一到兩首作品,則共有20首圓舞曲。圓舞曲在蕭邦的創作評價上,則有褒有貶。第一首出版的圓舞曲,是完成於1831年的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作品18,這首高貴而亮麗的作品,在當時巴黎的沙龍中大受歡迎,也替蕭邦在巴黎建立起一些聲望,不過也有一些人士投以輕蔑,認為圓舞曲不屬於所謂的嚴肅音樂。蕭邦的圓舞曲不是用來舞蹈的,而是一種欣賞用的音樂。在圓舞曲中,「即興」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在三拍子定型的空間中,要幻化出多采多姿的美妙曲調,又不流於呆板庸俗,對作曲家時再是一項重大挑戰。
  蕭邦的圓舞曲十分多樣性,有生氣、有感情,也有淡淡的悲傷,如作品34-2的a小調圓舞曲,就顯得十分哀怨蒼涼,有點類似用小調譜成的馬厝卡舞曲。另一首完成於1835年的降A大調「離別圓舞曲」作品69-1,也同樣出現一股憂鬱灰暗的色彩。此外像降D大調的「小狗圓舞曲」作品64-1,便以極活潑的速度,生動有趣的表現出小狗追著自己尾巴快速轉圓圈的情景,給人目不暇給之感,在描寫蕭邦與喬治‧桑愛情的法國電影「藍色音符 La Note Bleue」(The Blue Note,1991),即用到這首圓舞曲作為配樂。而蕭邦的圓舞曲也有樸實之作,如f小調作品70-2,感覺典雅從容。另外,作於1846年的升c小調作品64-2則具高貴特質,在躍動的節奏下,跳出有韻味和生命感的舞蹈。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saye00&aid=510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