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消失中的江城
2007/09/02 23:55:51瀏覽459|回應2|推薦1

                            

──────「消失中的江城」──────

   作者美國  彼得。海斯勒著──譯者吳美真──出版久周文化

 

長江在我去遊三峽時給我的印象和感覺,与曾經在侯德健那首「夢裡常神遊長江水」的氣韻相差實在不可以道里計。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伴著那流水潺潺般的鋼琴前奏那水該有多清澈才配得上歌詞裡那份悠遠與抒情呢?

 

長江之美印象中曾經體會但那是遠在兒時於四川重慶的那一河段正逢長江泛潮的時候。在一個四歲小小孩眼裡長江看起來真是遼闊河中央的沙洲被高漲的河水淹沒了因此對岸的距離顯得可敬畏的遙遠幾乎看不清對岸的景物只是浩浩渺渺的水水水一片。然而它呈現什麼顏色?稚齡時的記憶帶著迷濛的色調真是說不準了。

也只到過江邊那麼一次。江邊擠滿人潮趕集一般都是去看長江泛潮的盛況。擁擠中夾雜著賣吃食的小攤販猶如嘉年華會似的興奮熱鬧。

但在幾年前遊三峽經過重慶時十分驚訝於江水竟是混濁的可可色。直以為黃河是因它的顏色泛黃而得名。沒料到被稱頌為中國母親河的揚子江竟然也是那種蠻憨與污濁。絲絲江水悠悠的意境與詩情都無從捕捉。

 

「消失中的江城」這本書中的濱江小城──涪陵正是位於這樣的長江邊上既不在它江水壯闊奔騰的源頭也不在它下游風光旖旎的江南。

作者彼得。海斯勒是美國和平工作團的一員這本書可以說是他在中國工作居住兩年的心得總匯也可以說是他感性的工作報告。

書中他細細地描述長江的四時面貌以及江城中的人聲市容竟然十分生動。當然他所著重描述的長江只限於四川涪陵附近。因為他的英文教學工作就在涪凌的所師範學校。

 

據作者的描述涪陵既沒有顯要的史蹟也沒有可炫耀的景物還是個怎麼都乾淨不起來的江邊小山城。因為那裡產煤空氣裡永遠飄著細粉狀的煤渣。即使是新蓋好的建築過不了多久就和其他的房舍一樣灰暗骯髒。也因此讀者從字行間得來的印象是連居民的容顏都像蒙著一層灰似的不夠爽快俐落。由於空氣的污染嚴重作者在居住的兩年裡不但身體各方面呈現過敏徵狀甚至得了肺結核。

 

是什麼讓他寧可克服這麼多的困境而繼續他在那裡的教學工作?執著的個性、強烈的好奇心和了解的欲望、甚或他外曾祖父未完成的中國夢都可能促成了他的這份專注。

歷年來進入中國的和平工作團人數不少也只有他能寫出這本巨著。除了他喜愛文學的本性之外他文學相關方面的專業訓練以及他自己說的勤於寫筆記和日記都有助於本書的產生。記憶這東西常是經不起顛幌的時日稍久或舟車勞頓之後內容不是走了樣就是所剩無幾。而若想保持臨場的真實感當場做筆記或盡快在日記裡記下現況及感受該是別無選擇補助記憶失真的最佳手段。

 

我是從他的第二本「甲骨文」讀起再倒回來讀他的這第一本著作。

作者先後這兩本書感覺上第一本的感性更深描寫更自然。頗能表現出赤子之心的真純和善良。接下來的「甲骨文」理性表現得強勢些。雖然所寫到的人與事廣泛得多但是在純情與清新的本質上畢竟猶如江水東流一去不再復返了。

 

「消失中的江城」其內容及論述不僅僅是一個外國人來了解一個濱江小城那麼簡單。他還正好來對了時間──碰上了三峽大壩啟動的工程、以及香港的百年回歸。

這工程一開始就引起普世的重視引發了世界性的辯論鞑伐批評及贊成支持的聲音幾乎是勢均力敵。

 

而作者有幸正好處身三峽大壩工程地點上游得以第一手資料了解當地居民的實際因應態度。由於他原本已具的世界觀素養也由於他人道的關心和好奇促使他層層地抽剝出他週遭民心民情的真實面向。我想,如果換一個人、換一種心態這本充滿好奇、理解與體諒的作品也無由產生。

因之也就無所謂他參予時間的幸與不幸。以他的性情即使不在涪陵這個濱江小鎮而只拘困在另一個深山峻嶺之中他一樣可以挖掘出意想不到的趣味體現出他自我個性裡掩埋不掉的生趣與魅力。只是題材是否還有一個這麼引人的時代背景來襯托就很難說了。

 

他的文筆總是平舖直敘的非常清楚又貼切地述說著他在濱江小城的日常生活境遇時不時加入一些他自己習以為常過往生活經驗的比對而已。偶爾為之的一些描寫卻相當的神來之筆。這是一本大部頭的經典之作無關風花雪月也不作無病呻吟而是詳實準確地述說了他的觀察所得及感觸的深刻。

 

小城裡的小學校學生表現出來的卻是崢崢的活力和自我鞭策的進取因此也贏得了這個高鼻「藍眼」(其實是褐色) 的老外的尊重和疼惜。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他對中國人的性格、觀念、日常生活各種可能的典型反應都體認得十分真切可謂觀察得非常用心。

 

假日作者獨處的時刻我們可以跟隨著他的腳步踏踩涪陵那綿延得沒完沒了的梯階去認識那個不工不整、但民情憨厚的小山城;也隨著他漫山遍野的徜徉ㄔ亍在山城周遭的春景與秋色之中和他共享涪陵附近烏江那粉綠的清流和公園裡活潑的生活動態。

 

「消失中的江城」雖是出自一個外國人的手筆但是字裡行間隨時洋溢著一股由衷的理解總能將心比心地體諒小山城難免的困窘與滄俗。就是這種寬容的心態與氣度讓作者在冷眼旁觀的局外人身份下繼續他既客觀理性又動容深切地認識了他週遭的人週遭的事以及當地的環境背景更因此關心到這一切未來可能的發展與走向。

 

作者自己明說「本書的目的不在於探索起源或目的而在記述在這條大河的心臟地帶生活兩年的點點滴滴。」我們對這樣一個不抱實利觀念的人可以說他情深義重。他甚至衷心期望他曾經生活過兩年的江城人人都能生活美好 ; 而對他自己的際遇則心懷感激。

 

離開江城時他的不捨心緒深深感染著讀者竟至讓讀者心情沉重得不下於作者本人吧?究竟是因為感染到作者的離情別緒所致?抑或由於瞭然於那江城將永沉江底那些書中反覆出現的淳樸居民必須的遷移所引起的遺憾?或者只是因為作者結束了他此書的書寫而竟致讓讀者無法再與他朝夕相處和精神交流所引起的不捨?

 

淡淡的離愁別緒中竟讓人十分迷惘而分辨不出界限。

由此可見他的寫作技巧十分高明但是如果沒有那份深挚的感情相信再完美的結構與辭彙也無法感染讀者的心情。

我想只有深情的心靈才能書寫出感人的篇章。純理性的人比較適合學術的研究。當然即使再感性的書寫也不是不須理性存在的。事實上海斯勒在書中固然有宏觀背景的書寫但在細微處所表達的卻同樣能觸人心弦引人不得不細細思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確實不只是說說而已。人類的本性並不會因為種族的不同而竟至於有天壤之別。

 

隨著作者敘述的點點滴滴我的心情也載浮載沉於長江的浪花中體會他細緻情緒的起伏變化。透過他的文筆了解那個小小江城的人物風貌也透過他的敘述對三峽大壩的是功是過有一個更全面的認知。

如今涪陵或許已經被長江之水淹沒了大半但是它的姿影卻幸運地在書頁裡搖曳長存。雖然它未必是一個美麗的地方畢竟曾是許多人生活與情感所依歸的家園。

 

前瞻有時固然會讓人心驚膽顫然而一旦跨越那層心理障礙可能就走出了另一片天地另一種更開闊的境界。原先涪陵的居民今天是否也已體驗了這種人生的因緣際會

 

 

 

( 不分類不分類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和幸世紀@guest
Re: 消失中的江城--讀後隨想
2007/09/15 22:21

去過長江三峽?我在10幾年前去過長江三峽,由重慶下水乘坐遊輪,到宜昌上岸,然後坐飛機到武漢,這趟旅行感覺蠻不錯。記憶裡中途『小三峽』的水很乾淨、很清澈,現在也不行?

[版主回覆09/15/2007 22:29:53]

小三峽是長江最自然最美的一段.

週遭沒被開發, 是它的幸運吧.

我失望的是它在重慶的那一段而已.

但是相比於那些流傳的美麗韻味,

我真的寧可"神遊"長江水.

ynn

 


MIO娘@guest
Re: 消失中的江城--讀後隨想
2007/09/03 19:59

這書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