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10 03:20:11瀏覽357|回應3|推薦0 | |
***──── 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的 ────*** 「輝煌年代」 Elizabeth──The Golden Age 導演:印裔 Shekhar Kapur──演員:凱特布蘭琪/克里夫歐文/傑佛瑞羅旭 出品:環球
一向對英國史上的伊利莎白女王、和她那個時代的史蹟滿有興趣。前些年曾有「伊利莎白」影片的演出, 至今猶印象深刻。所以這部類似續集的「輝煌年代」, 的確讓我期待十分。
兩部影片都由凱特布蘭琪主演, 等於是上下集。上演前宣傳花絮不斷,同一女星在相隔多年之後, 再詮釋同一個角色的不同時期, 不能夠完全不同, 卻也不能完全相同, 想當然是一種考驗。難怪凱特大嚷太難演了。
凱特布蘭琪, 和其他很多女演員不一樣, 她的氣質清新高雅, 最鶴立雞群的是頗能表現出知性有腦的氣質。不是那種賣弄性感或肉感的嬌娃型。連說話也不同於一般女演員那種故作嗲膩的聲音。所以導演會選她演出伊利莎白一角, 是一種慧眼。尼可基曼雖然也氣質清新, 但是若演女王, 則氣勢嫌弱了些, 飾演富家千金倒滿適合。而早年泰勒演「埃及艷后」時, 那種講起話來上氣不接下氣的抖音, 如果真是女王, 就是要打敗仗的先兆。每個演員都有自我天生外型的拘限, 要突破也不是那麼容易。
凱特的側面最好看, 因為鼻型挺直, 在她笑的時候, 顯得開朗又英氣勃勃。可能導演和我有同感, 所以在前一集裡, 常有少女時期的女王側面笑臉特寫出現在螢幕上。
前一集的內容是起自少女時代的伊利莎白, 結束於她政治手腕成熟的主政階段。「輝煌年代」的內容則包含她在主政30之年, 已有了相當年齡之後的一切政治剛領和她私密的內心世界。
伊利莎白女王是我自小極為愛慕的歷史人物, 從很多雜誌上讀過不少相關的報導, 如她的韻事、情史、性別的猜疑、有可能是莎翁劇作的幕後真正作者等等, 真是不勝枚舉。這些雖然增添了她生平的神秘性和趣味性, 但不變的仍是這位女王本身的個性與事蹟, 在遙遠的十六世紀, 就散發著逼人的光芒。
「輝煌年代」的結尾, 伊莉莎白女王說:「我沒有結婚, 沒有人能主宰我;我不能有子嗣, 但我是英國萬民之母, 而且我仍然是我自己。」 把這位中世紀女性的精神, 和現代女性的自我認知和價值觀連接在一起。「我仍然是我自己」是最根本的主軸。在以往的時代, 法律上女性一旦為人妻, 就不復有自我的存在。即使在未婚之時, 也未必就有自我, 因為她必須是一個一切以父命是從的乖巧女兒的身份。 而當今的女性, 在權利義務及受教育的立足點上, 依法而言是平等了。然而在實際社會及生活上, 是否真的平等了呢?整體的社會觀念和女性自我的覺醒, 指數究竟比伊利莎白時代高出了多少 ?
這一集裡, 影片編導試圖站在更人性的觀點來剖析、揣摩一代女王當時的心路歷程。人總是離不開情感的嚮往與追求的, 一代女王既有人性, 當然也剔除不了這些人本的特質。但是更全面一點說, 她既能成為久遠時代那麼強悍的一國之尊, 帶領英國走向歷史強權, 她意志力之決絕必然超凡出眾。所以她的感受、她的毅力、她的強韌, 也絕不是一般人的個性可以比擬。雖然也會有低潮、有恐懼, 然而若把她全然描繪成一個寂寞且一心冀盼愛情的小女子, 編導未免把自己的氣度變小了一點。
電影有意將當年名震一時, 對英國海權有重大貢獻的大海盜華特羅利, 放在女王的情史之中。如果真有其人其事, 相信伊利莎白女王曾經歷過取捨的痛苦, 但是必然也有她超越一般的優越, 倒是不必要把一般陷入情網的反應全聚焦在她身上。影片裡她日理萬機的描述太少、太浮面, 大約也就是有意強調她凡俗的一面?電影裡的詮釋, 對這樣一位劃時代的女性而言, 實在有點頭重腳輕之嫌。
既名為「煇煌年代」, 理應多著眼於她在和他國的爭戰上, 如何爭城略地, 宣耀國威;在內政上, 又如何除舊布新, 增加全民福祉這類的精彩篇章。但是, 電影裡這方面的描述真是交待得何其草率。一場決定海上霸權的戰爭, 似乎只不過一些船艦 虛晃一下聲勢。連立體感都沒有, 更別說震撼的力道。
公元1588年英國集合了海軍和英國制度化了的海盜, 聯手摧毀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奠定了英國的海上霸權, 而影片裡究竟誰在實地指揮都表現得不清不楚。當然可以說女王才是真正的領導者, 但是女王只是騎馬在海岸邊上馳騁吶喊, 造型雖美, 前後氣勢的連貫實在張力不足。 在真實歷史上, 這場海戰伊利莎白女王在朝廷裡, 確實是人單勢孤, 要以當時有限的軍隊迎戰西班牙菲利普國王派遣的一萬五千名海軍, 卻仍然勇往直前。那單獨一人來回馳騁吶喊的一幕形象, 算得上是一份寫實的涵義--這一戰不是在天堂相見, 就是在勝利之後的地面 。
這場戰役之後, 英國國力大增, 乘機向外擴張, 全球各海域都有英國人的足跡, 奠定了往後「日不落帝國」的雛型和威權。美國東部的南北維吉尼亞州即因當時的海盜頭子華特羅利為榮耀女王來為名。今天我們對殖民地的看法已和古老的論調不同, 當時以英國的立場而言, 確實可稱得上是耀武揚威的輝煌年代。
倒是女王的服裝和髮飾, 在片中最值得稱道, 真是設計得美倫美奐, 十分亮眼, 與女王的威儀相得益彰。 凱特布蘭琪在片中瘦到乾癟的程度, 與前一集少女時期的身形有明顯的差別。但是很附合歷史記載中對伊利莎白一世的描述。甚至有人曾發表高論, 說伊利莎白一世的身材一如男性, 又把臉抹得雪白(前一集最後的鏡頭), 完全是為了要遮掩鬍渣的痕跡。這種種傳言, 是不是由於有很多人不服氣, 這麼一個堅強有智謀的一國之尊, 統治了英國40年之久, 並且將之從各種困乏之中帶領至全球最有影響力帝國的, 竟然真是一個女人?
沒有人能真正還原歷史, 無論再高明的歷史書寫記述, 都可以引發另類的想像空間。有容乃大, 在這個關口就顯出一定的氣度和高度。
伊利莎白一世固然犧牲了自己男歡女愛的幸福, 但她努力於整個國家、整個世代她子民的幸福, 其眼界之高遠, 意志之堅定, 比之於今天許多權謀深重, 卻只為一己私利的政客, 還真讓人由衷欽佩 !
|
|
( 興趣嗜好|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