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09 02:18:45瀏覽9668|回應8|推薦59 | |
又一個故事中的故事 在八十年代,于上校參與過一次挖寶的工作,這事是真是假沒人能證實,不過他也確實帶作者到過那個挖寶點看過,並且深入盤旋複雜的坑道中走過,特此證明並記錄,嗯,只證明進過那個用現代技術挖過的坑道。 因為,台灣在二戰時是當時日本的殖民地,所以有太多的寶物都送到了台灣,因此,在台灣一直都有尋寶熱,光是淡水河的河口就說有沉船,許多人申請打撈了不知多少回,一點結果也沒,;另外,台中,屏東,也有人大肆追尋,都沒結果,最近而最轟動的一次就是在台北博愛特區原先警備總部位址的大開挖,結果嘛,不言可知,沒啦。 寶藏會吸引人的神奇處就在於沒人找到,而寶藏的特殊性更在於挖寶者必須和鑽油者或是考古工作者一樣,要抱著【只要再挖一寸就得到】心情去挖,並時時想『寶藏唯有德者得之』,那麼就算沒挖到寶也不會哭爸哭媽(呼天搶地啦)。 台中清水紫雲巖後方山麓,據說就有寶物,有人拿了一張日本人的藏寶圖來開挖。 當然,挖日本人留下的寶藏,一定有日本人參與,據說,其中一個日本人就是原先台灣總督府中運輸課長的後人,所以參與了這次運寶作業,現在秉持先人遺訓,要讓寶藏重見天日,而且除了部分外,他們分到的都會拿出來做公德或是公益。 有兩樣事情證明確有寶藏,第一樣證明就是一定必須要有的藏寶圖,現在當然有。第二樣的證明則是寶物存在的證明,用來證明藏寶圖的正確性。 當然,不可能用一挖就挖出寶物來證明寶物的存在,如果這麼容易,直接挖就好了。而且,又不是小說,可從沒聽說,在寶物邊會有小寶物存在這回事呢,所有寶物一定都放在一處! 第二樣證明就是在藏寶圖上右邊幾十公尺處建有一處水泥地基瞭望台或是住宿處,現在木質部分已經毀壞不見蹤影,但,在荒煙漫草中一定能找到地基。 證物的目的就是證明寶物存在地點確實,如果第二項證據確實存在,那麼,藏寶圖就一定是真。所以只要先花一點小錢找到【古跡】,那花大錢找【真蹟】成功率就太高了。 (中國字很麻類,現在網上看到的文章跡和蹟好像一樣用嘛,又【真蹟】指的是墨寶類,後面有關寶藏的記述可都和墨寶有關,現在就權且用一用,更何況現在這樣用既能分別兩個不同處,也蠻符合現況,藏寶圖就是真蹟呀。) 果然,按圖索驥,馬到成功,挖不到一公尺深就看到了水泥地基,於是真正的挖寶工作開始了。 于上校是因緣際會,在某個場合和別人談到二次大戰戰史有關雷伊泰灣登陸戰時,一位有心人在會後找上了他,並且問了一些有關台灣的戰史,聽完于上校的解說後,第三天就登門求教,說明原委,請他當顧問,點撥點撥未來的挖寶的方向。 既然有人願意付費,于上校就當起了顧問。于上校也聲明,他只講他的看法,聽不聽得進去或是採不採納意見一概與他無關。對方一聽願意當顧問,二話沒說就要于上校上車,一起來到了挖寶地。就著樣,于上校成了挖寶人之一,也到了現場。 挖寶,講明了就是想發財,想要挖寶發財,必須先有財,因為挖寶是最花錢的投資事業。 那個挖掘點就是一個日本時代留下的鋼筋水泥機槍碉堡,進到堡內,就看到有一條隧道斜斜的通往地底,在前幾公尺隧道,從板縫間可看到是用水泥灌砌而成,之後的就是土坑道; 沒錯,一眼就看得出來,是一個純日式坑道,絕不是國軍蓋的,于上校邊和投資者解釋日本坑道和之後國軍坑道不同之處邊往內走,聽這一解說,投資者樂得很呢。 現代人重整坑道當然是用現在法子,發電機發著電,電線延著坑道往內延伸有好幾百公尺,每隔幾公尺就有一個大燈泡照明,挖過的坑道上面和側牆及地板,都用兩公尺長的木枕拖住或蓋住,地上鋪著鐵軌,挖出的土就用煤車和鋼索絞盤往外運。 『那個入口,就是在碉堡中的坑道入口,當初是用水泥封住的,打開了後才進得來。裏面全都是土石,日本人將坑道炸了,我們現在順著原道找。』投資者說。 『都是土石吧,沒有標示嗎?』 『都炸塌了,時間又久,開挖難上加難,如果沒有圖,跟本不知往那一個方向挖。』 『我們現在在地下五公尺左右?』于上校看到緩坡己成平地,隨口問道。 『沒錯,越進去離地面越遠,因為我們是從山坡向內挖,連分叉在內,挖了快五百公尺的隧道。』 『還有分叉?』于上校有點後悔沒先看藏寶圖就進了坑道。 『嗯,看完再說,這項工程大得很,我們請的是挖煤的作業員,如果沒他們,連怎麼鋪鐵軌我們都不會呢,雖然有十來個人,每天不過只能挖個兩三公尺。』 前進了百來公尺,到了分叉點,發現竟然還做了個圓環,分成四個方向,挖地道好像沒有會車的問題吧,于上校帶著疑惑的眼神看了看投資者。 『都照圖上畫的做。』投資者知道于上校看他的意思。 進到現在進展最遠的挖掘處,看了看挖掘作業,于上校問道: 『還要挖好多土石才能到藏寶處?』 『不知道。』投資者搖了搖頭,無奈地說。 『圖上沒標?』 『沒有?』 『連多深都沒標?總應有個盡頭吧,提供圖紙的人呢?』 『多深沒人知道,那幾個日本人都回去過年了,他們過日本年。據他們說,因為地圖是從日本軍方拿到的舊圖,而戰爭後期,日本軍人又挖了多深跟本沒人知道,反正沒事等戰爭,就一直挖吧。』 『超過圖上距離多遠了?』 『快五十公尺了。』 『另兩條呢?』 『只挖個五公尺就先停工,全力挖這一條。』 『好吧,我們回去,看到圖再說。』于上校看看沒什麼好看的,提出了建議。 出到洞外,于上校上到碉堡頂眺望了四周。 大肚山的這一側是丘陵地而且丘壑縱橫,因為滿山都是相枝樹和高過人頭的茫草,根本看不出地表起伏的輪廓,更別想判斷出地道的方向。 『主坑道應該是向著西走,我們剛進的坑道已到了山丘深處。』于上校指了指方向,投資者反而有些茫無頭緒。 『好吧,我們先回去看圖,不過我建議先將碉堡附近幾十公尺的草都割掉,如果當時日本人沒做回填的動作,那麼,坑道附近幾十公尺的地,在爆破後會下陷,現在應該看出像一條溝壑,至於深處則由於上方的土石太厚,可能就沒什麼痕跡了。』 這一說,投資者恍然大悟,連連稱謝說: 『相見恨晚,相見恨晚,早認識上校多好。』 『走吧,回辦公室看圖去。』 上了車,車子剛要啟動,于上校忽然想到一件事問道: 『你說的那個地基在那兒,遠不遠,還看得到?』 『不遠,就在山頭上,整個山我們都申請了,所以挖過後還沒回填還原。』 『去看看。』于上校沒再解釋,投資者一臉疑惑,但也沒問什麼。 于上校到了地基處就跳進了坑中四處看,有些地方更蹲下來仔細看,甚至拿起石頭敲磨著裸露的鋼筋,之後回到洞頂點了一根煙,看著台中港,像是想事情。投資者在這段時間打了幾個電話後也沒催只是等。 *************** 回到辦公室,有一些人已在場,投資者一一介紹,都是股東。當點心和茶水端上,在吃喝當兒,投資者說了于上校看了現場後的第一個建議就是砍草,從地表上找些徵兆,而且早就應在沒開挖前就先做這事。理由非常充分又符合實際,每個投資者的疑慮都消失了,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于上校果然有兩把刷子,有實務經驗,不是只會戰史的人,於是恭維的話更多。所以當投資者奉上一個厚厚的紅包時,大家都認為值得,甚至還有人激動地想請于上校拿乾股,負責現場指揮作業。 等大家吃喝得差不多,投資者要人將茶水點心移到別處,將寶圖慎重地鋪在桌上,一堆人就圍了過去。于上校看了看地圖就說: 『嗯,圖倒是描繪的很完整,完全日本軍人的風格。』 『然後呢?』看到于上校沒了下文,大家摸不著頭緒,有人忍不住問道。 『吃飯吧,吃完飯再談。』顧問竟然顧左右而言他,騙吃? 『好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荒,午餐嘛,吃日本料理,正好有一家新開的,走,一起去。』投資者立刻跟著改了話題。 『那倒不必,就叫個便當,吃飽了好辦事,整個下午有得忙。』于上校端了一杯咖啡,悠閒地回到原來的位置上坐下來喝將起來。 聽到下午有得忙,大家也不知要忙什麼,再想想,挖寶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挖了快一年了,那差這幾分鐘,於是也都回座,風花雪月地亂聊一通。 飯菜是投資者所說的那家日本料理店外送的大餐,等酒足飯飽,投資者又拿出藏寶圖,于上校搖搖頭表示不用: 『拿個黑板進來吧。我想知道這個藏寶的起源,誰能說說?』 所有的投資者都聽了不少遍日本人的藏寶說明,耳熟能詳,於是有人就說了。 1944年中,日本人本來要將從東南亞沒收的黃金五百噸運回本土,但經過台灣海峽時,美軍對台灣周邊海域轟炸的太厲害,沒法到日本,而且許多船都給打沉了,所以就轉向在鹿港登陸,又因為美國對陸上的轟炸也一波波不斷,沒法往後方運,就由挑夫挑到清水這邊先放著,準備另外有時間再運回日本,沒想到戰爭結束了,就埋在台灣想等以後再來拿。 戰爭期間,因為車輛不夠,當時在總督府的運輸課就加入作業,課長間接知道這回事,後來戰敗回到日本,臨死前將這秘密告訴他兒子,他兒子又找到了在台中參加作業的軍人,那軍人又連絡了幾個以前的同僚,有人保有藏寶圖,所以兒孫輩組成團體想挖寶。 因為中日之間沒有邦交無法申請,正好投資者中有人在日本作生意,認識了其中一人,然後回來和好朋友講,共同出資,才組成現在的挖寶隊,在知道確實地點後開始挖寶。 『怎麼樣?』 『講的合情合理,又先帶你們挖出瞭望哨地基,好,很好。』于上校點點頭道。 『五百噸黃金呢,按照和政府訂的合約,如果挖出武器算廢鐵價,其他寶物就折價,黃金錢幣可以拿到二成到三成,那也有一百噸耶!一兩算一萬好了.哇!幾輩子都花不完了!』有人又說出了美夢,大家都高興得很。 『世界上有沒有寶藏?有,當然有,全世界每一個角落都可能存在這寶藏,我說一些我知道的寶藏給大家做參考。』 于上校開始說了些近代寶藏故事,有名的隆美爾北非寶藏,拿破崙的俄國水下寶藏,中國的石達開太平天國寶藏,山下奉文的菲律賓寶藏,當說完菲律賓藏寶時,聽眾開始不安,因為故事引起了兩極反應。 請看附件一 世界五大寶藏~~~~散見於各文章故事中,網上也有,很亂。 『如果,東南亞的寶藏就是山下奉文寶藏,那就都在菲律賓了,台灣根本沒有。』 『寶物太多了,而且故事不是說,是運不回日本,才運到菲律賓去,對不對?』 『不是故事啦,是真事,否則馬可仕那會那麼有錢,他太太光鞋子就有兩千多雙呢。就算到現在也很有錢呀。』 于上校從講完後有人提出問題開始就沒插話,抽著煙聽他們爭吵,看別人亂掰也是一種樂趣。 『于上校,你看呢?』終於有人想到解鈴還需繫鈴人問起于上校。 『哦,你們說的都對,也都不對,』于上校好整似瑕地回道。 『對就對,不對就不對,那有又對又不對的。』有人不滿地反問。 『說先運到日本,等運不到才運往菲律賓就是對,你們難道忘了,當時台灣也是日本人的國土!』 一語驚醒夢中人,大家猛點頭。 『再想想,你們一定聽過老一輩的說過,二戰後期,日本人在台灣沒收我們台灣人的金銀珠寶,最後連門上的鐵鎖和釘扣都要,那時日本人已山窮水盡,沒有任何資源了,所有鐵器全要,所以有大批的寶物一定不會錯,都是沒收台灣人的寶物。』 大家又點頭。 『但是沒人能證明菲律賓寶藏是真是假,別看傳言言之鑿鑿,傳言就是傳言,尤其是說什麼泥菩薩就是金身,肚子中都是寶物,編出這個故事的人一定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連城訣】,描寫的一模一樣,只差沒有在寶物上塗過毒藥,否則就是金庸從別人處得了靈感寫出來的故事。』 這回有人發出不滿之聲了,于上校沒理他,又說: 『如果,誰有了錢,第一個動作會立刻拿回家放進保險箱,怎麼會等到快打敗了才往家中運?所以,時間點不對,就跟之前我說的山下奉文藏寶一樣,應該是1942年就開始運了,但也可能就跟對台灣一樣,看到沒希望待下去,就趕快搶,於是有了後面你們正在開挖的寶藏的寶藏。』 這回,于上校不等大家再問就接著說: 『其實,挖寶作業中除了在海上撈沉船寶物外我沒聽過成功的案例,聽到了上面所說的各種財寶藏匿在各地的故事,或許還不會相信是事實,現在就說兩個藏寶大遷徙的實例,讓大家更瞭解所謂發現藏寶或是寶藏真的是可能的事,其中一個寶藏最後更落腳在台灣。請大家也當故事聽好了,經過這個介紹,再說明現在的挖寶行動,應會為大家尋寶增加決心。對不?』 投資者跟本沒聽出來,于上校說決心而不是信心。 請看附件二 英國財寶西遷記~~~讀者文摘五十六年版,英國在1940年9月開始將黃金和股票運到加拿大之事,作者重編。 請看附件三 中國遷移了四十年的寶藏~~~兩岸故宮,主其事者之一是黨國元老張繼,是連戰父親連震東的工作介紹人,更是【寒山寺】重寫石碑【楓橋夜泊】者,寫完後第二天就死了。 于上校花了快一個鐘頭講了兩個很特別的戰爭寶藏流浪記,每個投資者聽得是目瞪口呆,口乾舌燥,並且打心底佩服起于上校的廣博見聞,更充份地認為挖寶的前程一片光明,就算不是黃金,也都是稀世珍寶,有了于上校挖寶有望了。 『好正點的故事,于上校您對我們的挖寶行動有什麼建議?』話語帶回到現實面。 『日本人為了能在台灣打勝仗,佔領期間真的有很多創舉,高雄有個地名叫林園的地方,最有名的就是山坡上有一個佔地非常廣大的墳墓,是唐榮大墓,在五,六十年代,是個南台灣郊遊的好去處之一。』 于上校又一次顧左右而言他,大家都想,難到盜墓跟挖寶一樣都是在地下進行,所以一併說出來另一個盜墓的故事? 『我去過,後來更在六十九年去了好多次,和墓同時存在的就是那些從珊瑚礁上挖出來奇特的山洞和壕溝,一般人將他當成溝,我卻知道,那是日本兵挖出的散兵壕,交通壕,應該和日本在硫磺島做的工事一樣。 順著壕一直走,最後都進了兵營,國軍接收台灣又再從大陸撤退之後,部隊都住進了原先日本人的營房,而這些交通壕就是日本人萬一和美軍打起來時進入陣地的通路。據說,有些地下道直通到海邊的鳳鼻頭呢,有好幾公里長,我沒進去過。』 『那又怎樣?』想到現在挖寶的進度,挖出的距離,已經花的錢,才挖了幾百公尺,大家心裡都有點毛毛的,看來要得到藏寶,現在的資本不夠。 『在台中市東方的太平鄉,哦,台灣最大的反清事件主角林爽文就是以這為根據地的,易守難攻;那兒有個好去處,叫【蝙蝠洞】,有人去過嗎?哦,沒有,那聽過嗎? 好,【蝙蝠洞】就在山涯上,前面是溪流,四周是高山,唯一進山的道路就在溪對面,那又是路的轉角處,而這條山路可以通往國姓鄉,埔里和東勢,豐原,只要守住了這兒,想從台中方面沿這條路向埔里及東勢用兵完全不可能; 因為對著路角,所以平射火炮打不到山洞,而曲射武器更沒法破壞山崖峭壁上的洞,又對面也有一個山洞,從這兒直射武器就封死了路,這個洞和【蝙蝠洞】互為犄角,於是想利用道路靠近根本辦不到,難攻得很。』 『那又怎樣?』有人問,這可不是上軍事課的好時間。 『那不怎麼樣,我只是說,那些洞是開在岩壁上,不像是天然的岩洞而且很寬很高,很深。』于上校吸了口煙,吐出個煙圈後回答,聽這種牽拖的講法,每個人都像進了五里霧中,不知于上校要說什麼。 『在豐原通到山上高爾夫球場的路上,也有兩三個,很高很寬,很深的山洞,軍用大卡車都能進去,廢棄了;三十多年前我小時侯拿手電筒去探過險,只進了十多公尺就嚇的跑了出來,以後也去過幾次,但一樣不敢進去,因為第一次進去時,地上都是一灘灘的水,又看到了好幾隻眼鏡蛇,更看到了有巴掌大的人面蜘蛛在網上就嚇得不敢再進去;山路改道之後,我還沿舊路上去找過,還在,但現在找不到了,因為路又改了,喔,對了,那兒古名叫水源地,現在叫中正公園。』 『說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終於有人不耐煩了。 『我是說,放著那些後面山中現成又大又寬又隱密又好守的坑道不放寶物,幹嘛運到海邊的山坡上放在小山洞中?』 大家都愣住。 『我說出不中聽的話只因為我是站在顧問立埸說話。』于上校點了一根新煙後說。 『這兒離鹿港近。』有人說。 『那,成功嶺更近,一樣在大肚山上,又是日本時代的大兵營和飛機場,為什麼不運去那兒?在大肚山公墓一帶向台中方向也有不少的大洞穴,為什麼不放?』 『那邊人太多了,不容易保密。』 『好吧,從另一個方向談,日本時代台中最大的是梧棲港,只是漁港,所以從鹿港運上岸合理,但是從鹿港到清水可要繞很大一段路,因為大肚溪上那時只有大肚溪橋,大肚橋邊就是今天的成功嶺,到太平山中和到清水挖寶地幾乎一樣遠。 其次,日本人說的黃金有多少?五百噸?我減個數好了,算五十噸可以吧。』 于上校站了起來走向白板,寫出了一堆數字,然後指著數字說: 『我之前說過,英國運往加拿大,第一船的黃金數有二千二百多箱,一箱黃金約十二公斤,二千二百箱,就是二萬六千四百公斤,二十六噸重;而一節火車只能載一百五十到兩百箱,意思就是說只載二千六百公斤, 為什麼?就是因為黃金的比重太重了,體積雖然小,但人或車箱都容易給壓垮,英國海軍船上的鋼板都給壓彎了呢。所以怎麼搬運到山上的?用牛車?五百噸呢。』 大家都不做聲。 『好,另一個問題,』 于上校擦掉了數字,畫起了地圖,然後說: 『這是菲律賓,這是台灣,如果到不了菲律賓,那一定戰況緊急又惡劣,往台灣跑,當然是高雄港最近,有港口一定有起重機,下卸速度就快多了,不用像鹿港一樣要換小船駁運。碼頭上又有火車,要到那兒都方便,又何必一定要到鹿港?』 不待所有人提出問題,于上校話峰一轉道: 『第二個問題,英國運出的黃金總數是二十五億多美元,反算回去,一億多美金是二十六噸黃金,那麼,二十五億的美金就是六百多噸黃金。而且用了三個多月運,使用許多航次運,當時日本貨船能一船載運五百噸黃金嗎?可別忘了,英國當時可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國家呢而造船技術也是一流的。』 『五十噸應該可以吧?應該有吧?』投資者自己主動減了數。 『再說,』于上校沒理他,又說了另一個問題: 『就在挖寶處右上方有個清水公園大家可知道?』 『知道。』 『可有人知道清水公園內另有兵營,砲兵兵營,有一個非常大的古彈藥庫?日本軍人很喜歡挖地道,那是為了轉用兵力用,所以,可能挖寶處的地道和那兒相連也說不定。』 『這又想說明什麼?』 『如果真的相連,應該會相連,東海大學後面山上那些古堡就有地道相連,有的還相隔了好幾百公尺。那對日本軍人防守更有利,在以作戰為唯一目地的情形下,不可能自己封掉隧道。』 『還有沒有?』聽到了一堆的壞消息,大家都消沉得很。 『其實,從日本軍人當時準備打的【捷二號作戰】,就是保衛台灣作戰來看的話,就不必那麼難過,日本人防衛的重點在南北,中部的台中師團要隨時抽調兵力往南北增援,而給中部師團的命令就是最後要守住大肚山和其他山區,所以也有可能直接送到中部啦。』 于上校沒說的是,日軍要確保並準備長期打游擊戰的都是山區。 『總算有點好消息。』大家鬆了一口氣。 附件四 日本台灣【捷二號】兵力佈署~~~~共五個師團。日本【玉碎計畫第二案】。【捷一號】在中國境內打的,菲律賓是【玉碎計畫第一案】。 『當職業軍人有一個好處,如果願意的話,就是可以接觸到太多三教九流的兵,聽到或是見識到太多的鮮事,也因為是職業軍人,所以一般人都不擔心成了競爭對手,反而會說出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秘密。』 于上校啜飲口咖啡又說出另一件事: 『我就有個兵,他的父親是古董商,有一次他講了一個事,現在想想,說的倒真有點道理,他說,台灣那有那麼多的龍銀,袁大頭或是鷹銀甚至其他的古董。 (前三者都是真銀鑄的錢幣,前者是日本人鑄的,中間是袁世凱鑄的,後者是英國人鑄的,在第一次大戰前後,世界是用白銀當貨物轉換值,而且沒有紙鈔,一戰後才開始真正有紙鈔流行,並且用黃金當轉換值單位,稱金本位,一直到現在沒變,只不過,二戰後,用美元保證,所以大家都用美元計數。) 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他們就自己鑄造了一堆假銀幣,然後和一點真幣一起沉到海中浸個三五年,等上面長滿了海草蚵殼再撈起來,編出打撈沉船的故事,大家搶著買呢。 就算事後認出是假的,但因是沉船上的,表示也是古物,是前人假造的,所以沒人追究。 我就說才三五年,那算古物,他笑著回答,花三五年時間浸在海水中當然是古物呀。』 軼聞講完了,于上校回到位置上喝起咖啡,全室鴉雀無聲,都在想著這個故事又是有什麼涵義?畢竟于上校說的每一個事都有深意。久久,一位開口了: 『上校的意思是說我們給騙了?』 『這我不能確定,但是,我只能說,有些小地方出現了不盡合理的東西,讓我有些懷疑而已,希望是我多心。』 『黃金數量太大?藏寶地點不對?運送能力有問題?』好幾個人問。 『第一個就是藏寶圖,你們現在手上的圖沒錯是一張日本軍圖,嚴格地說,不能稱為軍圖,叫工事構築草圖比較有道理,這種圖通常在完成工事後就丟了或是收到上級手中,不會出現在守兵的身上,如果守兵要說有的話,一定會是火網編成或是兵力配置圖,這才是兵守碉堡要看的資料,但是,圖上完全沒有火力指向,陣地編成等等軍隊符號,所以圖有問題。』 這一說,大家一陣譁然,不是職業軍人永遠不會發現這種破綻。 『還有,那位運輸課長的身份更有問題,日本人在台灣的總督除了一任外都是大將兼任,而且戰爭時期一切軍管,以他的職位只負責調車,車要做什麼用他完全管不著,又怎會知道是用來送黃金的?更不要說,在中部地區,師團就直接下令了,何必動到遠在台北的總督府?』 這又關乎指揮節度,行政工作,沒幹高層參謀的人跟本不會知道。 『最後,我要說的跟你們的職業有關,由我們在一起時的談話中可以聽得出,各位中多半應該從事建築業,就算沒從事建築業,也應該看過蓋房子,在地基上出現那麼大的破綻竟然會看不出來?』 『上校的意思是說,那個地基是假的,就跟龍銀一樣,是幾年前蓋出來的?應該不會吧,混泥土的顏色就不對,現在沒那種顏色的混泥土。』有人想通了一些,其他人都不敢聽下去了。 『我雖然在日本造的水泥房中生活了四年,混泥土的顏色我完全不知道,所以那個不是重點。』 『鋼筋有問題?』投資者想到了于上校用石頭磨鋼筋的樣子,於是脫口而出。這一說,許多人都迷糊了,于上校看大家只知其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樣子,直接說了: 『沒錯,就是鋼筋讓我懷疑一切都是騙局。民國四十幾年以前的鋼筋完全沒有節,是一根根光滑的鐵桿,至於多久才生產現在這種有節鋼筋替代了原先的型式我不知道,但是,地基用的鋼筋竟然是有節的。 我想,可能是那些人就跟各位一樣,根本沒看過舊式鋼筋所以就用上了,也可能找不到舊鋼筋又不想多花錢打造出一些,反正那地基絕不會是日本時代的。』 『你怎麼知道以前的鋼筋是什麼樣子?』 『哦,我小時候曾經很用心地撿過破銅爛鐵才能長大。』于上校忍不住自嘲。 『這怎麼辦?』投資者憂心地說,可投資了非常多錢呢。 『我說的不一定對,僅供大家參考,如果,還想挖,那麼不妨開始向四周發展開挖,或許有希望。同時探一探日本合夥人的口氣,應該會聽出些不對勁的地方,那再決定後路好了。 我可以明白地告訴各位,我曾進過另一個山洞,那個洞就在台北縣渡船頭,八里廖添丁廟對面就有一個營房,後面有個大山洞卡車都能走,山洞一直通到海邊的渡船頭,渡船頭海邊大碉堡當時可是一個防衛淡水河的要塞;整個觀音山就是要塞區的一部分; 不過,我開吉普車進了一點點就趕快退出來了,因為那個隧道經過觀音公墓的下方,洞內滴水成河不講,看到的毒蛇又大又是墨綠色,眼光都泛著綠光,據說墓堆中的蛇都是這樣子,軍人嘛,什麼都好拿來加菜,但沒人敢吃那兒的蛇。 淡水河的藏寶應該在這兒,比在河口附近沈船的可能性更大, 而且以前由淡水河口能直溯到萬華呢,總督府就在附近,運送的目的地更明確,所以到警備總部挖寶也有道理。對吧?!』 當然,于上校失業了,呵呵,心直口快的毛病就是沒飯吃。 *************************************************** 號外 蒙【夜風樓主】網兄同意,特別刊載兩則悄悄話中的珍貴資料。其中除涉及私務外,全文照刊。特此。說明。又,文中不同顏色標誌文字,僅為便於閱讀。 碉堡建造 依預備之武器而各國不同 國軍在遷台初其使用大量日造武器 其工事亦與日軍相同 民國五十年代 日造武器全部退出國軍 改用全美式裝備 碉堡構造才與日軍不同 523前之93砲戰 國軍在金門部隊只配75砲 當時金馬不在協防條約內 本島美援之 105砲與155砲不能駐金門 75砲只打8000多碼 勉強到廈門沙灘 後來整修日本留下的四門280要塞砲才打成平手 捷二號作戰準備 台灣日本陸軍除五個師團外 另有六個混成旅團 戰力為師團之一半 再加上征集學生組成特設聯隊總兵力應在25至30萬之間 二戰末期因缺鋼筋 部份碉堡用竹節〈將一跟圓竹剖成1公分大小竹片〉包混凝土使用,竹有節包水泥後一樣可支撐。 40-50年 國軍外島反登陸多用37戰防砲 有美製日製兩種 比火箭筒好 因火箭筒放時有尾火 不適在碉堡內用〈尾火會燒死自己〉 打一發就暴露自己位置,50-70年改用美製57戰防跑才淘汰37砲 40年代步兵營未普遍編42砲 除81砲外就是日製92式步兵砲 是70公釐榴彈砲 口徑雖小但重量輕移動快
|
|
( 創作|浪漫言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