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1/21 23:43:34瀏覽3581|回應5|推薦76 | |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Renaissance,14到17世紀)的藝術家涉獵極廣,對科學也有興趣,最有名的就是達文奇(Leonardo da Vinci),因為這些人的多才多藝所以英文有個名詞叫「Renaissance Man」,意思是「博學多才之人」.這些藝術家的科學知識自然而然的反應在他們的藝術作品上,最明顯的是用透視原則(perspective)於寫實畫來正確的表達立體感,之前雖有人用但是沒有那麼普遍,十五世紀以後這個繪畫方法在西方已成常規.
相對之下中國的國畫就顯得缺乏立體感,小時候聽說這是因為古代的中國畫家不熟悉透視原則的關係,其實不須要這樣自貶身價.透視原則其實有很多種,西方畫家用的是單點透視投影(one-point perspective),中國畫家用的則是多點透視投影(multi-point perspective),雖然減低了國畫的立體感,但是才能畫出窄長的長卷和立軸.我覺得兩者各有千秋,不必說誰優誰劣. 不過我倒有一個疑問,所有西方近代寫實畫都遵守單點透視投影的原則嗎?(抽象畫自然不再討論之內)上網搜尋了一下後發現並不非如此,令我驚異的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家也在例外之列.我們來看一看法國印象派之父馬內(Édouard Manet )的名畫《佛利貝喆的酒吧》(Un bar aux Folies Bergère,見附圖). 粗看之下這幅畫的主角是一位站在酒吧台前的女酒保,另有一位女酒保背對著我們正在服務一位客人,主角背後是坐了滿了客人的酒店大廳.不過細看之下我們發現正中的女酒保的背後其實是一面大鏡子,反映出她面前的大廳,吧台,和吧台上下的酒瓶.她右方的女酒保其實是她的背影. 但是主角並不面向左方,而她的左方也沒有那位男客人的背影,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幅畫是從那位男客人的的觀點來畫的,所以沒有他的身影.但是問題來了,從男客的觀點來看,幅畫裡的三位主要人物的位置就完全不合單點透視投影原則.馬內是十九世紀的畫家,他的其它畫作好像沒有類似的現象,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馬內故意不照單點透視投影原則的來畫這幅畫,那麼他的用意是什麼呢?我們先看一下只有背影的那位女酒保,她上身稍微前傾像是在傾聽客人說話,或者是與他交談,顯示出親切的服務態度.正中的女酒保則面無笑容,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似乎無視於她面對的男客人的存在.我們已經知道這兩個畫中人是同一個人的正面和背影,顯然馬內拋棄慣用的透視原則是要強調那位女酒保表面(背影)和內心(正面)的兩個不同的世界.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