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傳說故事】 橘生淮南則為橘 生於淮北則為枳
2018/07/23 14:03:42瀏覽692|回應0|推薦0

 

春秋 晏嬰晏子春秋》〈內篇第 6卷 雜下)第十章

                     晏子將使楚。 楚王聞之,謂左右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 對曰:「為 其來也,臣 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 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

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 視晏子曰:「齊人 固善盜乎?」晏子 避席對曰:「嬰 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 徒相似,其實 味不同。所以 然者何?水土 異也。今 民生長於齊 不盜,入楚 則盜,得無楚之水土 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 非所與熙也,寡人 反取病焉。」

 

晏子春秋是一本史傳散文, 相傳是 晏嬰所作, 實為 戰國時人 蒐集有關晏嬰事績編成,西漢的劉向對其加以過整理,共8卷215章,分為內篇6卷和外篇2卷。

晏子春秋,內容 多半是記載 晏嬰的生活, 思想家和行為, 每章 篇幅雖短 ,但 結構完整,富有 故事性 趣味性 ,語言 簡練生動,行文 暢達明快 再散文藝術上,有很高的成就。

 

晏嬰(西元前578年~西元前500年),字 仲,諡 平,習慣上多稱 平仲,亦稱 晏子。齊國 萊地 (山東高密)人。春秋後期 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嬰 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說 晏嬰 身材不高,其貌不揚。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為 上大夫。歷任 齊 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輔政 長達40餘年。

 注釋:

1.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別國。

2. 習辭者:善於辭令的人。

3. 縛:捆綁。

4. 坐盜:犯了 竊盜罪。

5. 酣:(音ㄏㄢˉ ) , 酒 喝得很暢快。

6. 詣:詣(音ㄧˋ ) ,進見上級或長輩。

7. 曷

8. 齊人固善盜乎齊國人 善於 竊盜嗎?

9. 水土異也因為水土不同,所以橘變為枳

10. 熙開玩笑

11. 寡人中國 古代的帝王 自稱。

12. 反取病焉自取其辱自討無趣。

 意譯: 

                晏子 將要 出使楚國。 楚王 聽到這消息,便對 侍臣說;「晏嬰,是齊國 善於辭令的人,將 要來,我 想羞辱他,用 什麼辦法呢?」侍臣 回答說:「在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 我們 捆綁一個人,從大王 面前走過」 。大王 就問 :「這人是 何人?」我們 就回答說:「是 齊國人」。大王 又問 :「犯了  什麼罪?我們 就回答說:「犯了 竊盜罪。」

晏子到了,楚王賞賜 晏子喝酒。 當酒 喝得很暢快的時候,兩個官吏 綁著一個人 到 楚王面前。

楚王說:「綁著的人是何人?」官吏 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 竊盜罪。」楚王 瞄著晏子說:「齊國人 都善於竊盜嗎?」晏子 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聞 橘子 長在淮河以南 結出的果實 就是 甜橘,長在淮河以北 就是 酸枳,(橘和枳)它們 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果實味道 卻完全不同。這是 什麼原因呢?是 水土不同。現在百姓 生活在齊國 不竊盜,來到楚國 就竊盜,難道 楚國的水土 會使人民善於竊盜嗎?」楚王 笑著說:「聖人 不是能和他開玩笑的,我 反而是 自討沒趣了。」

 解析:

這是一則 記載於《晏子春秋》的傳說故事,現 已成為 一則成語 「南橘北枳」,表示 橘樹 栽在淮南就是橘,而栽在淮北 卻變成了枳,以此 表示 同樣的事物 會 因為環境不同 而發生改變 。人民 生長在齊國 不會 犯竊盜罪,到了 楚國 卻會 犯竊盜罪,莫非 楚國的風俗 讓人民 善於竊盜呢?

晏嬰 頭腦機敏,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 他 既富有 靈活性,又 堅持 原則性,出使 不受辱,捍衛了 齊國的國格。司馬遷 非常推崇 晏嬰,將其 比為 管仲。

   《論語 子貢 問曰:「何如斯 可謂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外交 無小事,尤其 在牽涉到國格的時候,更是 絲毫不可輕忽。 晏子 以機智 維持了國格,也維護了 個人尊嚴。「可謂 士矣。」

周敬王二十年(西元前500年),晏嬰 病逝。孔 曾 贊曰:「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輔三君而不有,晏子 果君子也!」

 參考資料:

在 蔡政府 剛 執政滿兩年之際,已經有 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明尼加與布吉納法索4 先後與台灣斷交。

目前 台灣邦交國 已經降至18國。創下 史上最低紀錄,引發 國內譁然。

蔡政府 都 只是以「嚴正抗議」中共打壓我國 來回應。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32&aid=11352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