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0/23 14:14:52瀏覽4360|回應0|推薦2 | |
【歌曲賞析】 李叔同 (弘一大師) 《送別》 李叔同 《送別》: 作詞 編曲 李叔同 作曲 J.P. 奧德威 歌詞: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韶光逝,留無計 今日卻分袂 驪歌一曲送別離 相顧卻依依 聚雖好,別雖悲 世事堪玩味 來日後會相予期 去去莫遲疑 草碧色,水綠波 南浦傷如何 人生難得是歡聚 唯有別離多 情千縷,酒一杯 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來 來時莫徘徊 (《送別》的 後半部分 歌詞 在 後期錄音中 多被忽略,但從 西元1935年 百代公司的 原版錄音來看,這部分歌詞 是 存在的。) 李叔同(弘一大師) (西元1880年~西元1942年),生於 天津,少年時 已擅長 吟詩作畫,寫字刻印。西元1901年來到上海,在 南洋公學讀書,是教育家 蔡元培先生的學生。在 讀書期間,李叔同 仍然 從事各種藝術活動。他 文才超群,在「瀘學堂」的 徵文比賽中 曾三次 獲首獎,深得 人們的稱讚。 西元1905年至西元1910年間,他在 日本東京 上野美術專門學校學習西洋畫和音樂,成為近代中國 第一位出國 學習音樂、繪畫的進步知識分子,同時 也是 我國最早學習西洋音樂的人。他 除了學習作曲理論之外,還主攻鋼琴。西元1910年3月,李叔同回國,先後任教於天津、上海﹐同時在《太平洋報》任音樂編輯。西元1913年任浙江第一師範音樂、美術教員,並兼任南京高等師範的音樂、美術教學工作。 西元1918年到 杭州 虎跑寺 出家,法名 演音,號 弘一。西元1942年 病逝於 福建泉州 開元寺。 J.P. 奧德威(John Pond Ordway, )(西元1824年~西元1880年)不只是一個作曲家,而且是一位外科醫生,畢業於 哈佛大學醫學院。據說 他作這首歌曲 原是為了思家和想念他的母親,歌曲叫做(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注釋: 1. 長亭:是指 古代 供 行旅休憩的驛站,倪璠 注:「《白孔六帖》云:『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因此,長亭 又稱為「十里長亭」,而近城的十里長亭 經常是 人們送別的地方。此指 送別的地方。 2. 天之涯 地之角:另一版本,天之涯 「海」之角。 3. 天涯地角:形容 極遠的地方,或 相隔極遠。韓愈《祭十二郎文》「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 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 魂不與吾夢相接」。 4. 知交半零落:知己朋友 約有一大半 已經 幽明兩隔。 5. 零落:凋落,指死亡。晉 陸機:「親友多零落,舊齒皆凋喪。」 6. 一瓢濁酒盡餘歡:典故 出自《論語 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 也不改其樂。賢哉 回也。」 但 近代 錄音版本 也有作「一觚」、「一壺」、「一斛」、甚至「一杯」、「一樽」!由 弘一弟子 豐子愷 親自手抄,並在 弘一大師 在世時 已多次再版 付印的《中文名歌 五十曲》,所載《送別》歌詞是「一瓢濁酒盡餘歡」。 7. 瓢:瓢(ㄆ一ㄠˊ),瓢瓜,俗稱 葫蘆瓜。葫蘆瓜 製作 爲 日常用具,其最常見的是 製作 葫蘆 ,用來 裝水或裝酒。(也可 製作 舀水、淘米等的勺子)。葫蘆是 往昔 旅人或僧人 旅遊或行腳 常備用具。 8. 觚:觚(音 ㄍㄨ),古代 盛酒的器具,具有 八個 稜角。說文解字:「觚,鄉飲酒之爵也。」盛行於 殷商晚期和西周,材質爲 青銅。 9. 斛:斛(音ㄏㄨˊ),是 古代容積單位。 漢朝 許慎《說文解字》:「斛,十斗也。」 從宋朝 開始,改為 五斗為一斛。 10. 樽:樽(音ㄗㄨㄣ),酒杯。 11. 一瓢濁酒:一個 裝著濁酒的葫蘆。 濁酒:指 剛釀成未過濾的酒,因為還 含有很多釀酒原料的殘渣,所以 看起來 濁濁的。 12. 今宵別夢寒:今晚 分別之後,夢中 我想你時 會感到 孤寂寒冷。 意譯: 在這行人休憩的驛站外,古老的道路旁,萋萋青草 連綿到天邊,晚風 輕輕吹過楊柳,遠處的笛聲 漸漸聽不見了,夕陽 也在遠山落下。 天涯海角,相距遙遠,知己朋友 約有一大半 已經 幽明兩隔。我們的歡樂 在飲盡這壺酒後 就要告一段落,今晚別後,夢中 都 會 感到孤寂。 時光如流水,無法挽留,我們 今日就要分別了,以 一曲離歌 送行,相顧無言,只有依依不捨。 相聚 雖然美好,分離 雖然難受,人世間 種種 不都是 這般 值得體會?有朝一日 我們 或許 還會相會,不要 再遲疑,離開吧!再會了! 說明: 19世紀美國音樂家 J.P. 奧德威 作有一首歌曲《夢迴故里》(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或直譯《夢見 家鄉與母親》。(這首歌流傳到日本後,日本音樂家 犬童球溪(日語:犬童球渓)以原歌的曲調(可能略微的改作),填上日文的新詞,作成《旅愁》這首 日文歌。西元1904年《旅愁》發表後,在日本 廣泛流傳。 西元1905年至西元1910年,李叔同 留學日本,接觸到了《旅愁》,他 被這首歌曲的優美旋律所打動,產生了 創作靈感,後於西元1915年在 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時 便以 J.P. 奧德威 的曲調 配上中文歌詞,作成了在 傳頌至今的《送別》歌。 《送別》用的是J.P. 奧德威作的曲調,但李叔同 在作詞時 對曲子 作過少量修改,故《送別》與《夢迴故里》的曲子 並不完全相同。在歌詞上,《夢見家和母親》、《旅愁》、《送別》則分別是 三位藝術家的個人創作,是 三個獨立的作品,之間無直接聯繫;當然 由於曲調的一致基礎,或許 在藝術神韻和表現感情上 有一定的相通之處。 《送別》的歌詞 類似 中國詩詞中的長短句,有 古典詩詞的文雅,但意思 卻能 平白易懂;整個 中文歌詞與曲調 結合得 十分完美,幾乎 不能 被發現是 譜曲後 重填詞的歌曲。有 論者 認為 李叔同的《送別》是濃縮了 元雜劇 王實甫《西廂記》中 第四本 第三折《長亭送別》的意境。 《送別》這首歌的歌名 常 被誤稱為「《驪歌》」,雖然《送別》是 一首驪歌,但「驪歌」並不是 它的歌名。 賞析: 這首歌 通篇 用白描手法,而且第一段 全部用來寫景;第二段 時空交錯,以現在時「今宵別夢寒」總括全篇。這首歌 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語),長亭、古道、芳草、晚風、夕陽……都是 離人 眼中所見,景物依舊,人在別時,聽起來 就 倍感淒涼。全歌 緊扣主題,充滿了 對人生的無奈。它的 審美效應,就在「酒盡夢寒」的無言中 回蕩不已。 這首歌詞,雖然 對離別 感到 無限哀傷,但卻也能 從人生無常的角度 看待人生際遇,例如「聚雖好,別雖悲,世事堪玩味」;而且 能夠 積極地 面對人生的生死離情,因為 雖是「知交半零落」;但「來日後會 相予期」則 又是 一種 對未來的際遇,預見了 喜悅的期待了。 這首歌詞 , 的確與原曲旋律 十分貼切!然而 歌詞本身 卻更能 激發人們的情感。由於旋律 扣人心弦,歌詞 意境高遠,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參考資料: 李叔同 這首《送別》歌詞, 隨著 流傳時間的流逝,輾轉傳抄,產生了 多種版本。這首 歌詞,至今仍找不到 原始 手稿資料。何種版本是 原創,莫衷一是。 中國 法正居士 曾因 喜愛此歌 而進行 研究,在他 蒐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 它至少 有 五種 主要版本。 弘一大師 李叔同 ~ 送別 歌曲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