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唾天」的密密密
2013/09/16 16:37:40瀏覽171|回應0|推薦0

「唾天」的密密密    /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

我記得佛陀在世時,有一個人,來告訴佛陀,說有人在外惡罵你。

佛陀說:

「那是惡人唾天,向虛空吐痰,結果痰仍然掉下來,落在惡人的臉上。」

我說: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例子非常的多,佛陀在世時,由於僧團大,人口多,人多口雜,不只外人毀謗佛陀,連自己人也毀謗佛陀。佛陀用的方法,是『默擯』二字,自己的弟子犯了錯,佛陀只有默擯,不怎麼理會。」

宋朝,陳希夷說:

「名氣是古往今來人們所最喜歡的,但,名氣卻為天地鬼神所深忌。所以在天地間,沒有一個人能享有完美的名聲。現在,如果你名聲愈來愈響亮了,但外人會嫉妒你,身旁的人也會吃醋你,所以要特別的小心謹慎啊!」

我記得有一個故事:

明朝。

有一位汪會道,天性聰穎過人,看書可以過目不忘,而且馬上可以背誦,寫文章通順達理。

汪會道有老師,等他學會老師的東西之後,便丟棄老師,認為老師昏庸,比不上自己了。用傲慢的口氣,辱罵老師。

他恃才傲物,把多位老師全臭罵一頓。

有一天,他獨坐書房,打了一個呵欠。

從口中跳出一個魁星來。

這魁星說:

「汪會道,你本來可以大魁天下,考上狀元的,但你恚怒諸師,不敬師長,講師長不如你,上天已削去了你的祿位。我魁星本是助你的,我也要離去了!」

說完不見。

汪會道自那天起,腦袋空了。

以前讀的書,全部忘記。

連字也全忘了。

因此,成了失智的人。

(不敬師長,傲慢凌人,則吉神遠去!)

我在陰曹地府見到這一等人,這一等人成了「唾天族」。

每日吐痰向虛空。

痰落自己臉上。

弄得自己全身都是痰。

然後找一個清淨的湖去洗身。

一跳入水。

沒想到水底有鬼,拉住「唾天族」的腳。

「唾天族」 一個又一個的被淹死了!

淹死後,又復活。

又唾天。

又淹死。

這都是不敬師長的後果啊!

我想到:

佛陀在世的時候,在外有六師外道的謾罵侮辱,在內又有戰遮少女、孫陀利夫人的汙蔑,另有自己的親侍叛變。

佛陀圓寂。

又有一批弟子高叫:

「黃面老子死了,我們從此自由了。」

試想想,佛陀教化眾生,而眾生如此對待他,不知如何想?

其實,做弟子的,只要學得師父的一言半行,如一觀想、一咒、一印,得一法可修,就是師父。就算離開了,還是要恭敬,不可輕忽。但,現代人就不同了,人心變壞,離開師父,就要毀師、辱師,視如仇家。

如此,天理何在!

由於「唾天」的這一等人,使我想了人世間的是是非非。

我知道:

「真相是難以明白的。」

我知道:

「大部分的人,都是臆想。」

尤其是文人的口業,綺語及妄語均非常多,蓋恃其口才及文思,逞其想像,用口及筆,譏評人短為樂,這會導致損了陰德。我常常看到有文學才華的人,往往貧窮潦倒一生,皆是口業太重的緣故。

大部分這一類的文人,都是輕薄之人,很喜歡聽是非、聽過失,好張揚人的短處,又加上自己的臆測,甚至增添、粉飾,喪人名節,也白損陰德。

這一類的人,傳述過了頭,還不知道呢!尤其執著之人,自認正義之士,正在破邪顯正呢!他還不知犯了大妄語戒。

自己沒看到。

只是聞。

你可知天差地別有多少?

看到也未必真,何況是耳聞?

現代人再加上白己臆測,那更是離譜了!

例如:

戰遮譏謗佛陀。

孫陀利譏謗五百羅漢及佛陀。

這兩個女人差一點毀滅了佛陀的僧團。

古之聖哲有言:

「靜坐常思己之過,閒談莫論人之非。」

修行人當如此也。

議論他人是非,有損己德。何不樂道人善,善言善行,揚人善行,則善者益進,人人為善,可以移風易俗。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chih1997&aid=854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