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最後的演講 廣閱一組洪淑珍
2011/04/17 22:55:52瀏覽402|回應0|推薦2

最後的演講              廣閱一組洪淑珍

作者:蘭迪‧鮑許〈Randy Pausch with  傑佛利‧紮斯洛 〈Jeffrey Zaslow

譯者:陳信宏    

出版社:方智出版

一、大意:

    最後的演講是作者蘭迪‧鮑許在得知胰臟癌治療無效,只剩幾個月時間可活後,在母校卡內基美隆大學的一場演講,雖然他的太太潔伊,希望他能取消演講,把珍貴的時間用來陪伴孩子、家人,但他卻提醒潔伊,三個孩子分別才五歲、三歲,及一歲,對他的印象是模模糊糊的,而這場演講正好可以透過聽眾適當的歡笑鼓掌,了解父親是個怎樣的人。

    蘭迪除在演講開始時,以投影片播放一張肝臟電腦斷層影像與聽眾數腫瘤數目外,刻意不把癌症成為這場演講的焦點,並自我幽默的說:「我現在非常的健康,可能比在座大多數人還健康。」接著還走到講台中央做了幾下伏地挺身,充滿活力,讓人感受不到台上演講者是個垂死之人。

    蘭迪此次演講主題是「全力實現兒時夢想」,其實是他自己的成長歷程,而他也以父母樂透來詮釋他是多麼幸運有著開明又嚴格的父母,才能有今天的成就,而他也不吝於幫學生圓夢,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並鼓勵學生為公共福祉貢獻心力,最後蘭迪於2008725日 以自己的方式退場。

二、心得:

    這幾年自己身邊一些親人、好友相繼罹癌,有逐漸好轉的,也有尚與病魔搏鬥中的,不幸的則與世長辭了。

    當親人罹癌時,是否要據實以告呢?雖然書中蘭迪的醫生提到,最擔心病患對自己的狀況瞭解不夠,家人朋友也隱瞞病情,怕病人喪失求生意志,但如此一來卻讓病人在癌症復發時來不及做最後的告白,無法用自己的方式退場,產生更大的遺憾。其實這看似簡單卻也是個令人難以啟齒的問題,說與不說、嚴重程度也須拿捏得適宜。

    大姐去年底罹患卵巢癌,術後看似恢復得不錯,但醫生已告知她的癌細胞是較毒的ㄧ種,無奈在今年七月復發時,家人都還抱持樂觀態度,求神問佛、中西醫並用;即使在他往生前一週我北上照顧她時,已覺得情況不對,卻也礙於〝死亡〞禁忌話題,遲遲不敢開口提醒姊夫他們,是否該問問大姐有何未了心願,及早做準備呢?無奈人算不如天算,大姐在家人未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往生,造成大家手忙腳亂一陣子。經歷大姊的往生讓我感受到預立遺囑及生前告別式的重要性,往生者眼睛一閉就到西方極樂世界,但在世的親人卻必須不斷調適自己才能慢慢接受這殘酷的事實;相對應書中牧師也建議蘭迪多存「情感保險」,趁自己身體還好時多花些時間與家人共處,將來負擔較輕,心情也較平靜,也可以讓自己以想要的方式告別人生舞台。

     蘭迪說:「我門改變不了事實,只能決定自己要怎麼因應。我門改變不了上天發給我門的牌,只能決定怎麼打這手牌。」如果大家都有這樣的心態,一定能面對種種難關,實現自己最大的價值。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ffy&aid=5036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