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04 19:34:40瀏覽495|回應0|推薦1 | |
「兩岸之繭」讀後感 生態組 陳麗玉 常在報章看到林谷芳先生的短文,談的多是禪詩、禪理,筆下也頗富禪機,因此一直將他定位為「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也無迎」的禪者。禪談無心,是無所用心,因為本自圓成,不待推敲,眼下這位方外人士卻要蹚進兩岸問題的渾水,不僅推敲,更要深入剖析,到底是「久被塵勞關鎖」的迷,或是「照破山河萬朵」的悟,且讓我們從他的書中一窺究竟。 作者從一九八八年海峽開放後,進出大陸九十餘次,實地的參訪,讓他對大陸的現況與過去十幾年的轉變有相當透澈的瞭解。兩岸在隔絕四十年後,在政經、人文各方面的落差,作者也有獨特的看法,他認為蔣介石雖然是軍人出身,但退守台灣後,卻以中國儒家的正統自居,深耕教育,落實傳統文化,讓台灣展現精緻優雅的風貌;相反的,毛澤東雖然文采甚佳,但在拿下江山、奪得政權之後,卻蔑視文人,極度向工農兵傾斜,在全國推動反智、反封建、打倒孔家店,不僅導致十年浩劫的文革,更是開放之初,大陸社會粗俗無文的主因。 其實,儒家的忠君勤王思想,是蔣介石在當時風雨飄搖之際,不得不抓緊的一根稻草;而讓工農兵翻身,則是毛澤東為他的階級鬥爭找到藉口。但不管緣起為何,對兩岸影響的確是顯著而深遠的。 改革開放之後,大陸在各方面急起直追,台灣卻陷入藍綠對抗,政治空轉的泥沼中,作者毫不保留的指陳內心的憂慮:台灣的籌碼正快速的流失,目前僅存的優勢大概只剩宗教、傳統儒家倫理、現代化以及少數尖端高科技工業而已。當此兩岸均勢日漸失衡之際,台灣島內「去中國化」的呼聲也日益高漲,作者條擧台灣與大陸的一衣帶水、同文同種,揭示「去中國化」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胡同,並且認為台灣只有積極的參與大陸的發展,站在中國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觀其遠、成其大,才能免於被「邊緣化」的命運。 展讀至此,不禁掩卷嘆息。廿一世紀是地球村、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各國無不積極躋身國際社會,致力於區域合作,唯恐被邊緣化。海峽對岸在「超英趕美」的政策下,大力提升學生的英文素養,期與世界接軌,反觀台灣當局卻在本土化的旗幟下,要求莘莘學子在繁重的課業外,還要研讀母語。這種教育方針幾近鎖國,因為,過度強調母語,除了徒增島內的族群對立之外,對提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力有何助益? 兩岸的恩怨情仇,多年來糾葛不清,居弱勢的台灣更長期生存在惡鄰壓境的陰影下,面對這種沒得選擇的困局,多少台灣人以移民出走來表達心底的無奈與抗議。但作者卻認為這是歷史給台灣的一個機會,讓台灣第一次能躍上舞台,引領風騷,這是很新鮮卻令人笑不出來的論點,因為,就亙古的歷史長河而言,這或許真是個機會,但對短暫的個人生命來說,卻顯然是人人避之猶恐不及的災難。 其實,作者想必也厭倦了這盤無解的政治困局,因此,他以文化人的身分,呼籲兩岸回到文化的原點,共同以史詩的心靈與胸襟來觀照中國近代的苦難,彼此以同理心為兩岸的紛爭解套,真是大哉斯言。然而,政治問題仍須以政治的方式解決,當前兩岸的政治人物只考慮個人的政治利益,平民百姓的苦口婆心,就如同狗吠火車,完全無濟於事,連作者本身也不看好,因為「體認歷史、反省錯誤,恰是短視的政治人物不願及難以做到的。」因此,作者也只能深深祝禱:兩岸總該出現一些禪僧吧! 雖然,「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期盼,只是,海峽中波濤滾滾,究竟還有多少個浪頭? 佛曰:不可說。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