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典賞析組 ˙黃曉玲 從李爾王--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2009/09/04 16:23:56瀏覽1015|回應0|推薦0

從李爾王--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經典賞析組 ˙黃曉玲

   <<李爾王>>是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創作中期(16001608)最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

    故事描述遠古的大不列顛國王李爾,在他年事漸高時,突然心血來潮想放下權力和榮耀,像平凡的老百姓一樣含飴弄孫,共享天倫。於是就召見三位公主,想聽一聽三個女兒對自己的愛有多深,有多孝順,並以此作為分封國土和權力的依據。

    大女兒和二女兒都說得非常動聽,讓李爾王聽得心花怒放,二話不說就各把三分之一的國土賜給了兩個女兒。而平常最得他的疼愛,卻不善言詞的三女兒呢,一句逢迎的話都說不出來。把高高在上的,平常聽慣甜言蜜語的李爾王給惹惱了。龍顏大怒之下,一丁點的財產都不給三女兒,並把她逐出國門;當然,三女兒的財產也順理成章的平均分給了兩個姊姊。

    從金枝玉葉的公主突然變成一無所有的平民,三女兒的貧窮嚇跑了前來求婚的波根地公爵,卻因禍得福贏得了法蘭斯國王的青睞,而遠離故土嫁給了法國國王。

    沒有了權力和財富的李爾,只留下一百個侍衛,開始輪流到大女兒和二女兒家去頤養天年。由此,慢慢揭開了大女兒和二女兒是怎樣的罔顧當初對老父王的承諾而虐待老王,終致李爾王在暴風雨之夜無家可歸,到處流浪,氣得半瘋半痴的種種辛酸。

    幸而,當初被李爾王拋棄的三女兒,知道兩個姊姊對待老父的慘狀,遠從法國帶兵回來救老王,見面後,又被兩個姊姊俘虜,而被謀害於獄中,李爾王至此心碎而死,而兩個狠毒的女兒也爲了一個男人爭風吃醋互相殘殺,致使一家四口,無一幸終。

    此劇之所以成為悲劇,是因為它蘊含著強烈的社會批判價值,殘酷的現實社會下,三女兒與李爾王的死,說明了不依權勢財富而有的親情之愛,在這世間是何等的難能可貴,甚至稀少到無法見容於權勢的世界。

    其實,莎士比亞中期(16001608)的創作,遠沒有早期(15901600)的多產,但卻走出了早期的喜劇的嬉笑怒罵與歷史劇中對封建制度的強烈批判,而轉入探討深刻的現實社會的人性問題;在著名的四大悲劇中,「哈姆雷特」「奧塞羅」「李爾王」和「馬克白」,都注重於探討古典主義時代最深刻的人性論。種種悲劇的產生,皆因對某些性格的缺陷,沒有及時處理而不斷累積起來,最終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哈姆雷特」是男主角優柔寡斷的性格導致的悲劇。身為王子,肩負著爲父報仇,不讓邪惡統治丹麥的正義使命,明知自己有理由有能力完成這個使命,卻過於堅持道德的完美,導致過多的自我質疑而猶豫不決,最後賠上了愛人和朋友以及自己的性命,惡人雖除,正義卻未得到伸張。

    「奧塞羅」是因為男主角對自己的自信心不足,忌妒猜疑自己身份尊貴的妻子對自己不貞,而聽信小人的說詞,親手殺害自己深愛的妻子後,才知道妻子對自己是忠貞不渝的,而愧對天地與良心苛責自殺身亡,全劇貫穿著妒忌、猜疑,巧計連環將人性的奸與詐,發揮的淋漓盡致。

    「馬克白」則是永無止盡的野心和欲求而導致的悲劇。探討的主題是,一個人如何從單純的願望,到無節制的野心,最後犯下不可赦免罪行的心路歷程。

    這四大悲劇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上,非常深動深刻。莎士比亞善於把人性的種種弱點,置於一個險惡的環境中,因此,性格弱點成為致命的毒藥。雖然每個悲劇都惡有惡報,但所有的主角的性格弱點,都無法抵擋邪惡而讓悲劇發生了,而最悲慘的是,因好人的死,使正義蕩然無存。

    這樣的悲劇,固然激盪人心,又是何其的淒涼!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ffy&aid=328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