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24 14:04:12瀏覽6126|回應1|推薦8 | |
書名:日治時期的海運 出版機關:國家圖書館 作/編者:何培齊 出版時間:99年4月 談到日治時期台灣的海運印象,首推「海角七号」最後一幕,梁文音飾演的友子在港口送別情人,這個刻骨銘心的片段足足花了五百萬元在台中舊酒廠重現,堪稱大手筆之作,但畢竟還是合成後的場景。其次在最夯的紀錄片《片格轉動間的台灣顯影》一片裡,也可以看到一些吉光片羽,如鵝鑾鼻燈塔、花蓮港廳舍,但是黑白影像一閃即過,意猶未盡。今日國家圖書館出版了這本書,以日治時期相關海運明信片為主,勾勒出那個時代的海運榮景,差可彌補熱中史料圖片蒐羅者的不足。 台灣移民的故事就從海運開始,兩岸移民與貿易造就了沿海港口的盛況,是謂「一府二鹿三艋舺」。日治時期初期也沿用清末的港口,從本書圖片裡,可以看出安平碼頭的第一艘浚渫(音同謝)船「成功丸」,也有日本人新闢建的安平運河;淡水港除了淡水碼頭外,還包括大稻埕河岸,由於河道淤積,艋舺在此時期已失去航運優勢;鹿港是沒落最快的自然口岸,因中日戰爭,加上河流氾濫,在日治時期後期廢港,走入歷史。 日本人來台之後,先於1999年興築基隆港,因為距日本內地較近,命令航路(補助航路)多達12條,從昔日淡水港的附屬港一躍成為當時最大的港口,港口內可見大和丸、蓬萊丸等商船,但是百年滄桑後,基隆港已經不再占鰲頭,僅能瞠乎高雄港、台中港之後;1904年日人修築打狗港,並於1920年改名為高雄港,為南進的根據地,有11條命令航路,躍昇為第二大港,碼頭上搬運的貨物包括香蕉、蔗糖及豆粕等,岸邊最明顯的建築物是哨頭船山上的清代英國領事官邸(此地曾被認為清代英國領事館),在日治時期為高雄海洋觀測所。 日治時期,亦興築花蓮港,隸屬花蓮港廳,為東部最大的商港,同時興建蘇澳與花蓮間的聯絡道路,稱為臨海道路(蘇花公路的基礎),最高點為清水斷崖,風景壯麗,全線猶如「一大繪卷物」。日本人視馬公港為台灣唯一的天然良港,指定為海軍要港,亦為南進基地之一。而在大板埒(音同樂)港(恆春南彎)的屠鯨剖鯨的圖片,印證了日本人吃鯨肉補身的偏執飲食文化。 在各口岸的導航設施方面,日本首次興建的燈塔是位於最北端的富貴角燈塔;而最南端的鵝鑾鼻燈塔肇始於清朝,日本人重新修葺,配合南進政策,被賦予軍事、政治上特殊的角色,「帝國領土的最南端,站在岸邊可將遙遠的外海盡收眼底,無論何人都會感受到南方開拓的壯志在胸中躍動。」是當時台灣八景之一。另外,位於安平古堡內的白色圓形燈塔,於1918年易地新建,今已停用,現為國定古蹟安平古堡的一環。 本書最精采的部分在「現代化的郵輪運輸」,臚列四大株式會社、13種郵輪明信片,由於選材的因素,有關船難方面的史料較少著墨,但是從書中約略可知中華丸、大和丸、蓬萊丸、亞米利加丸、香取丸、富士丸、高千穗丸等毀於二戰砲火,其中,日治時期雕刻家黃清埕就是搭乘高千穗丸遇難,這段故事曾拍成電影「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至於「海角七号」日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