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樓臺重起—林本源家族與庭園歷史 樓臺重起—林本源園林的空間體驗、記憶與再現
2009/09/14 09:10:36瀏覽1255|回應0|推薦1

書名:樓臺重起—林本源家族與庭園歷史
出版機關:臺北縣政府
作/編者:許雪姬 
出版年月:民國
98
年4月


書名:樓臺重起—林本源園林的空間體驗、記憶與再現
出版機關:臺北縣政府
作/編者:夏鑄九 
出版年月:民國
98
年4月

在清代,板橋「林家花園」、新竹「北郭園」、霧峰「萊園」與臺南「吳園」並稱為臺灣四大名園,目前除了「林家花園」及「萊園」保存下來外,「吳園」僅剩一部份(原臺南公會堂),而「北郭園」則完全不存在。

霧峰萊園(亦稱霧峰林家花園)與板橋林家花園是臺灣舊式庭園的兩大典型,前者是為林文欽所建,林文欽鄉試中舉後,築萊園於霧峰之麓,奉觴演劇侍其母,命名出自於老萊子綵衣娛親,現為明臺高中(原萊園中學)校園;後者則主要由林維源興建,當時為招待官賈士林,興築私人園林,以怡情養性並誇耀財富。

板橋林家花園,又稱林本源園邸、林本源園林、林本源庭園及板橋別墅,位於板橋市西門路,近捷運府中站。林家來臺的第一代為林平侯,林家在大嵙崁(大溪)時,林平侯有五子,國棟、國仁、國華、國英、國芳,立下「飲水本思源」五記,後來國華(本記)、國芳(源記)移居板橋,事業有成,故其家號命名為「本源」。

林家第三代林維源是當時的首富,也是巡撫劉銘傳推動臺灣現代化的幕後推手,他在1893年完成了園林,加上之前的弼益館(租館,1847)、三落大厝(舊大厝,1853)、五落大厝及白花廳(新大厝,1888),構成了完整的林本源園邸。

林家花園完成二年,臺灣即割讓於日本,雖然曾招待巡撫劉銘傳、黑旗將軍劉永福等官員,但是闢園旨趣卻在日治時期大放光彩。一方面,林家花園是臺灣仕紳招宴日本高官的場所,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川村竹治、石塚英藏,臺灣司令官菱川隆、渡邊錠太郎等曾蒞園參觀;他方面,亦舉辦詩社活動,詩詠名園。1935年並作為臺灣始政40年紀念博覽會「板橋鄉土館」之場址,蔚為轟動。林本源板橋別墅園林之盛冠於北臺,林家花園是明信片的必選景點。

二次大戰後,林家花園先是借給國民黨黨工辦公居住,政府撤退來臺後,又成為大陳義胞棲息處,亭園勝景寄生著諸多違章建築,最後竟有155戶,千餘人住進五落大厝及林家花園,政府不得不編訂「留侯里」來就地管理。在近30年的摧殘下,林家花園一度淪為學子們心目中的「鬼屋」。

在文化資產保存法未立法前的空洞期,古蹟保存常與商業利益拔河,林家花園亦面臨了痛苦的抉選,林家子孫透過都計畫的程序,捐出林家花園產權給政府,交換五落大厝(含白花廳)拆除後興建大樓,三落大厝保留作為林家的祠堂,並趕在劃定為古蹟前,拆除原來規劃為美術館的弼益館(現為停車場),至此林本源園邸僅存花園及三落大厝。

繁花落盡的板橋林家留下的足跡大致有三,除了林家花園及三落大厝較為完整外,為國定古蹟;「六館街尾洋式店屋」(位於南京西路243-251)建築群,是板橋林本源家族於日治昭和年間投資興建的鋼筋混凝土屋,現為臺北市定歷史建築;另外,大溪運動公園的古城舊址處還有一座立於昭和17年(1942年)的「林本源發祥之地」紀念碑。 

林家花園走過清朝、日治、民國三個朝代,在116年的風風雨雨的歲月裡,曾是首富的豪宅、名人酬樂的園林、詩人詠嘆之秘境、庶民非遊不可的景點,也曾淪為違章建築的宿主、青年學子冒險的廢墟,還好在文化資產保護者的努力下,以「古蹟」重現的精神留存下來。

站在林家花園的入口處,這條西門路是大漢溪的小支流湳仔溝(公館溝流經湳仔一帶稱為湳仔溝)流過的地方,先人曾在接雲寺對面之公館溝架木板為橋,故名之為板橋(枋橋)。林家當時曾策劃構築板橋城,設立東西南北門及小東門5個城門,早於臺北城築城,亦捐資興建大觀義學及板橋公學校。物換星移、白雲蒼狗,今日要認識板橋,一定要先從林本源家族開始認識,要認識林本源家族,當然不能錯過林家花園及三落大厝。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npinfan&aid=33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