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教授會的?還是學社會需要的?
2016/07/11 05:55:44瀏覽1604|回應0|推薦23

最近開始注意到「升學主義」的影響力真的是無遠弗屆,不只是年輕學子受到摧殘,連已經踏入業界多年的人都難免受害。下面是我某篇文章後面的一則公開回覆:

看到您的文章對比目前我的現況,真的心中感概萬千啊~~

我是一位在業界工作十幾年的資訊工程師,前二年考上在職專班念書,目前正在寫論文,我的論文方向是希望用實作的方式去驗證我所設計出來的系統可行性,但是我的指導教授(從來沒在業界工作過)卻告訴我,我的東西老師們看不懂,重寫!然後不能用實作方式去驗證,要用問卷調查方式(因為那是他孰悉的方式)、並且我的研究必須要有某些理論作基礎,於是就要我去研究社會認知學並用他來做理論基礎。

所以我的論文沒有系統、沒有實作,只有一個概念,然後用很多很多前人研究過的理論的相關文獻來支持我的看法,最後就發問卷去驗證我的理論是正確的就好。

目前還在掙扎著寫論文,但是寫得很無力,因為原本我認為對業界是很有貢獻的研究題目被老師以看不懂拒絕掉,然後被要求"參考"一堆早就有上百篇論文討論又討論的理論再寫進我的論文,並且說明它們很有貢獻。

所以我對台灣的高等教育真的徹底失望了~~~您的文章真的重重地打到我心上!

在職專班」聽起來應該是最務實的一個學制,但是顯然這些業界資深工程師無法實質受益,至少在論文研究方面,很難說他們念了研究所之後「研發能力」就能有效提升,畢竟他們在業界作為一個資深工程師,日常工作就是在做「研發」了!讀研究所應該目標是讓自己「更會」研發,回到工作崗位之後更能理解問題與解決問題,而不是只學會老師們「限定學界適用」的特殊研究方法。

這一則回覆沒說出他念的學校,或許有人又會說嘴,那是「學校太爛」之故,讀到「好的」學校就不會了!但是前天剛好與一位與他類似情境的讀者當面聊天,他讀的可是位在台北的頂尖科大,但情況也差不多,教授們在乎與重視的畢業標準,和他們自己的想法(真實世界的需要)落差很大,他也很掙扎。

可見台灣「學用落差」的問題不只是在高中職或大學,連研究所階段也是一樣的!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的「學術界」與外界脫節了!多數的「科技」大學教授也與「學術」型大學一樣的不食人間煙火。其實也不意外,我們這些博士應徵科大或一般大學教授時根本也沒被要求不同的標準,就是學位證書與論文數量而已,甚至一般非科大的大學也是可以設立在職專班的!希望這種背景的教授忽然開始變得有真知灼見,主動改變整個教育內涵那是希望渺茫的!

我也當過教授十多年,也擔任過學校一級學術主管,也參與過在職專班的規劃,老實說我所知道的多數學校心態其實對在職專班是不夠積極的,很多主管認定那只是一個「招生管道」,除了入學身分不同,上課時間配合學生上班時間之外,根本沒有針對他們改變與設計專屬課程內容,即使有!心態也是偏於傲慢自以為是的!教授觀點當然比老闆觀點更「全面」更高尚啊!事實卻未必如此。甚至還會稍稍貶低學生來讀專班的心態:反正多數都是來混文憑的嘛!到大學(研究所)過個水鍍個金就皆大歡喜了!

老實說,一批沒有業界經驗的教授,即使有心想幫在職專班的學生加值也是很難的!我認為心態上教授應該是與這種學生「互相學習」,針對學生需要拿出自己所長來調整課程內容與論文研究方向,目標應該是真的可以替學生提升能力。或者學校應該要求上在職專班的教授必須有業界經驗,或做過很多產學計畫,深知業界的需求與工作方式等等。

不過還是必須提一下對於教授本身的現實,如果教授的業界經驗或產學計畫不能受到足夠的尊重,不能得到和發表SCI論文不相上下的績效,不能因為這些對於實現在職專班理想的付出得到升等加薪,那麼這些說法其實都難以實現。教授「應該」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應該」有理想有抱負,但是如果大學對於教授的評鑑制度說:「有理想有抱負者不予實質獎勵,努力於形式論文者可加官晉爵。」那麼還有幾個人能撐下去呢?

我覺得想讀專班的人和大學的主事者都要好好思考,辦在職專班的意義何在?目的何在?讓資深工程師變得更像教授嗎?這樣對誰有好處呢?還是我們其實是希望工程師變得更強?更能分析處理自己專業領域的問題,教授或大學如果幫不上忙應該找能幫忙的人來做,或是摸摸鼻子自認做不到,不然即使是頂尖大學也難脫學店的惡評。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6564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