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己玩不如一起玩!
2020/02/03 04:46:43瀏覽984|回應0|推薦6

籃球是一個非常好玩的運動,除了技巧多元,場上多人互動,攻守之間可以產生的變化也多到像是人生哲學一樣複雜。連我這種玩了幾十年籃球的人還是覺得趣味盎然,甚至還在繼續學習新的球技與戰術,難怪我們最高齡的球友,年近70的老院長會說:我寧願死在籃球場上,也不想死在病床上

我覺得最微妙的部分就是:個人技術身材條件團隊合作其實都可以是籃球場上致勝的因素!這個問題永遠沒有簡單的答案!當我們以為身高主宰籃球場時,籃球最高殿堂的NBA就出現死亡五小的勇士隊連霸!當我們高唱籃球是團隊合作的運動時,又出現了類似KobeJordan這種一個人就可以改變戰局勝負的神級球星!

即使回到我們業餘玩家的賽場上,這種身高、球技或合作的矛盾也是永遠無解的習題!人人有機會,但個個沒把握!所以不論身材高矮,不論個人球技好壞,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好像還是有機會參與這個遊戲!每個人好像都可以找到球場上可以扮演的角色!

我自己的籃球經驗就很有趣,我的身材不高也不矮176-177之間,中學時代開竅的晚,基本動作沒有經過紮實的訓練,就是投籃還蠻準的!防守時做做苦工,進攻時等著大人們殺得難分難解時,等著球星們忽然發現我有空檔,傳球給我偷襲!算是無球進攻的殺手吧?這樣也能得好多分數的!

後來當然球技慢慢進步,不靠隊友自己也可以搞定很多狀況,被動球風就慢慢變成主動了!這當然更好玩,卻也開始有了甜蜜的負擔。隊友們覺得你夠厲害,會將球權交給你,即使你單打失敗也能原諒,畢竟他們自己玩的成功率也沒有比較高嘛!但我何時應該單幹?何時應該信任隊友傳球助攻呢?開始考驗我了!

我的籃球成長過程讓我知道,球場這麼大,隊友這麼多,總是有好多機會即使不是高手球星都可以輕易得分的!如果你要的是團隊優勢或勝利,很多時候你應該傳球助攻的!我自己守著好機會看球星單打失敗的經驗比自己得分的次數還要多!我一向就是那種會積極找機會,但還是需要助攻才能得分的人啊!

現在我常常是隊友信任的主攻手了!很尷尬的是:當我年輕還在體能高峰時,我的球技根本不是這種等級,現在技巧比較好了,我卻已經過了體能尖峰,硬是要自己單打,成功率未必比二三十歲較莽撞的年輕人好!所以要「自己玩」或「一起玩」的選擇機會就很值得斟酌了!

我的邏輯判斷是:此時考驗的是我到底在意我自己的快樂成就感多?還是達到贏球的目的多?傳球助攻不是施捨,或幫助某人建立自信,而是讓團隊獲得優勢勝利!我真正艱難的抉擇是:我自己單打的成功率真的比傳球給空檔的隊友高嗎?如果我的單打成功率是五成,助攻的成功率是六成,我就應該傳球了!

真正對於「有可能」單打成功的這個主導者的考驗是:人腦不是多執行緒的運作模式,如果分心想太多應該單打或助攻的選擇?猶豫不決之間,或許就會失去專注力,單打或傳球都可能失敗了!所以NBA那些自身攻擊能力很強,也很會助攻的後衛真的是神仙,非常難的!

看球很容易評斷是非,自己在那種高度身心壓力下要做正確的選擇,有經驗之後你就知道太難了!你就不會太苛責他們太獨霸或太推卸責任了!但是在我的感受上,我們是業餘的,勝負壓力沒這麼大!當然是「自己玩」不如「一起玩」了!我永遠不會忽視隊友的機會!

所以雖然我在FB上常常炫耀自己的表現很神,但那只是偶爾出現的趣事,安慰自己年紀雖然老邁,還是有能力跟年輕人抗衡挑戰而已!我真正最得意也會立即稱許隊友的是:我們的團體越來越會傳球助攻了!我清楚記得四年前我剛加入時不是這個樣子的!好多人都是從來不傳球的!現在當然好玩多了!球友之間的感情都變好了!

其實一樣的心態也呈現在我的事業選擇上,開業第二年,我就決定將自己的公司逐步縮編,從原來無所不包的系統整合商模式,變成只專注在影像辨識核心軟體研發的小公司,我現在的所有生意好像都變成「助攻」者了!即使我好像也能做到所有的事情?但重點是這樣對大家都好,效率會提升很多!比照NBA球星,我並不想當Kobe或Harden,一肩扛起勝負的責任,我比較想當Nash或保羅船長!一起玩真的好玩多了!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1316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