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清代外經微言: 五臟六腑病從膽治
2010/01/25 06:04:41瀏覽1596|回應0|推薦52
Gallbladder西醫說膽:

The gallbladder is a small (10 cm long) pear-shaped organ that is located near the duodenum and the liver. 膽臟10公分長 長的像西洋梨的形狀 位於靠近十二指腸和肝臟

The gallbladder is connected to the liver and the duodenum through small tubes.
膽臟有小管連接肝臟和十二指腸

The gallbladder's main function is to store bile, a dark green digestive liquid produced by the liver.膽臟主要的功能是儲存膽汁 膽汁是深綠色液體由肝臟製造的

Bile is a substance that helps to break down fats. When stored in the gallbladder, bile becomes more concentrated and therefore more powerful in its ability to do its work.
膽汁是一種物質 膽汁是幫忙分解脂肪 當儲存在膽臟的膽汁就變得更能集中
所以更有力量 膽臟就有能力去作它的工作

When foods containing fats arrive in the small intestine, the gallbladder releases the stored bile into the duodenum.當食物有脂肪而到達小腸時 膽臟儲存的膽汁 就會釋放到十二指腸

Here the bile helps to break down fats and also neutralize acids in the food that has arrived from the stomach.膽汁就會分解脂肪 還有胃臟也釋放中和酸分解這些食物

中醫說膽:

孔甲問:大腸者 白腸也 小腸者 赤腸也 膽非腸 何謂青腸乎
歧伯曰:膽貯青汁 有入無出 然非腸何能通而貯之乎
故亦以腸名之 青者 木之色 膽屬木 其色青 故又名青腸也

孔甲曰:十一臟取決於膽 是腑亦有臟名矣 何臟分五而腑分七也
岐伯曰:十一臟取決於膽 乃省文耳 非腑可名臟也
* 十一臟: 即五臟六腑

孔甲曰:膽既名為臟 而十一臟取決之 固何所取之乎
岐天師曰:膽司滲 凡十一臟之氣得膽氣滲之 則分清化濁 有奇功焉
*滲: 慢慢地透入

孔甲曰:膽有入無出 是滲主入而不主出也 何能化濁乎
岐伯曰:清滲入則濁自化 濁自化而清亦化矣

孔甲曰:清滲入而能化 是滲入而仍滲出矣
岐伯曰:膽為清淨之府 滲入者 清氣也
遇清氣之臟腑亦以清氣應之 應即滲之機矣 然終非滲也

孔甲曰:臟腑皆取決於膽 何臟腑受膽之滲乎
岐伯曰:大小腸膀胱皆受之 而膀胱獨多焉
雖然膀胱分膽之滲 而膽之氣虛矣
膽虛則膽得滲之禍矣 故膽旺則滲益 膽虛則滲損

孔甲曰:膽滲何氣則受損乎
岐伯曰:酒熱之氣 膽之所畏也 過多則滲失所司
膽受損矣 非毒結於腦則涕流於鼻也
*膽臟怕酒 酒傷害過多 膽臟就失去功能
*膽受損 不是在腦袋結毒 就是在鼻子流鼻涕

孔甲曰:何以治之
岐伯曰:剌膽絡之穴 則病可已也
孔甲曰:善
*膽絡之穴: 光明穴 在小腿外側 踝尖往上5吋
*絡穴 中醫云:久病入絡
黃帝內經云:
凡此十五絡者 實者必見 虛者必下
視之不見 求之上下 人經不同 絡脈異所別也
(人若有病 絡穴是有異樣 可以查到的)

黃帝內經云:
經脈者 所以能決死生 處百病 調虛實 不可不通
為此諸病 盛則瀉之 虛則補之
熱則疾之 寒則留之 陷下則灸之
不盛不虛 以經取之
盛者 寸口(把脈的穴 腕後橫紋處)大三倍於人迎(穴名屬胃經在喉頭旁)
虛者 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在寸口和人迎兩個穴位量脈博 比較脈博數 即知是盛是虛 或不實不虛(平也)

難經云:
膽木生病 水生木 木生火
膽虛則取五輸穴的膽經脈的母穴補之 水穴俠溪穴
膽實則取五輸穴的膽經脈的子穴瀉之 火穴陽輔穴
不實不虛則取膽經脈 不用補瀉之法

*一位德國物理學醫療博士說:
一切的疾病都會出現在肩部(肩痠 肩厚腫)及腰部(腰痛 腰肥一圈)
肺心腸胃肝膽等等的疾病

*西醫說膽汁分解脂肪 膽要保正儲存夠用的膽汁
才能把我們吃進去的脂肪消化掉 那中年人的大肚子 也不復見了
中年人的大肚子 會引發很多慢性病的
所以減肥要從膽臟下手 方法當然是用中醫穴道指壓
膽經左右對稱共88個穴道:
在頭部的膽經尋找"痛點穴" or 刮痧
在肩上的膽經用拔罐 請家人拔 or 刮痧
在肋骨的膽經尋找"痛點穴" or 刮痧
在少腹的膽經用拔罐 可以躺著自己拔 or 刮痧
在臀部的膽經用拔罐 請家人拔 or 刮痧
在兩腿的膽經尋找"痛點穴" or 刮痧
在兩足的膽經尋找"痛點穴"

拔罐的罐子: 留罐時間5-10分鐘
直徑6.5公分 5.5公分 3.5公分 2.5公分
太大拔不到病源 超過6.5公分 就不要買
6.5公分 5.5公分背部 胸前 腹部 大腿
2.5公分適合拔肩 手臂的骨縫之間
3.5公分2.5公分適合手臂 小腿

尋找"痛點穴"時:
它的感覺有時是 微痛 痠痛 極痛 觸電痛
當你一直壓揉"痛點穴"痛感消除後
隔天可能壓揉的部位會出現咖啡色
就像你撞到然後皮膚上有瘀青
瘀青經過推揉後會變成咖啡色
這是好現象 是經脈上的內傷被排出
還有一種現象 隔天感覺像被打得很厲害的那種痛的感覺
但是只是表皮痛 體內是非常舒暢的
這種痛 尤其是你壓揉頭部的"痛點穴" 感覺最甚
還有一種現象 一直放響屁 不要忍住 要放出來
這些現象可以說就是排毒或說內傷治好了
*黃帝內經云: 以痛為輸
根據痛的部位來定位 即"痛點穴"
"痛點取穴法"不是我發明的 是黃帝內經說的 只是我用白話字說它

來源: 清代 陳士鐸 外經微言
http://www.gesa.org.au/digestive-system/gallbladder.cfm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qoub&aid=356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