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憶錄與真心話
2017/01/18 09:13:08瀏覽800|回應0|推薦41

(取自於馬報副刊原版插圖)



 著名學者與作家【余秋雨】有一本著作【沙河】,是以標榜著古典象
徵主義小說為內涵而寫的暢銷書。

 這本很像寓言似的故事內容,雖然背景是以古典科舉制度為主題,可
是有一大部分詮釋著社會隱晦的那一面,不但販夫走卒難以真心待人,
甚至貴為九五至尊的皇帝,偶爾也會下達許多讓人難以理解的指令,以
於滿朝大臣只好費盡心思胡亂猜想一番,真是非常離譜呢!

 不過美國總統在卸任前夕,走訪海外軍事基地發表演說,他首先表示
有這麼好的機會為國家服務,除了深感榮幸之外,並且希望成為一介平
民之後,依然能夠繼續為國家和社會貢獻一己之力。

 看到這位政治領袖衷心熱愛自己的工作,更深愛其國家與社會的心
情,讓人不禁覺得為之動容,也許存在著比較多的真心話,而且能夠身
體力行而做到的承諾。

 然而我們同時想起許多人在離開工作崗位之後,大都會持續貢獻自己
的能力,不論是著書立論,或是到處演講,乃至於化作實際行動參與社
會服務,無不抱持著真摯、坦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態度,希望將
自己所走過的記錄留下來,當作個人與歷史的一部分而努力。

 好比日前就有一位知名老教授在退休的時候,除了平日的著作等之
外,更打算開始撰寫回憶錄,希望能為其充滿文學與藝術的人生,作一
個兼具真善美的總結。

 「著手寫回憶錄的動機,除了時空背景的因緣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最
主要的原因,那就是離開職場而退休的人,總是比較會說出自己深藏於
內心的真心話!」他在序言中坦率的表明。

 提到退休與真心話的議題,記得曾經聽過一位詩人說,能夠說出真心
話的人真是有福氣。

 想起這句話的言下之意,好像意味著人在江湖而身不由己的無奈,必
須等到離開原來的位置,才可以毫無顧忌的講出心底話。

 這樣的論調與看法其實很有趣,莫非很多人在社交場合當中,所聽到
的都是應酬語言嗎?就像余秋雨小說當中那位皇帝所說的話,盡是八面
玲瓏或是模稜兩可的看法,以致於必須深入理解之後,才可以發現其中
真正的意義。

 其實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周遭的一些事件,也許可以看到類似新聞事
件,偶爾也會在媒體報導當中出現。

 不過說實在話,許多人仍然在工作崗位的時候,也許抱持著忍氣吞聲
與滿腹的委屈,或是以事緩則圓的心情觸之,以致於大都不太敢做出違
背團體所決定的政策;可是當他們一旦退休之後,卻敢面對問題而提出
自己的看法。

 有一位尚未屆齡而提早退休的朋友,他就有類似的感觸,原來當他仍
然在職的時候,對於上級諸多既定政策,其實並不十分贊同;可是卻無
力更改那些早已決定的任務,所以只好盡其所能的予以執行。

 「然而事實證明,那些由上而下的命令,其實並不盡符合潮流與民
情,所以勉強執行之後的成果,總是導致於事倍而功半之失!」他覺得
很難過的表示。

 當然這位朋友的為人處事,並非阿Q或是和稀泥之輩,記得他在任職
之初,也曾經很努力針對事情的看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然而很多會議的過程與內涵,卻不盡然是要聽取興革意見,而是要宣
達上級交付之任務與指示而已,以致於到了後來開會的時候,他變成和
大家都一樣,根本不太願意表達意見了。

 「這種情況在某些單位經常發生,所以每當參加會議的時候,若不是
一片附和與阿諛奉承之聲,便是寂靜而毫無意見的結果,只是讓『會無
好會』的情況變本加厲而已。」另外仍然在職一位朋友,也毫不諱言的
說。

 既然類似的情況事實上存在,難怪那位老教授說出了心底話,因而客
觀的表示到了退休之後,人們總是比較能夠說真話,那也不是值得太過
於驚訝的事了。

 究竟此種情況是屬於拍馬屁文化呢?還是國人比較不喜歡表達自己的
意見?或是情況各有不同而不能一概而論?抑或事實並不盡然如此?

 當然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大概都會有一些想法,也經歷過不同層次的
過程與經驗,所以可能體會老教授的心情;即使或有不同體認與看法,
那也是極其自然的事情。

 然而不管如何,那位文壇知名教授寫回憶錄的心聲,以及提早退休和
在職朋友的看法,也許代表某種存在已久的真實情境,更說明每當人們
不在其位的時候,或許可以抱持著更為超然與客觀的立場,然後能夠用
心平氣和的角度,並且進而提出寶貴的意見。

 因此,在抱持無欲則剛的情況下,那些充滿真情流露的諍言,可都是
極其珍貴的真心話,這種退休與真心話的複雜情況,其實還真是讓人覺
得蠻有趣的呢!

(馬祖日報副刊105.12.30鄉土文學)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rolin&aid=86929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