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與老妻往香港文化中心看大陸國家話劇院演出老舍的小說「四世同堂」改編的話劇,該小說老舍創作於1944~1948年,全書共100章,第一部惶惑及第二部偷生完成於抗戰勝利前,分別於1944年11月及1945年5月起在報章連載。第三部份中文版曾在1950年代在小說雜誌連載,但只到87章,後13章中文稿遺失,由英譯本轉譯故事情節補回。(註)
故事的背景是在抗日的大時代,北京小羊圈胡同的升斗小民,面對蘆溝橋事變,日軍的鐵蹄蹂躪北京古城,胡同內的百姓,因其社會階層、知識基礎、經濟狀況、歷史與生活經驗,對這一場空前的國難,採取了不同的態度。
故事以小羊圈的三戶不同背景的人家錯綜複雜的關係展開,展現在國難當前的大時代背景下,不同的人,為了國族、為了生存,或為了利益,而採取不同的方式面對這一場空前的危難!
錢家以詩禮傳家,主人翁錢老先生面對國家危難,慷慨激昂,不失讀書人的風骨,他救了抗敵的傷兵,並設法將其護送出城,其子襲殺日本兵而為國捐軀。其後被同為小羊圈住戶的失意政客冠曉荷出賣向日軍檢舉被下獄。
冠家主人冠曉荷,面對國家危難,卻認為是他翻身的大好機會,極力鑽營與日本人的關係,其妻更是趨炎附勢,但其長女則同情錢家,並是錢家為國捐家兒子的戀人。
祁家老爺爺七十餘歲,歷經了八國聯軍等多場重大的戰亂,對歷史的認知,有著一種固執的信仰,認為北京城仍風水寶地,不會有大碍,只期盼著能過八十大壽,為人生劃下完美句點。
家中長孫瑞宣是一個讀書人,深知國難當前,想有所報效,但念到一家四代同堂,皆賴他的微薄收入在支撐,只好無奈的守在小羊圈胡同。次孫瑞豐是個痞子,與其妻一同與冠家鬼混,企圖勾結日本人而獲得利益。季孫瑞金是個熱血青年,國難當前令其決心離開北京城去投軍抗敵,得到長兄瑞宣的及錢老先生的暗助,而得償所願,但其戀人是冠家的二女兒,卻與其父一樣醉心於榮華富貴。瑞宣父親因受不了日軍的壓迫,到護城河投河自盡。諷刺的是,老舍卻是在文革中自己同胞的迫害下,於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城西北角外的太平湖投湖。
小羊圈的尋常百姓,如殯葬、拉車的升斗小民,在面對國家危難,都因著其不同的社會情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全劇的舞台佈景非常突出,在快速變換的舞台空間中,展現了北京胡同複雜的空間紋理與社會關係,非西方舞台劇的單一所可比擬。演員角色的扮演相當成功,有效詮釋了在大時代下複雜的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特性。
戲劇的張力非常緊湊,3個多小時的演出中,沒有冷場或拖泥帶水,能把觀眾牢牢的抓住,帶回華北抗戰的歷史情境,演到瑞宣的小女兒小妞子因糧食不足,在饑餓及營養不良下死亡,一股無語問蒼天的悲傷,令人垂淚!
此劇是我看過有限的中西方舞台劇中,感覺最深刻,也評價最高的一部。此劇亦曾在台北公演。
yad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