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青瓷_with五大窯之汝窯的迷思@鼎匋
2011/02/13 08:40:16瀏覽28|回應0|推薦0

凡只要說到三彩,就會聯想到唐代,說到青瓷,就會直接聯想到宋代,

不過其實青瓷釉的發產是一段漫長的演化過程,

只是到了宋代,當時的文人政治的素雅風氣加上燒窯技術的突破以及成熟,

青瓷大放異彩,所以才會有五大官窯(定、官、汝、哥、鈞)的出現,

每個窯系都有自己的特色以及典故,

其中五大窯當中又以汝窯燒製時間最短,相對的傳世品也極為稀少,所以市場上的價值也相對特別高。

不過在我的感覺是物以稀為貴,青瓷各大窯系中,各有各的特色,實在是難分軒輊!!

===========================================================

我們來談談汝窯,誠如之前所提到其珍貴處,

所以坊間很多燒青瓷的陶藝家都以追求重現汝窯天青釉為目標,

在我站在專業研究青瓷釉燒製的角度來看,這真的非常可惜,

若我們不去瞭解當時的文化背景,審美的角度,以及用更虔敬的心去解讀汝窯的作品,

這樣就好像打太極時,只重形,不重氣,

就算姿勢再怎麼好看,總是無法達到行雲流水的境界,就是少一個味!

所以,若只是在釉色上打轉,就會演變出很多不擇手段的燒窯方式,

有的使用色料調色,有的用降低燒窯溫度來做出霧光的效果,

乍看之下似乎對了,哪知道一上手就不對勁,

總不能連鑑賞陶瓷都要根蓮花一樣「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可就貽笑大方啦!!

===========================================================

再來談談汝窯的釉色,她是天青色(白話來說就是天空的那種淡藍色),釉面看起來比較沒有那麼亮,

所以坊間常看到的就是利用不透明的釉色調上色料,加上降低燒窯溫度,也就是不把釉藥燒熟,

讓表面還有很多未熔解的釉藥粉末,進而達到光線的漫射,自然表面的光澤就消失啦(但釉面手感會澀)!

漸漸的這種怪東西越來越多,反而變成了一種指標,而成為藏家找仿製汝窯的一個標準,

很多人也都被誤導了,所以我想趁這個機會讓更多藏家瞭解真正汝窯的精神以及鑑賞的角度。

其實,我們在故宮博物遠所看到的汝窯傳世品,她是經過一千年的傳承,雖然高溫釉藥很穩定,

可是經過長時間與空氣接觸,表面會出現一種OH的共價鍵,進而達到消光的效果,

所以可想而知,汝窯傳世品當時出窯的光澤跟現在肯定不一樣,若將他回溯,

他的釉藥表面其實是油光的狀態,而且非常溫潤,非常細緻,有如少女一般的嬌嫩。

加上他的釉面其實是帶有一點透光的質感,所以絕對不可能使用不透明的釉色去呈現,

若釉色要透,勢必得將釉藥原料完全燒熟,讓原料完全熔解,才能呈現其生命力。

==============================================================

最後,我們將自己帶到一千年前,想像官窯的陶匠們努力的燒製一件件的精品,

他們心中所想的只是對天子的崇敬,他們將自己的生命完完全全的灌輸到作品當中,

只有那樣的作品才會有這樣強的能量,才會紮紮實實的被收藏在博物館內,

廿一世紀的現在,我們景仰一千年前的汝窯,

一千年後的未來,我們拿什麼給後代子孫呢?

自古陶重青品,我相信青瓷不只於宋代,

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我期許自己能將青瓷給我的感動,擴展到每個人的心中。

 

 

ps:當您真正瞭解青瓷,誰還會執著於汝窯呢?

 

造型水杯__天青釉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