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岸整合模式突破性思考:未來一憲,近期兩府
2013/11/29 12:56:06瀏覽5972|回應3|推薦7

題記:這是畢某多年來綜合對兩岸彼此的政治生態、政黨運作、容忍底線、和發展趨勢等,做出的兩岸最有可能實現的整合形式的一種規劃和思考。日前在大陸發佈后,引起大陸朋友的關注和熱議。畢某認為,只要台灣取得了共識,兩岸整合的壓力就在大陸那邊。在台獨不存的時候,人們會更加反對“陸獨”,及大陸方面,爲了自己的政黨利益,開出不符合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條件,錯失多次和平架構的良機。這種思考方向,有很大的可行性:兩岸決策著,都不要為數十年之後的後人做出決定,在憲政和兩岸統一方面給他們充分的選擇。前提是,必須有排台獨選項。台灣如果想要取得主動,在兩岸整合的思路方面,必須以攻代守,主動提出自己的構想。 現在重發一次,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思考和推動。


民進黨先由謝長廷的“憲法各表”再到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初稿“憲政共識”,又到今天郭正亮的“憲法對話”均和憲法有關。兩岸關係的突破應該首先尋求臺灣藍綠最大公約數,然後再求得兩岸最大公約數。畢殿龍認為,用“未來一憲,近期兩府”,即“雙黃蛋”模式,可獲得兩岸關係的巨大突破,進而構建兩岸長期超穩結構。

 

所謂““未來一憲”,就是兩岸共同協商一些共同條款最終通過各自的程序,成為兩岸各自現行憲法的補充條款。近期兩岸政治談判的基礎,遠期是兩岸長期和平的保障,實際中又不至於影響到各自現行的制度,改變實質分治的事實。整體上,譬如是一個”雙黃蛋”,“中國”是其堅硬的的外殼,內部是兩個獨立運作的政府。

 

“未來一憲”從民進黨角度看,憲法對話比憲政共識更靠譜:憲政是動態的、更多涉及到兩岸政治法律的實際運作,因兩岸目前差異很大以至於等同刁難設限,短期內無法談判,達成長期穩定架構。憲法對話,則可在兩岸各自憲法中,找到歷史的聯結和共同的基礎。從而正視差異,約定步驟、消除焦慮。民進黨是兩岸架構長期超穩定結構最大的障礙,按照其思路,暢想一種政治模式,可以讓兩岸的共識儘早形成。按照短板理論“未來一憲”是從民進黨的“憲法各表”和“憲政共識”整合而來,經過一定的醞釀,應該能夠獲得其基本的回應和認同。

 

從國民黨角度看,“未來一憲”更不成問題。目前國民黨奉行的“中華民國憲法”比民進黨選擇性理解的中華民國憲法和中國大陸有更多的歷史、政治聯結,在主權上也有完全的覆蓋。只是因為兩岸內戰分裂的事實,而在行使各自的治權。如果大陸能夠正視和尊重這個事實,就可和國民黨一起將民進黨首先凝聚在和中華民國憲法的框架上來。臺灣藍綠對中華民國憲法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共識,才是“未來一憲”甚至是其他任何政治和長期和平架構的基礎。一個中國認同本就是大陸的底線,國民黨應該將之訴求民眾,維護中華民國憲法的完整性。這不但是政治理念的堅持,也是在民進黨沒有完全接受中華民國憲法之前,最好的選舉利器。

 

從大陸看,最大的疑慮是,這會讓自己在未來放棄現在的政治模式。大陸高層必須抓住歷史機遇,戰勝自己的政治思維定式,思考“未來一憲”現在制定的可行性,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沒有任何一種制度是千年不變的,要給人民未來做出各種選擇的可能性。

 

用“一國兩制”模式解決臺灣問題,不但在法律上無法給臺灣提供長期的政治保障,對大陸民眾也不盡公平:都是中國人,憑什麼臺灣就可以實行一個特殊的制度?而大陸人民就不能有其他的選擇?“未來一憲”不但可以滿足大陸民眾對未來有其他選項的希望,也是用法律提供“一中”框架的保障。

 

“未來一憲”從近期看,為憲法對話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方向;從長期看,為兩岸描述出一種憲政的暢想和希望。任何政黨或政府不能武斷地決定,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政治體制的不變,應該用法律的形式,描述根據社會歷史的發展,包括兩岸的統一的時間和方式,也應該未來由民眾自己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這種選項不但是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也是對後人智慧的信任。

 

“未來一憲”,在大陸方面,僅僅開放的是多年之後民眾對政治制度水到渠成選擇;對臺灣來說,獲得現實中包括獲取更多國際空間在內的實際發展利益,排除的僅是不可能實現的台獨選項。兩岸簽訂長期超穩定架構之後,可以在一個中國的外殼下,尋求國際社會開啟一個特例,讓臺灣自由參與到國際社會中。當然,應該包括臺灣改變現狀時,所享有的國際空間,由聯合國監督下自動歸零的制約條款等。

 

“未來一憲”要對兩岸的未來有包括排除台獨前提下,不以武力改變兩岸現狀,未來兩岸統一的時間和方式,由兩岸人民自由意志共同決定之。不會對兩岸現行政治制度產生任何影響,但對台獨選項會有明顯的、有法律效率的約束。同時也化解了兩岸長期分治可能導致隨時分裂的焦慮,讓急統順勢轉變成為更兩岸更長期和緊密的交流。

 

兩岸關係的發展,儘管都在不斷調整自己的思路,但因為兩岸高層的堅持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所限,在歷史的各個階段總是相互間慢了半拍:兩岸最認同一個中國的時候,一個要解放臺灣,一個要反攻大陸;當一方不再高喊解放臺灣的時候,堅持一個中國但必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臺灣卻拋出的卻是兩國論;當大陸不再堅持兩岸一個中國必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時候,臺灣因為藍綠無法達成自己的共識,連“九二共識”的基本一中框架都難以認同。兩岸問題的真正解決,必須站在歷史的長河中,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下,超越黨派、超越政治制度,用更開放的思維來思考。

 

臺灣不同於香港,只有真正的融合才會有真正的統一,只有有法律的保障,兩岸關係的發展才不會因為彼此政治和經濟的原因,隨時可能發生特大的變數。兩岸關係的解決不但是兩岸裂痕的彌合,也是一個取長補短、互為鰻魚效應,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共同提升的一個過程。一個中國框架下,保持各自相對的獨立性和發展特色,未必不是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多了一個備份,猶如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仍以“雙黃蛋”為例,在沒有開吃,及沒有完全統一之前,就是一個中國下的兩個治理政府;如果決定開吃,雙黃蛋的兩個蛋黃如何融在一起,這就要看兩岸民眾選擇什麼樣的吃法。不同的吃法,會有不同的融合程度。這種整合要看兩岸憲政的差異性減少到什麼程度,否則,兩岸只要有一方不同意,就需要繼續等下去。只要不台獨和去中國化,大陸人民任何時候,都不會支持武力統一的。習近平魄力和對憲政的包容,如果能夠撐過去和既得利益的前兩波較量。大陸的改變的加速,會是這兩代人可以看得到的。


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海家麥哲倫將雞蛋在餐桌上沒有豎起來之前,每個人都認為不可能,但當他真正豎起之後,每個人都認為原來這麼簡單。兩岸長期超穩定架構的建立,就需要更多的智慧,更大膽的突破。

(“未來一憲”為筆者探索性思考,如有引用,請注明出處)

畢殿龍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nluzhiyin&aid=9681775

 回應文章

LZN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2/02 20:37

毕先生您好!又来串门了!

 

LZN认为民选投票虽然SOUNDS GOOD,可是为了避免我们14亿贫富、地位、教育水平不均的大陆人学到诸如买票,贿选,做票(几千万甚至是几亿张票),激情下跪,枪击,乃至肆意修宪,(假如五千万人一个党,则出现接近三十个政党)到时无法无天随意瘫痪社会秩序的反对党及民众(Thailand style),无休止的蓝绿红民众互呛,被执政、在野轮流控制的司法,国会/人大龙头关说没事,爆料者反被起诉等诸多恶习,咱的台湾同胞也要做好示范哦!

我们不妨 来个 台湾解严后的两岸领导人 背靠背 比一比

一党专制下的共匪集团: 邓小平同志  江泽民 朱镕基  胡锦涛  温家宝    习近平 李克强及其同类  大陆人完全没得选

VS

民选的总统与立委统治: 敬爱的经国先生 李登辉 连战 萧万长 阿扁 民进党天王集团  马总统 王院长和他的关说国会(2016是民选的第二十年,LZN期待一位有远见的总统降临+胜选,天佑台湾)

另——

军队:解放军 贪腐盛行 装备改善  VS 国军 美式装备

媒体(TV ONLY):歌功颂德  近年略有所平衡报道  VS  三立(胡婉华的民视新闻节目NOT TOO BAD 出乎意料)  自由时报 煽情  民粹  立场偏向一方(也不全这样啦,但不少)

食安:中华黑心食品国快要统一了!

文化:传统文化被毁,道德沉沦  VS  完好保留了中华文化  风景好  人更好

抛砖引玉  望先生和其他版友补充

蛮有意思的!

 

LZN敬上

畢殿龍(xinluzhiyin) 於 2013-12-03 10:09 回覆:

謝謝先生分享了一個很有趣的角度。

這恰恰說明,任何政治制度都是有缺陷的。在當初設計或者形成這些制度的過程中,都是在自己的認知和局限下,和人性中的弱點做鬥爭。加之任何制度的形成和執行過程,都有不同的時長和改良,即便是最先進的現代制度,如果一種不健全的、徒有其表的社會制度,未必有古代一些開明盛世給人的幸福感更多。

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台灣即便文明,關在監獄里的更多的還應該是台灣人。就是說,美國任何國家都有醜陋和邪惡的人一樣。

從同一時期的政治制度來說,台灣的制度儘管在整個歷史長河中也許被認為比較高端,但是執行這些制度的人,如果無力,如果民眾的素質不能善用這種規則,未必有大陸那樣的制度更有效率。

兩種制度都有自己很大的局限,這種局限都是因為執行他們的人兒發生改變:大陸因為執行這些制度的人有力,在經濟發展上,更有效率;而台灣在執行這些制度上,因為族群撕裂、藍綠惡鬥,不能算是一種完全的民主制度,是一種被植入的、夾生的民主制度,所以,很多方面尚不能盡如人意。

兩種制度本身,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局限。大陸比較樂觀的是,已經認識到自己的局限不斷改進,台灣則對自己的制度沾沾自喜,沒有找到病癥的癥結所在,恐怕還要在糾結中迷茫一段時間。


美國台灣萬歲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2/01 15:59

美台關係堪稱是二戰結束後美國外交政策中最奇特的一個面相。
華府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始終維持一項不變的原則,就是:

兩岸不要統一、
台灣不能激怒中國,
台灣海峽永遠保持一中一台的態勢。

美國的對中國政策是允許(同時也希望)中國人幻想,
可以演戲,但是不可以認為這是真的,

例如: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中國人可以作夢和說謊,
只有美國政府可以對臺灣行使國家主權.

美國政府歡迎 美國臺灣 與 中國 改善關係,
讓中國對 美國臺灣 可以有統一的幻想,
但是美國政府絕對不允許 美國臺灣 與 中國 統一!

畢殿龍(xinluzhiyin) 於 2013-12-01 21:23 回覆:

美國出於自己的國家利益,對台灣的政策如何自有其道理。台灣想顯示這樣寄希望成為日本或美國公民的有幾多以及成為現實的可能性有多大,不得而知。

但只要不移民到日美,說起先生這樣的話來,未必都能夠有先生這麼輕鬆。台灣比較是台灣人的台灣。他們無不在爭取一種代價更小、長期穩定和平、繁榮社會願景、

至於先生本人,願意爲了美日,選擇一種迷茫、不可知、危險的前途,那也是先生的自由。這也許更浪漫和刺激一些


畢殿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對部份票源回應次問題的答覆摘錄
2013/11/29 15:03
虎撲先生顯然是很認真地看完并思考了,其思考的方向也頗為在理。感謝先生和其他各位的關注和支持。


在回答虎撲先生的質疑之前,先反向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台灣不獨,但也不統一,大陸會使用武力統一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畢某的論述和設想,則是多此一舉-----因為是比拳頭,誰厲害,就要按照誰開出的條件來。這是亙古不變的法則。 但設若,只要不台獨、不去中國化,就不準備動武,而是真心實意地,將希望寄託在兩岸人民身上。這種畫餅充飢,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比其他任何方案更可行。

其一,因為是共同的對兩岸彼此憲法的補充條款,這就是要約定,排除台獨選項---包括去中國化的漸獨。這點正是大陸夢寐以求的。

其二,兩岸約定未來的選擇讓兩岸人民共同決定,這也超越了目前台灣的,台灣前途有台灣2300萬人民決定。兩岸人民決定的前提是,有一方不同意,則一個憲法就無法形成,則就不強求勉強統一,事實上,也勉強不來。但兩岸人民共同決定,就不是兩岸政府之決定,要兩岸人民共同投票決定,并在這個過程中磨合彼此的差異。促使雙方的調整和改變。達不到改變的程度,則繼續維持現狀。唯一沒有之前的焦慮的時候,台獨被完全摒棄。

其三,兩岸政府,不能代替數十年之後的民眾決策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兩岸統合的時間表:可以反對台獨,但不能勉強要求統一。勉強要求的統一,如果不是軍隊進駐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沒有法律方面的保障,台灣是不會給你這方面的任何機會的。換位思考,大陸也會一樣。

其四,大陸如果連一個未來的設想都不肯嘗試,死保現在的制度數十年希望不改變,這是大陸自己爲了黨派的利益置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于不顧。是“陸獨”最典型的思維。如果對自己有信心,誰知道台灣不希望他們也選擇大陸的制度呢?落後的最終都會被先進的淘汰。應該交由未來。

因同時回答台灣的朋友,就直接打繁體字了。抱歉

再次感謝虎撲先生和其他諸位的參與討論。望繼續不吝賜教,希望智慧來自民間,而不是那些和兩岸網友都不交流、閉門造車的學者和大腹便便的官員。兩岸的整合,不同於其他政策的制定,不單單是一個智慧的方式的選擇和制定,更是需要民間的廣泛參與和宣導。

本部落格文章沒有注明轉帖者,均為原創,轉載本人原創文章時需要注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