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畢殿龍:美國釣魚台問題立場的荒唐與狡詐
2013/01/21 15:50:03瀏覽3070|回應26|推薦17

畢殿龍:美國釣魚台問題底線的荒唐與狡詐

畢殿龍:美國釣魚台問題的底線與北京應對策略

 

日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希拉蕊重申美國對釣魚台主權最終歸屬問題不持立場,但她同時又宣稱,美方承認該島嶼處於日本行政管轄之下,反對任何尋求破壞日本管轄權的“單方面行動”。被視為截至目前美國在釣魚台問題上,對北京最強硬的表態。如果這就是美國的底線,顯然不能平息中日關於釣魚台問題的紛爭,但這種立場,一方面顯得矛盾、荒唐和無奈,另一方面則有符合美國現狀和國家利益的狡詐。

 

說此次希拉蕊講話是最強硬的表態,其實並沒有多少新意,卻凸顯其立場的矛盾和荒唐:既然說自己對中日釣魚台上的終極主權沒有立場,北京堅持釣魚台擁有主權,有怎麼理由能夠不對釣魚台行使或爭取行使“治權”?換個說法,美國揚言,尊重日本對釣魚台的“治權”,但對一個沒有終極主權的海域、空域,日本有什麼絕對權力和理由,來幹涉另外聲稱對這一海空域擁有主權國家的進入呢?

 

說美國釣魚台立場的高明,就在於這個底線沒有明確的分野,更多地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什麼時候日本對釣魚台的治權被認為遭到了挑戰,這由美國根據中日雙方的反應和自己的需要來定,看似有個明確的底線,但中日都不確定這一底線真正“底”在什麼地方。美國說,尊重日本的“治權”,可以保留有自己以安保條約隨時介入釣魚台沖突的正當性,也讓日本感到被保護的安全,但另一方面又宣稱對釣魚台的終極主權不持立場,這又吊住了北京的胃口,不至於北京完全放棄對自己在釣魚台問題上調停的希望。尤其是,如果“治權”和“主權”都明確支持日本,則會同時得罪北京和臺灣。另外,又會被日本在此問題的為所欲為、鋌而走險所綁架。站在美國的立場,這種模糊實在細膩和狡詐。

 

面對美國一再宣稱的底線,北京不能再寄希望美國能夠做對自己有利的調停。美國顯然要用最終主權的模糊,來長期操弄釣魚台這張牌。現在美國在主權上,尚能含糊,這是因為美國的力量尚不足於和北京全面和正面對抗,一旦美國獲得更大、更絕對的優勢之後,在主權上的立場自然也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整。

 

北京在釣魚台問題上,應該用美國之“矛”攻美日之“盾”。無需實際占有釣魚台,但加強該海域的海巡,強化該海空域的主權訴求,用美國的底線,促使日本第一步先承認主權存在爭議(北京自然任何場合要堅持,釣魚台是北京的固有領土)。如果日本在北京不主動用軍事手段奪回釣魚台的前提下,膽敢先開第一槍,美國隊終極主權不持立場的虛偽假面就不攻自破。只有真正不害怕美國的介入,才能夠使美國不介入或少介入。

 

北京在釣魚台問題上,此時正是力量展示的最佳時機:一是,美日此時並非其最鼎盛時期,經濟和軍事方面,都暫時還不想和北京打一場兩敗俱傷的戰爭。二是,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盡管加速,但憲法修正和軍事準備還在加緊進行中。再過幾年,日本的實力也許比現在更強。三是,北京領導人新上任,美日對北京領導人的魄力膽略等底線不明,不敢貿然采取更強硬的政策。在美日對北京領導人底線的試探中,北京確定自己強硬而智慧的基調十分重要,否則,在今後數年之內,都會遭遇更大挑戰。(按畢殿龍搜索參看《美國對釣魚台立場清晰與模糊的玄機

》)

 

總之,美國在釣魚台問題上的底線,就是沒有明確地讓中日都能夠自由把握的底線。美國這種治權明晰、主權含混的底線策略,就是希望中日不要沒有爭執,卻雙方都能夠有所克制,中日“鶴蚌”長期相爭,自己則穩獲漁翁之利。美國對釣魚台主權歸屬的模糊,不是純粹要照顧北京的情緒,美國一旦連對釣魚台主權的立場也明確了,其在中日沖突中拉偏架的資格都沒有了,只能赤裸裸站在第一線,和日本一起面對被激怒的北京。美國操控“釣魚台牌”的方法是讓日本得裏子,北京保有基本的面子。面對美國的底線和策略,北京要先保全面子,還要爭到實質性的裏子。只有在釣魚台問題上獲取實質性的進展,才會真正有面子。

畢殿龍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nluzhiyin&aid=7243634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david yang
中華民國也應表態 抗議
2013/01/22 05:42
希拉里腦震盪剛好, 胡言亂語. 我們中華民國外交部或內政部也應發表嚴正聲明;  反正也不花錢. 

十八公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俄羅斯和日本的區別
2013/01/22 05:16

其實不說也知道。 日本是美國包圍中國戰略的急先鋒,是日夜不忘分裂中國,侵略中國的敵手,是中國一千年來的世仇,是中國5000年文明史裏最野蠻殘暴的對手,給他們一寸土地,就是讓他們的牙齒武裝得更尖利。對日本,寸土不讓,這是淺顯的道理。不但如此,其實最應該做的就是對日本永久宣戰,不滅日人,中華子孫真的是難以再見祖宗。

俄國則不然,至少現階段他們沒有和美國一起搞圍堵,沒有派 KGB過來搞顛覆,沒有資助民運藏獨疆獨和台獨,沒有幫助日本,沒有賣武器給台灣,沒有演習中以中國為假想敵,沒有對中國製裁和武器禁運,沒有在全世界侵略和屠殺。。。,總之,俄國沒有做中國的敵人。更別說俄國的強大實力, 中國再沒腦子也不會急著為自己找個北方敵人。但是,帳是早晚要算的。就在30年前,中俄還在準備核子戰爭。

道理是淺顯的, 別有用心的灣灣, 別再搬弄俄國的是非了,太低級。


路人Jun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歷史上偷走最多領土的不是日本也不是美國,而是俄羅斯,但北京從來沒敢大聲過
2013/01/22 04:05

七木公:

無論中國的實力如何,為保衛領土,如果戰爭是唯一辦法,那也應該要全力以赴 ,這是一個原則問題。

==========

哈哈,我一向認為如果面對俄羅斯,北京能談判,從"堅決主張黑瞎子島的完全主權"到"拿回一半黑瞎子島的實際主權",那也很好,不必在那嚷嚷甚麼不惜一戰的。  中國歷史上偷走最多領土的不是日本也不是美國,而是俄羅斯,但北京從來沒敢大聲過。

釣魚台如果最後也是一邊一半不打仗,那也絕非不可能。


路人Jun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解放軍海軍要解決美國加日本幾艘軍艦,自身恐怕折損更多
2013/01/22 04:01

ST60:

雖然美國全部火力高於中國﹐但只有部份能用於西太平洋﹐五角大廈評估第一島鏈東海南海美軍火力已不及解放軍﹐美國防部不抱必勝信心。

==========

我們把美國第七艦隊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火力噸位拿來和解放軍東海北海艦隊比一比好了。

"五角大廈評估第一島鏈東海南海美軍火力已不及解放軍",當美國國防部想要多一些預算或是要抗拒預算刪減時,一向是料敵從寬,把敵人吹捧成無敵鐵金剛,你要相信那種報導也沒辦法。

這個年頭要打仗沒人能有必勝信心,但解放軍海軍要解決美國加日本幾艘軍艦,自身恐怕折損更多。


十八公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勝敗和外人的立場並不能阻止中國的決心
2013/01/22 03:56
無論中國的實力如何,為保衛領土,如果戰爭是唯一辦法,那也應該要全力以赴 ,這是一個原則問題。在中國過去打的仗裏,面對美國,面對失敗的情形太多了,但是哪次也沒有退縮。中國在30幾年前的海戰時丟失過很多南海島嶼,但是要比不戰而退,甚至嚇得不敢戰 強得多。 要是一直照顧美國的立場,中共早在70年前就投降好了。

畢殿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大家的鼓勵和支持
2013/01/22 03:27

謝謝大家的鼓勵和支持,請大家文明交流。

駡街是罵不回來主權的。日本和大陸的民意的差別就在於,日本是更多人咬牙切齒、默默地備戰,而大陸民眾在大陸官方放放收收之下,只是嚇唬日本的時候多,防備和抵制日本的時候少。這從日本產品在大陸銷售恢復的程度以及雙方旅遊持續抵制比率可見一斑。

民意能否在對抗中化為力量,不是要看罵得是否夠大聲,而是要看準備的程度和自發的程度。再次感謝大家不吝賜救。這裡不一一回覆了。


本部落格文章沒有注明轉帖者,均為原創,轉載本人原創文章時需要注明作者。

ST60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給路人 Juno
2013/01/22 02:43
雖然美國全部火力高於中國﹐但只有部份能用於西太平洋﹐五角大廈評估第一島鏈東海南海美軍火力已不及解放軍﹐美國防部不抱必勝信心。

路人Jun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要說"中國在西太平洋火力已超過美國",很抱歉,那至少還要再等二三十年
2013/01/22 02:05

ST60:

中國在西太平洋火力已超過美國﹐時間在中國這邊﹐遲早要突破第一島鏈﹐面對崛起的中國﹐美國又能怎麼辦﹖

==========

"時間在中國這邊"這句話是正確的,但要說"中國在西太平洋火力已超過美國",很抱歉,那至少還要再等二三十年。


路人Jun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段意見
2013/01/22 02:02

不信邪:

畢殿龍先生,對東亞的國際問題發表過不少文章,顯然花了些功夫的,我們很希望有識之士大家來討論,那些罵街似的不爽人士,是否可以含蓄一點? 不要亂開口,徒顯幼稚無知!

==========

這段意見應該也包括那些罵狗罵雜種的。


不信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爽?
2013/01/22 01:07

畢殿龍先生,對東亞的國際問題發表過不少文章,顯然花了些功夫的,我們很希望有識之士大家來討論,那些罵街似的不爽人士,是否可以含蓄一點? 不要亂開口,徒顯幼稚無知!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