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21 06:05:08瀏覽2299|回應7|推薦12 | |
許多民眾和筆者一樣,不會因為文章題目這樣而誤認為,這是在誇讚馬英九的能力足夠大。而是旨在證明,馬英九並不夠好的能力,對兩岸尤其是對台灣未必是壞事。概括起來說是:馬英九現行的能力,讓兩岸關係維持到對台灣足夠有利的程度;世界經濟危機方面,儘管沒有讓台灣民眾感覺太好,但也是下滑較少、恢復較快的。即,馬英九的能力,沒有讓台灣在正確的道路上走太快,但同樣也沒有讓其在錯誤方向包括貪腐方面走太遠。 兩岸尤其是台灣內部,尤其是民進黨對馬英九的能力一直詬病不少。事實上,馬英九在許多問題上反應遲鈍、決策猶豫、抗壓性低、危機處理效能差,在議題和輿論主導上不及民進黨等。這讓其上任四年來狀況不斷:一個並沒有犯下根本錯誤的“八八水災”,毀掉了劉兆玄執政團隊,包括司法改革反貪腐在內的一些細節處理不當的積累,蠶食了其正面形象,民調一直下滑,包括五都選舉在內的一系列選舉,讓并沒有檢討和改變的民進黨趁勢而起。 當然,從台灣應對世界性經濟危機和兩岸關係發展來看,馬英九及其團隊的能力,如果說很差,顯然是極其不公平的,尤其是要像民進黨要求其全面兌現競選時“六三三”承諾一樣是苛刻的。在洶湧而來的世界性經濟危機面前,許多世界一流的國家衰退嚴重,甚至頻臨破產,包括美國和歐盟在內的許多國家至今仍未從這種陰影中解脫出來。台灣經濟復蘇的各項指標位居世界前列。與其說馬英九執政能力太差,不如說運氣還不夠好,至少是其只做不說,或說的不夠好,至少沒有對民眾特別是南部民眾有足夠的宣導、溝通有關。 假設馬英九及其團隊執政更有效率,即便增加了台灣經濟和改革的更大步的可能,但如果方向稍微偏差,過強的執行力也許或讓台灣的經濟和各類改革,在這個動盪的時代里,讓台灣變得更加危險。除非這種能力是空前絕後的。顯然,不啻是馬英九,在世界範圍內所有領袖和執政團隊中,都還沒有發現這樣的超能力。馬英九的能力,沒有讓台灣在正確的道路上走太快,但同樣也沒有讓其在錯誤方向包括貪腐方面走太遠。 設若換個角度思考,如果2008年贏得台灣選舉的不是馬英九,而是謝長廷和民進黨,以民進黨現在所有能夠叫得上名字的政治人物,包括蔡英文在內;再以民進黨一貫奉行的仇恨和封閉的對待中國大陸的政策,進行推導和設想,台灣的經濟發展和包括反貪腐在內的各項改革不見得比馬英九能夠做得更好。尤其是兩岸的關係,則更是篤定沒有今天的局面。 也許應該慶倖馬英九的能力只有如此。這樣說,除了因為馬英九及其團隊沒有信心過度膨脹,在世界經濟危機中,謹慎地因對,改革小步穩健地進行,讓台灣即便沒有驚世核俗的改變,但也沒有變得比周遭國家和地區更差。尤其是在兩岸政策方面,馬英九有點讓人鬱悶的能力和態度,讓台灣在客觀上受益匪淺。 北京方面對國民黨全面執政,能夠迅速、全面推動兩岸關係一開始寄予厚望。正是馬英九這樣搖搖晃晃,多次幾近崩塌的能力,讓大陸方面不得不降低其最初的期望值,調整兩岸關係發展的節奏,對台灣的經濟扶持釋放更多利多,更大力度地配合馬英九的執政。如果各種讓利和採購是大陸方面主動表現的話,面對馬英九的軍購、和平協議公投等幾近荒腔走板的一些作為,大陸比以往多的是更多的克制。馬英九攜執政的優勢和並不太壞的政績,沒有發揮宣導和開拓的優勢,卻瞻前顧後,兩岸政策執行得只有半套。難怪大陸許多民眾對馬英九失望,不無賭氣地說,希望民進黨上臺,即使兩岸關係不能變的更好,但至少可以有一個明確的敵人,爽爽快快地較量一下。從這個角度來說,馬英九看似不好的能力,讓台灣獲利不少。 馬英九對自己的能力也許有自知之明,在島內經濟發展和各項改革上,并沒有採取冒進的政策;在兩岸關係上,極大限度地掩飾了自己統獨的立場,兩岸的經濟和民間交流有大踏步發展,而兩岸的政治和軍事交流,則困難重重,馬英九並沒有在輿論和民意上做好準備交流的準備。和馬英九能力相若,但兩岸政策卻大相徑庭的蔡英文如果贏得即將到來的2012大選,或者馬英九連任成功,台灣經濟和各項改革,及兩岸關係恐將面臨更大挑戰。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