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陳雲林10月該不該如期來臺?
2008/10/04 08:09:11瀏覽764|回應0|推薦1

 按照兩岸兩會原有的規劃,陳雲林10月應該訪臺,這是開辟兩岸關系新篇章的大事、好事,本不應該有什麽疑慮和猶豫,但此時正值臺灣內政處理被民眾詬病、相關議題被民進黨利用準備向陳雲林嗆聲示威之時,就連深陷弊案之中的陳水扁也蠢蠢欲動,大呼要組織群眾沖擊陳雲林。這就讓兩岸對陳雲林此時是否適合來臺,來臺會產生身影的影響,官方以及各種政治勢力再加上民間的聲音,陳雲林來臺的利弊有了多重判斷選擇。

 

 臺灣一著名政治評論家胡忠信和一些名嘴就曾經在電視節目上反復喊話:陳雲林最好不要在10月來臺。因為他們擔心陳雲林此時來臺,民進黨甚至陳水扁會向其嗆聲,不大好看;而且,陳雲林作為客人,在人家夫妻吵架或者是教訓小孩的時候,最好不要去串門,免得主人尷尬。這種擔心是善意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直至目前看來,臺灣當局並沒有延期的打算,大陸官方也大有客隨主便如約而來的意思。兩岸官方做這樣的選擇自應有充分的考慮:首先,臺灣統獨之爭、藍綠之爭、甚至是有幾個發瘋的人借民主自由之由,甚至有些人什麽也不為,只為了出名,都會利用陳雲林來臺這樣的機會走上街頭表現一下。對陳雲林來臺有雜音的輿論環境,甚至是不雅行動都是非短期內能夠改變的。想等島內觀念、行動都統一了,才讓陳雲林來臺,恐怕就遙遙無期了,兩岸關系的推進就會受到很大的阻礙。其次,發出與馬政府不同聲音的媒體和有不同行動的政黨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兩岸交流是對臺海兩岸、對臺灣民眾有益的事情。如果誰不想讓民眾安享其利,誰就要冒有被民眾唾棄的風險;再次,在保證陳雲林等大陸官員安全的前提下,讓他們接受一下臺灣民主的震撼教育也無不可(前提是,這些都是自然的,而非主導的,程度是可控的、理性的,而非讓別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的),因為這些本身就是臺灣政治文化的一部分。最後,不能夠因為民進黨和陳水扁等人組織所謂的發對陳雲林的行動就退縮,這樣不但是馬政府當局向這些勢力示弱、妥協,而且即使妥協了,對政府以後的執政也並不能夠更有利,筆者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把馬英九的首任內閣稱作“趟雷”內閣(可搜索《馬英九首任內閣的趟雷任務》),既然如此,就不可不在內閣改組前“趟”掉兩岸關系發展的最大的“地雷”。大陸方面當然會充分尊重臺灣方面的安排,並在馬政府的提醒下,抱有這樣的心裏準備。相信大陸訪問團為了開拓兩岸新局面,願意配合臺灣方面,忍辱負重做第一撥敢於吃螃蟹的人。兩岸官方形成的默契,正是建立在一句俗語之上:“聽蝲蝲蛄叫,就不種地了”的基礎之上的。

 

 民進黨和其他臺獨團體如果此時想搶鏡頭,表示自己的存在並無不可,但街頭示威的效果,實在不如尋求和代表團深入交流、談判的機會來得更有意義。這樣才是對臺灣民眾和社會理性、大度、負責的態度。至於陳水扁組織的反對陳雲林的聚會,則純屬別有用心。陳水扁是希望以政治行動來模糊其貪腐弊案的焦點,甚至希望通過這個行動被捕,而非因為貪瀆案入獄,從而獲取更多政治影響,使得自己茍延殘喘。民間多數民眾不希望政府對惡勢力示弱, 而希望陳雲林暫緩來臺的人,一部分人是懷疑馬政府處理這樣危機或者事態的能力,如果控制、處理不當,會把好事變成壞事;還有一部分人是擔心家醜外揚,不希望大陸客人看到被扭曲的民眾,病態的人性。這些人都是善意的,都希望兩岸能夠交流溝通,獲得更多的穩定和平發展空間。在希望陳雲林來臺的人中,也有別有用心者,因為只有陳雲林來臺,他們才能夠有表演和操弄族群對立的舞臺。在不希望陳雲林來臺的人中,也有想明天就建立臺灣國的人,就是希望大陸高層永遠都不要來臺,即使能夠來臺,也恨不得制造事端,造成大陸高層永遠的無法來臺。

 

 陳雲林等高層來臺協商,象征性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因為在大陸甚至是在其他國家或地區談判協商,都沒有什麽不同。此行更多地是體現公平對等原則的“來而不往非禮也”。一件事情如果被政客操弄,無論如何去做,結果都會被詬病的。設若大陸高層不來臺,那些民進黨等臺獨團體就又會說,臺灣被矮化了,每逢談判都到北京去朝拜等等。馬政府只要妥善安排,保證安全,即使出現點小狀況,都是可以理解的。當然,如果能夠妥善安排日程,既不示弱,又能夠巧妙避開示威聚會的鋒芒,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如果實在避不開,就要如約成行。那些希望借陳雲林等高層來臺制造事端、阻礙兩岸關系進一步發展的人,也只是蜀犬吠日,無關大局罷了。

畢殿龍

 

模擬陳某某訪台講話提綱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nluzhiyin&aid=227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