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25 21:13:52瀏覽1013|回應0|推薦9 | |
(照片擷取自網路)
上週看了茱莉亞羅勃茲主演的「享受吧! 一個人的旅行」,該片改編自伊莉莎白吉兒伯特暢銷全球 700多萬本的同名小說,小說裡忠於自我的主題成為電影腳本的發展動力。 「看完,真想暫時放棄現有人生,來段一個人的旅行」,我說。 「我也是」,原來佑彥媽也有這「共識」。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電影之所以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是因為電影談論的是人性(尤其女性)內心自我追尋的過程。 電影中透過旅行讓生命的音符跳躍,也讓自己擁有生命的獨白時刻,透過電影讓這些原本在心裡底層的緩緩河流成為一種波濤式的巨浪,情緒起伏外又充滿了戀愛的畫面。 其實說戀愛,並不精準,因茱莉亞羅勃茲飾演的是一位原本獨立自主的結婚女性,經濟不於匱乏,情感也有所依歸,但她內心仍然有種「追逐自我」的憧憬,因此她要的不只是一般豆蔻年華少女式的伯拉圖戀愛,而是真真實實、有爭吵也有關照的情愛。 「享受吧!一個人去旅行」看完有很多想法,尤其片中義大利的揶揄美國的笑話,說明有時候挺可笑的美國價值,在華人世界卻被奉為圭臬。 結婚了,對於「一個人去旅行」這種機會,會有兩種矛盾的感覺,一者是自我追尋解放,一者是逃避。而自我追尋和逃避,往往是一體兩面的事。 電影「享受吧!一個人去旅行」說的是看似什麼都令人稱羨的女作家,在心中卻是空虛、找尋不到真正的自己。電影主軸包括「美食、友情、信仰、祈禱和對真愛的追尋」。 該如何定義人生中的迷失和信仰?每日汲汲營於追尋的人生成功定義不一定能自我滿足,因盲目追尋所獲得到的答案不見得可靠。 研所時,因指導教授要去英國發表論文,我和另外三位同學跟隨教授至英國巴斯。 不過這研討會只有約七、八天時間,我在決定出發後先詢問教授: 「我能否獨自早兩個星期去英國……,到X月X日才去機場和老師、同學碰面」 因為我希望能坐一趟飛機,除了參加論文發表外,也能有時間獨自在英國闖蕩兼流浪。
「OO,他有冒險犯難的精神......」。 這是我研究指導教授在我退伍前寫的推薦信,因為信件中的這句話和其他內容比較沒關,但對這句評語我印象深刻。 白天我體驗紳士的英國,坐在倫敦橋的一旁,教堂鐘聲響起,隨風吹送到我的臉龐。 夜晚我體驗紅燈區的英國,走在燈紅酒綠的紅燈區塊,還是挺有意思的人生經驗。因為在這裡不會出現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故事,愛情在這裡也可以論斤稱兩,反而折射出情慾的另類公平。 婚後,沒太多這種機會「獨自」去旅行,因此看完電影「享受吧!一個人去旅行」後,我們都「各自」有「獨自」旅行的衝動。 但現實生活考慮太多,衝動只能化為一時的悸動,因為成家立業後慢慢知道,要「放手」是需要學習的一件事,對於某些人事物都難以抉擇。 十幾年前旅行到地球的另一個角落,會發現自己在國外曾未咀嚼、不曾體驗過的「身為少數民族」的歷練,這種衝擊是外在事件、內在情緒,以及感情生活的流轉。十幾年後看完「享受吧!一個人去旅行」,就像回顧我去英國的那兩個星期,檢視我過往的生命檔案。 當電影茱莉亞羅勃茲主演的「享受吧! 一個人的旅行」中不斷出現浪漫的「異國風情和真愛追尋」想像時;我主演的「一個人旅行」我只記得: 「天知道,在英國我多想念台灣的夜市美食小吃,臭豆腐、蚵仔煎......」。 兩種情境,差真多啊。
P.S. 電影「享受吧!一個人去旅行」好不好看、值不值得看?說爛片也有,說好看的也不少,也許歷經人生某些片段,對當中的某些橋段還是會有淡淡的感動,例如男主角和他青少年兒子即將短暫分開時彼此的擁抱......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42256500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