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漫談金庸》/老頑童
2019/04/19 10:23:13瀏覽1558|回應0|推薦2
《漫談金庸》

(O)楔:武俠與金庸

談起武俠小說,相信許多人都會想起金庸。這是個相當奇怪的現象。
其實,放眼歷來寫武俠小說的作家群,金庸絕對不是第一把手,甚至想
擠身前十名內都夠不上。
在一大堆「金學研究叢書」中,倪匡硬是把金庸的《鹿鼎記》形容得前
無古人、後無來者,只因為倪匡是一個可愛的朋友。金庸一共寫了十四部
書,《鹿鼎記》是最糟糕的五部之一。希望以後有機會專題討論這一點。
如果說金庸沾了生辰八字的光,比較接近我們的時代,才讓大家念念不
忘,還是說不過去。因為放眼近代武俠小說家,比起前輩,他固然並未青
出於藍;比起同輩,他也不能技壓群倫、脫俗而出。這才值得討論。
談起金庸,相信許多人又會想起武俠小說。這現象也同樣的奇怪。
須知冩武俠小說只是金庸的副業。一個憑副業揚名立萬的人,算不算是
英雄好漢?這一點也值得硏究。

(一)放眼看武俠

曾經有論者認為《史記》的《遊俠列傳》是最早的武俠小說。但史冊畢
竟就是歷史冊。這種說法太過牽強附會,不能贏得普遍的認同。
根據一般公認的看法,武俠小說始於明代的章回小說。其中《水滸傳》
(明施耐庵著)、《七俠五義》(初名《三俠五義》,清石玉崑著、吳樾
撰修)、《七劍十三俠》(又名《七子十三生》,清唐芸洲著)、《萬花
樓》(清李雨堂等編著)•••••等,都可歸類為武俠小說。
至於《封神榜》(明王世貞著)和同期的《西遊記》(吳承恩著),雖
然也述寫武功和俠義事跡,卻比較偏向神怪小說。民初還珠樓主李壽民風
行一時的《蜀山劍俠傳》系列,走的也是這條路線。
事實證明這些武俠小說都已經珍遞到現在,而且還會繼續流傳下去。
金庸的武俠小說能不能傳下去,還須等待時間來證實。就算中間有一兩
部經得起考驗,僥倖過關生存了,流行的廣度能不能超越前人,又是一個
問題。所以說,明清兩代最少已有三、四部小說尚待金大俠急起追趕了。

(二)金庸比前輩

近代武俠小說家,比金庸老一輩的佼佼者,首推王度盧。他的《鶴驚崑
崙》系列必將長存,其中《臥虎藏龍》改編成電影,由台灣省李安執導,
在國際上轟動過一陣子。
王度盧的筆法平實流暢,看他寫武俠,就像看沈從文寫文藝一樣,雖然
明知是創作小說,卻有真實親切感,不像金庸充滿製作的痕跡,類似《鴛
鴦蝴蝶派》。
再看「鷹爪王」鄭證因,作者本身就是武術大家,曾經登場公開表演,
未寫小說,先當過小說家的技擊指導。且來比較一下他們筆下的功力:
鄭證因寫出來的一招一式,都可當武學教材。王度盧雖然不那麼內行,
但寫來也有條有理;看《鶴驚崑崙》九華山老人鍛練徒弟,讓他抱一隻新
生犢牛上下山,日日如此,直到他能背起一隻壯牛到處跑,氣力隨著動物
長大,終於造就出一代名俠江南鶴(李慕白的師父)。再看金庸,說什麼
「欲練神功,引刀自宮」,近乎旁門左道,結果《笑傲江湖》一部書創造
出岳不群、林平之、左冷禪、東方不敗四個怪物!誰高誰下,至為分明。
《十二金錢鏢》作者宮白羽(粱羽生最敬佩的前輩)寫武俠,狂放豪邁
的氣氛融貫全書。同樣的派勢,在金庸書中只能偶而一現。最凸出的例子
是《天龍八部》的喬峰,而且是頂著些微《水滸傳》武松的影子登場的!
平江不肖生向愷然的《江湖奇俠傳》和改編的《火燒紅蓮寺》大家必定
熟悉,不必再花時間介紹。這是一部好書,神怪部份是後來拍電影時添上
去的敗筆。看同時期的作品,千萬不可忽略掉一部雄渾厚實的巨著:朱貞
木的《七殺碑》。
金庸的作品即使一再大規模修改,跟上述放在一起,還是矮了一大截。

(三)金庸比同輩

一群人同時寫同一類的東西,梁羽生的筆法如行雲流水,令人看得蕩氣
迴腸。老頑童看他的長篇,可以徹夜一口氣看到天明;看金庸的作品,每
隔個把小時就需要停下來透透氣。梁、金的高下,至為明顯,毋庸置疑。
武俠的路,金庸走起來是平坦通道,古龍古大俠則是峰巒起伏的丘陵。
一般論者把古龍的作品分成彳亍學步的早期;火速成長的中期;和光芒
萬丈的全盛期。老頑童認為還應該加一個樂極生悲的衰退期。
在他的全盛期,古龍祭出煥發的才華來創新,不負新派大師的雅號。金
庸卻常常拿自己一知半解的東西來標新立異,弄巧成拙。試舉兩個例子:
一、武功描寫方面,古龍筆下《多情劍客無情劍》的「小李飛刀」瞬息
間一刀封喉,明快爽利,何等驚心動魄;金庸「降龍十八掌」從《射雕英
雄傳》寫到《神雕俠侶》,再到《天龍八部》,讀者只知道它「厲害」,
卻不知怎麼個厲害法,因為作者本就不所了了,寫不出來!《天龍八部》
段譽的「六脈神劍」和丁春秋的「吸星大法」,簡直就像神怪電影「放
飛劍」傷人於千里外了!
二、兵器描寫方面,古龍冩《七種武器》(其實只寫了六種,虎頭蛇尾
是古龍的大毛病!),不但賦予生命給他的武器,而且個個性格分明:
「長生」劍、「多情」環、「霸王」槍、「碧玉」刀、「孔雀」翎、「離
別」鉤。金庸《神雕俠侶》金輪法王的五隻所謂「五行輪」,大概是從馬
戲班學來的!
同時期寫武俠的,倪匡單單一部《雙飛劍》就可跟金庸平起平坐。倪匡
集中大部份精神寫科幻小說和劇本,如果專攻武俠,一定比金庸強。
台灣省臥龍生(在香港另用筆名「金童」)與金庸各有所長,在伯仲之
間;前者擅長經營高潮張力,但經常對話連篇,像在寫劇本;後者情節緊
湊方面落了下風,形式卻佔優,寫的是如假包換的小說。

(四)放眼看金庸

金庸在大陸修完基本教育。當蔣介石王朝潰敗前後那段時間,他跟一些
知識分子移居香港,度過他大部份的生涯。
金庸從事的業務很多。當報人他從翻譯、記者、電影評論、專欄作家、
編輯、一路混到報社社長;當企業家他置地(明報社址)發了大財;商而
富從政,他是第一個鄧老平單獨接見的港人。在此之前,他也專程去台灣
省拜會太子蔣經國。金大俠的立場,實在是令人莫測高深,大概是左右逢
源,兩邊都賣他的「精裝全套武俠小俠集」最妙吧。
副業寫武俠小說,固然吸引了廣大的讀者群,但一再大規模修改,全集
一共發行了三種版本:舊版、修訂版、再來個「新修版」,害讀者不斷陶
腰包。中國大陸曾有論著嘲諷說金庸寫作犯的錯誤,一概由讀者買單!
他弄錢的本事和搞政治的手段,遠遠超過寫小說的章法。老鄧對他的禮
待,相信是因為他的名氣和社長身份,絕對不可能是為了武俠小說!
現在來回答前面那個問題:一個憑副業揚名立萬的人,算不算是英雄好
漢?答案是兩面的:如果這個人把正經事搞得一塌糊塗,那麼,他是不務
正業;反之,如果他幹正經事也同樣有聲有色,當然稱得起英雄好漢。

(五)成敗論金庸

金庸的優點包括高超的隨機應變能力、算盤打得極為精準、處事非常謹
慎穩重,這幾種優點加在一起,難免導向一個弱點:因為想得太多,不能
一下子抓住事體的重心點。
這種個性適合當幕僚,像將軍的師爺,卻不宜自己當將軍,做決策人。
這種個性也不適合去寫作,因為任何作品的第一要素都是主題(就是事
體的重心點)。沒有主題,文章就沒有靈魂。也許你會說,他是武俠大家
呀!那麼,請問,他的全集為什麼一改再改,還是有毛病?
老實說,老頑童覺得金庸的成功,主要是因為他運氣好。
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太極手吳公儀和白鶴派陳克夫跑到澳門去比武,
引起大眾對武術的狂熱,為武俠小說打開廣大的市場。第一個迅速作出反
應的不是金庸(也許還在考慮要不要),而是梁羽生,幾天之內在《新晚
報》開始連載《龍虎鬥京華》。不過,金庸接著就跟進(拿定主意了),
開始他的《書劍恩仇錄》。吳公儀、陳克夫這對鐵公雞,就像到處送禮的
耶誕老人,不過對象不是兒童,而是這一代的武俠小說家,包括金庸。
金庸就呆在報館,一面打工一面練武功,直到幾年後,他覺得自己悼當老
闆的時機成熟了,便買下一棟舊樓,創辦《明報》。為了替自己的報紙打
市場、拉報份、招顧客,他開始連載《神雕俠侶》,而且特別下功夫,所
以在他的十四部作品之間,這算是破綻比較少的一部。
又過幾年,福星再度從天下降:香港地價暴漲,金庸無意中買下的社址
變成金礦,讓他發大了財。有錢好辦事,《明窗出版社》應運而生,可以
為他印行「全套精裝小說集」,又有麾下一大群文人替他標榜吹捧,想不
出名都不容易!所以他的名字總是跟武俠小說連在一起。
總的來說,金庸是一位成功的人物。

(OO)跋:悼金庸大俠

寫追悼文章,不一定需要歌功頌德。前面有些話,也許說得不夠客氣,卻
是客觀的評語。臨別,再舉出金庸另一優點:他一決定做一件事,不管結
果是好是壞,一定全力以赴,不會半途而廢。這一點,古龍就做不到。
且填一闋《西江月》,收結本篇:

《西江月 • 悼金庸大俠》

劍氣交叉舞弄,刀光竄繞金庸。
宏揚武藝說英雄,走筆生財妙用。

總集三翻改動,荷包按倍抽豐。
天年享盡返虛空,讀者追思感慟。

•••老頑童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y7308&aid=12578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