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1/27 00:01:00瀏覽1338|回應1|推薦11 | |
在川普大帝言出必踐的姿態下,美墨長城似乎真的要開建了。
許多人一聽到「長城」,直覺反應便是:這是一個落後、退縮、象徵信心不足的建築體。更多的人說它大而無當,勞民傷財。它更代表孤立與保守─像共產中國現代的「電子長城」,阻絕了與外界信息的自由流通。 對,也不對。就像人一樣,長城,他也有多個不同的面向,多種不同的姿態;聚在一起,就好像一群看似雷同但卻實質差異甚大的堂表兄弟。 我們心目中的長城,不外乎是二千年前因秦始皇或孟姜女而有名的那條,或是五百年前起造,歷經「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折磨,而一直聳立到今天的明朝邊牆。 其實,秦長城之前,春秋戰國的時代,併立的群雄已經爭先恐後地修起了長城。楚國很早就有「方城」,而春秋的齊國,更因為食鹽專賣的利益,由名相管仲倡修了「齊長城」─這是史上如果不是唯一,也應該是最早的以經濟目的而築的長城。它的防禦對象是自己的國民:目的是不讓齊國人民規避稅捐,將鹽走私出境。不過這是長城的突變兒,改日再專章探討。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一般意義中的,以國防為目的的長城。記憶好一點的朋友可能還想得起來「秦一統天下後,修理聯結戰國時代的燕、趙、秦三國舊長城為秦長城」的記載。 所以長城是有祖先的。攤開古地圖,秦、趙、燕三國緊鄰中原北疆,修建城池要塞以防備北方的遊牧民族,是很自然的事。 可是如果再仔細一看,便又有蹊蹺了。秦、燕的長城走向還算大致與「北─遊牧區」/「南─農耕區」的國境界線吻合;但趙長城,在完成了圍繞其北方國境,修到了最西邊的雲中郡之後,並沒有停在黃河之濱;它反而「轉向西北,一路跨越草原,沿著陰山南麓,向西到達高闕塞─大概是今天內蒙河套左上角再上一點點的位置。這段長城深入遊牧區四百公里,長城二側都是匈奴各部的土地,只在中段設有一處屯田區─九原(今天包頭市西北方)。」(李守中《長城‧上─邊關萬里》) 這段「孤兒」長城是怎麼回事?多了四百公里,要多花多少人力物力?而且,城的裡外二邊都是敵人,城,有這種修法嗎? 有的,這是戰國趙國的邊疆,但這也是長城,是商人的長城。農夫的長城切斷聯繫以利防守;而商人的長城,則扮演起橋樑的角色。 商人的長城與其說是「城」,毋寧更像一條設防的道路。商人沿著這條道路,深入到瀚海草原,將草原物產與牲畜,特別是中原亟需的戰馬,帶回南方。道路沿線時不時有斷斷續續的土牆,它的主要目的不在作戰,而在形成每隔一段距離而設立的烽燧或警戒點,警察保安防盜的用途大於國防軍事戰爭。這種土牆也可以起到防止放牧的牲畜侵入,保護寶貴的耕地,特別是屯田區的農作(用以供給屯田吏士),減少趙國政府維護這條道路成本的作用。 那麼,為什麼戰國趙國要不惜工本,將這條孤伶伶的商人的長城,修建到草原的盡頭,沙漠的邊緣呢?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