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7/15 09:11:01瀏覽2173|回應1|推薦22 | |
●1 村裡的人,都曉得水旺仔勉強念完小學,書沒好好讀,認字當然有限。卻沒有人懷疑過他算命看相的精確度,以及驅邪捉鬼的本事。 正如王公廟廟公說的:「人有百百種,縱使外表相似,頭殼底藏的並不一樣。」 廟公怕大家不明白,特別舉例:「有些人,光看他臉上笑容,把眼睛眉毛鼻子揪成一團而咧開大嘴呵呵笑的模樣,便被認定是個白痴加三級;可這個人硬是讓你看走眼,他在某一方面不但智慧過人,絕對是個天才。 「就像有人沒學過畫,一旦拿起紙筆顏料,畫龍畫鳳畫山水、畫雞鴨花蕾畫樓仔厝,統統難不倒他;也有人不曾拜師學藝,自己操起刀鋸鑿鉋,很快釘出美觀又實用的桌椅櫥櫃,連電視台的記者都跑到鄉下來照相。」 水旺仔就屬這類天才,因此全村老老小小叫他水旺仔仙。 村人對衛生所醫生打針用藥治不好的冥頑痼疾,一定去找水旺仔仙;某些醫生診斷沒傷痛沒發炎,只是心理纏個遠近寺廟道壇解不開的死結,最後想到求助的,正是水旺仔仙。 甚至有人對已經由醫生醫好的病痛,同樣要拐彎抹角地,再找這個仙仔追究個來龍去脈,好明白到底是什麼東西居間作怪。似乎必須如此,才能真正摳出卡住心頭那粒石頭,免得繼續窩在身上,年代久了長出青苔冒出毒芽。 村人的信任,讓水旺仔仙跟家家戶戶貼在牆壁的農民曆、春牛圖一樣,成為家居生活必備寶典和經書。 ●2 為什麼用寶典或經書形容一個人?主要是早年鄉下人認字用詞有限,不懂得找出更貼切的譬喻。 直覺認為,人世間能夠解答許多難題的,非得出家人手邊的經書,教漢學先生腋下的線裝書莫屬,而孩子上學放學裹在包袱巾當中那本字典,同樣是生活寶典。只要勤於查閱,肯定萬事皆通。 不管問題粗細繁簡,皆能在這些簿冊裡頭找到答案,比戲台上孔明搖著羽毛扇子調兵遣將打仗還要厲害,所以拿經書或字典來稱讚一個人,錯不了。 後來,大家在鄉公所廣場看過幾次露天電影,從政令宣導片《新聞專輯》部分,常見軍隊操練鏡頭。畫面中少不了出現幾個身材粗壯、戴著遮陽墨鏡的大鼻子洋人,無論白人黑人總是站在機關槍、大砲,戰車旁邊,向一群阿兵哥比手劃腳。要不然就是兩手插腰,盯住阿兵哥鑽進刺鐵絲網底下,學小狗那樣爬來爬去。 負責講解電影內容的人說,這些手裡拿教鞭的督鼻仔是美軍顧問。不管高矮胖瘦、禿頭鬈髮,頭上都戴一頂形狀古怪的船形帽,帽頂尖尖,像一艘尖底的小船倒叩在頭上。 正巧水旺仔仙幫孩子收驚收魂時,也戴那麼一頂酷似美軍顧問頭上的司公帽,只是顏色不同。於是,大家便把新學到「顧問」這個名詞,加在水旺仔仙頭上。 從此水旺仔仙不僅是村人的春牛圖、經書、字典,更是眾人心目中的顧問。也許,因為有太多名稱適合安在水旺仔身上,叫著叫著,大家到最後還是回到原初的叫法,叫他水旺仔仙,簡稱仙仔。 ●3 誰都弄不清楚,水旺仔仙滿肚子學問究竟從何而來。 根據老一輩的鄰居說,水旺仔小時候在河床放牛時,常常有個老人找他下五子棋。老小就地挑撿石子,盤坐地上廝殺。 許多過路人覺得這老人越看越面熟,總以為是某一家長輩或遠來的親戚,卻沒有哪個人真正認得出他是誰。最後只好把老人跟水旺仔歸屬同一國,因為老小二人頭臉四肢到處沾滿泥巴。 等到水旺仔長大之後,竟然當起廟裡的乩童,扮演通靈人角色,村人才打自己記憶中去推敲底細,恍然大悟:「唉呀!那個經常和水旺仔下棋的老歲仔,不就是附近牛埔王公廟的大王公本尊嗎?水旺仔既然得到牛埔王公加持,本事絕對高強。」 「對,對,對!」人人變成事後諸葛。 事情有了清楚來歷,等於到深山老林裡探出水流源頭,等於領到了該有的執照或考試及格證書,大家對水旺仔能視破妖魔鬼怪使出的伎倆,擔任神明代言人,當然深信不疑。 ………以上為節錄。全文已收錄在聯經出版社出版的小說集《坐罐仔的人》一書中
|
|
( 創作|小說 ) |